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早中熟耐贮运桃新品种‘霞脆’

园艺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霞脆’是以‘雨花2号’和‘77-1-6’杂交育成的早中熟耐贮运桃新品种,在南京地区7月初成熟,果实生育期95 d左右。果实近圆形,外观着色好,平均单果质量165 g,最大300 g,果肉白色,不溶质,耐贮运,粘核。

关键词: 品种 早中熟 耐贮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感染赤霉病菌后小麦穗组织蛋白的氧化交联

麦类作物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细胞壁组成蛋白在抗赤霉病中的作用,对接种赤霉病菌后小麦抗、感品种穗组织中离子结合型蛋白进行了分析。样品过氧化物酶比活力测定结果显示,高抗品种苏麦3号和望水白在接种赤霉病菌孢子后的6d内,过氧化物酶(POD)比活力明显高于对照,中抗品种扬麦158比对照也略有增加,而感病品种宁麦6号和安农8455则与对照无差异。用凝胶层析的方法分析了抗赤霉病程度不同的5个小麦品种穗组织盐溶成份。结果表明,2个高抗品种在接种病原物或过氧化氢处理后,洗脱体积为8ml的蛋白质(P8)的吸收峰明显增高,而在感病品种中P8蛋白变化不明显。高抗品种的对照样品在过氧化氢水浴(35℃)处理后,P8峰有所提高,表现出与赤霉病菌接种处理一致的趋势。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过氧化物酶 P8蛋白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农药纹曲宁规模化生产及其市场销售策略

江苏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初步阐述规模化生产生物农药纹曲宁的工艺流程和流程中的关键调控措施 ,明确了规模化生产纹曲宁的最适温度、最适pH值和最适发酵时间等 ,并提出纹曲宁这一新型生物产品在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的选择及其市场的控制和保护上的具体销售策略。

关键词: 纹曲宁 生物农药 工艺流程 市场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新品种(系)抗棉铃虫鉴定与综合量化评估

中国棉花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室内苗期棉叶接幼虫与田间蕾铃期罩笼接蛾试验 ,对江苏省区试棉花新品种 (系 )进行抗棉铃虫鉴定。根据对棉铃虫幼虫存活、幼虫发育进度、叶片与蕾铃受害程度影响的测定结果 ,应用综合抗性值方法进行抗性综合量化评估。结果表明 ,南抗 7号对棉铃虫具高抗程度的综合抗性水平 ,TK9988、30、泗抗 1号、1 0 9B对棉铃虫接近高抗 ,GK31、盐抗1号、盐抗 1 1 0 7为中抗 ,KC2 36、新 71 8为低抗 ,而泗棉 3号则对棉铃虫无抗性 ,为利用抗虫棉花新品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棉花 品种 棉铃虫 抗虫性 综合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立体种植棉田内无公害栽培技术的完善

江苏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剖析了江苏省高效立体种植现状 ,分析了棉田立体种植后产生的问题 ,对江苏省立体种植棉田内无公害配套栽培的单项技术、高效立体种植模式、茬口布局、抗病虫品种、生物农药、包裹配方肥施用等技术开展了研究 ,集成完善了棉田无公害立体种植配套栽培技术体系

关键词: 立体种植 无公害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花生新品种(系)的引进和筛选

江苏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黑花生新品种 (系 )的农艺性状、丰产性和抗逆性等进行综合比较 ,筛选适合江苏省淮北地区种植的黑花生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 ,山东黑花生产量高 ,抗逆性强 ,适合于淮北地区种植 ;邢台花皮和开农 96 86产量低 ,抗逆性差 ,但其外观商品性好 ,品种特殊 ,有继续对其进行改良的价值。

关键词: 黑花生 品比 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WCSODS在江苏省优质饼干小麦栽培上的应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运用WCSODS以及宁麦 9号的区域试验和栽培试验资料 ,首先调试、确定了该品种的遗传参数 ,然后对其在江苏省淮南 6个试点 (南京、盐城、扬州、南通、常州、苏州 )的适宜播种期、相应的总叶龄和产量等进行了模拟计算 ,最后以南京为例 ,在电脑上制作出宁麦 9号在当地的最佳栽培方案 ,并打印成“良种良法模式图”。WCSODS可为江苏省饼干小麦适种区内不同气候、土壤条件下的任意小麦品种用电脑快速制作最佳栽培方案。

关键词: 优质 饼干小麦 模拟优化决策系统 栽培方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抛栽水稻田间杂草生态防治阈期

江苏农业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多年多点试验 ,建立抛栽水稻大田立苗后有草天数或无草天数与水稻产量损失率之间的函数关系 ,以探明抛栽水稻田间杂草的生态防治阈期。结果表明 :抛栽水稻田间杂草的生态防治阈期 ,汕优 6 3为抛后 14~ 2 3d ;武运粳 8号为抛后 12~ 31d ,此时水稻处于 6叶期至 8叶期 ,此阈期的始期和终期为田间杂草密度及生物量的快速增长期。在此阈期内保持田间无草 ,既能使杂草造成的水稻减产率低于 3% ,又能充分发挥杂草在田间生态系统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水稻 杂草 生态防治阈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抗枯萎病西瓜新品种(组合)——早抗京欣

江苏农业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