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绿豆"通绿1号"生产技术规程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3

摘要:绿豆是我国种植的主要食用豆之一,对于完善健康食品类别、丰富种植模式搭配等具有重要作用。“通绿1号”是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V3726为母本、苏绿1号为父本育成的品种,具有抗旱强、抗逆性强、生育期短等特点,且商品性好,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根据通绿1号品种性质,本文从如何选择种植环境、如何进行生产和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通绿1号生产技术规程,以期为通绿1号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绿豆 通绿1号 产地环境 生产技术 病虫害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播期及密度对连麦9号产量的影响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摘要:为了研究连麦9号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新品种在连云港市的适播期和适播密度,2021-2022年在本地开展了连麦9号不同播期和密度的栽培试验,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播期为主区,种植密度为副区,对连麦9号产量及三要素进行回归分析,并对播期与密度对有效穗数、穗粒数和产量的影响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播期与密度及其互作对连麦9号的产量影响均显著,有效穗数对连麦9号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千粒重和穗粒数;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有效穗数也相应增大,穗粒数和千粒重呈下降趋势,9月30日90万株/hm2基本苗千粒重最大,10月10日播期下,90万株/hm2基本苗和180万株/hm2基本苗千粒重都相对较大,但穗粒数在4种密度下都相对较高,由此可知,最佳播期在10月10日左右;最后通过实际测产,进一步证明了在10月10日播期下,180万株/hm2基本苗获得的产量最高,验证了统计模型的正确,确定了连麦9号在连云港市的合理播期与种植密度.

关键词: 播期 密度 连麦9号 产量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对遮阴胁迫的光合生理和农艺特性响应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摘要:大豆[Glycine max(L.) Merr.]是我国重要的蛋白质和油脂来源,目前我国大豆主要依赖进口,合理密植和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均可促进大豆产量的提高,保障我国粮食生产的安全。然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和密植栽培等模式均会导致大豆受到遮阴胁迫,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和鼓粒结荚。概述了大豆耐阴性的概念,综述了遮阴对大豆的影响,鉴定耐阴性的指标,耐阴性大豆品种评价方法等,梳理了大豆对遮阴胁迫的响应及耐阴鉴定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耐阴性大豆品种的特性,对于大豆育种和栽培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大豆 耐阴性 带状复合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高沙土小麦产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2023

摘要:本试验以小麦品种农麦 88 为试验作物,高沙土为试验土壤,研究不同比例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小麦产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泰州市姜堰区高沙土上,有机肥替代化肥的适宜比例为 20%,该条件下,小麦产量为 6426.0 kg/hm2,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 35.1%、7.2%、39.7%,与常规施化肥相比,小麦产量基本持平,氮、磷肥利用率分别提高 4.2 个、2.5 个百分点,钾肥利用率降低 3.2 个百分点.

关键词: 小麦 有机肥替代化肥 高沙土 产量 养分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领域科技竞争力与态势分析方法研究-以长三角地区畜牧兽医领域为例

江苏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开展农业领域的科技竞争力与态势分析方法研究,为农业领域科技工作者与管理者的科技创新与管理决策活动提供数据参考和情报支撑。首先,从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2个维度构建包含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卓越力、科研合作力的科研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数据规范化处理,构建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测算综合竞争力指数,以评价科研群体的科研实力;然后,融合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数据集,采用分级聚类技术开展领域研究重点的挖掘,并构建基于主题强度、主题新颖度、主题学科交叉度的多维指标研究前沿识别模型来识别领域研究前沿;最后,以长三角地区畜牧兽医领域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江苏省的综合科研竞争力排在前列,其次是上海市、浙江省和安徽省;研究挖掘出生理生化与免疫调控技术等4个重点研究方向、代谢及免疫调控技术等10项重点研究内容,识别出养殖装置研发与利用等3项研究前沿。该方法体系具有可行性、科学性与合理性,可以为农业领域科研竞争力、科技态势分析等情报研究提供参考,但在数据源、研究重点挖掘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深化。

关键词: 科研竞争力 科技态势 研究重点 研究前沿 多源数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优化冠突散囊菌发酵牛蒡茶工艺

农产品加工 2023

摘要:为提升牛蒡茶的品质,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响应面优化冠突散囊菌固态发酵制备牛蒡茶工艺,并对产品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牛蒡基质含水量为 25.00%,在接种量为 4.87%的条件下发酵 9.5 d是冠突散囊菌发酵制备牛蒡茶的最佳条件,感官评分最高达91.51 分,所得产品表面遍布金黄色、茶汤黄亮、滋味醇和、粗青味消失,有效地改善了牛蒡茶的品质,为开发高品质牛蒡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牛蒡茶 冠突散囊菌 发酵 工艺优化 响应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98份裸大麦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我国裸大麦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变异系数、多样性指数、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分析了398份国内外裸大麦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水平。结果显示:18个表型性状在不同裸大麦资源间存在丰富的变异,18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为0.66~2.06,平均为1.42,以芒型的多样性指数最小,株高与每穗粒数的多样性指数最大;变异系数在4.71%~61.03%之间,平均为26.59%,其中籽粒颜色的变异系数最高,抽穗期的离散程度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穗数、穗长、每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可作为今后选育高产裸大麦品种的指导目标性状。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5个主成分子的累计贡献率达64.297%,其中抽穗期、株高、棱型和千粒重等性状是裸大麦表型变异的主要因素。结合隶属函数值计算综合得分(F值)获得排名前10的品种:江苏元麦33号、Ⅶ-131、玉米麦、江苏元麦58号、建湖团六棱子、戴帽元麦、江苏元麦65号、江苏元麦23号、江苏元麦20号和江苏元麦22号。系统聚类将裸大麦资源分为4类,聚类结果与地理位置相关性不显著。相关结果为不同地域裸大麦种质资源的利用及品种选育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裸大麦 表型多样性 质量性状 数量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碳酸钠胁迫下白首乌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中国种业 2023

摘要:白首乌是江苏滨海县道地药材,该县是黄河故道入海口典型盐碱地,然而关于白首乌耐盐碱特性的研究报道较少.为了研究碳酸钠胁迫对白首乌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盐乌 1406 白首乌种子为材料,采用 6 个不同浓度(0~50mmol/L)碳酸钠溶液处理种子,对发芽等各项指标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碳酸钠浓度逐渐增加,盐乌1406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苗高以及苗鲜重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所有处理发芽和幼苗性状均较对照显著降低.

关键词: 白首乌 胁迫 发芽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肥对化肥替代弹性效应研究-以甘薯为例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摘要:利用2021年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固定观察点数据,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以有机肥施用量、化肥施用量、劳动力人数、其他资本投入和甘薯种植面积为投入要素,甘薯单产为产出要素。实证研究甘薯种植生长过程中,有机肥与化肥的施用对甘薯产量的影响,并探索二者之间的替代关系及程度。结果显示,有机肥与化肥均对甘薯单产有显著正向影响,化肥的产出弹性为0.817,是甘薯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投入要素,有机肥的产出弹性为0.503,有机肥对甘薯单产的影响弱于化肥,并且二者对甘薯单产的影响均呈现倒“U”形,但有机肥对于化肥产出弹性的提高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有机肥与化肥的替代弹性小于1,二者之间替代关系较弱,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因此为了保证甘薯的产量和品质,应推广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产出弹性在不同的薯区之间存在差异性,因地制宜施用肥料,了解土壤的基础肥力、生化环境至关重要。因此,建议提高有机肥的施用来促进化肥的产出效率,因地制宜选择适量的有机肥化肥配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有机肥替代化肥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产出弹性 替代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沿海地区药用菊花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耕作与栽培 2023

摘要:通过对江苏沿海地区药用菊花产业的调研,总结了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分析了问题根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基础研究、开展精深加工研究和市场开发、开发高端市场实现优质优价、培植龙头企业并以品牌效应弥补产地效应的不足等解决方案。

关键词: 药用菊花 沿海地区 产业 效益 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