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2719条记录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高效水稻遗传转化影响因素

华北农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影响因素主要有农杆菌菌株和载体、水稻基因型、转化受体、共培养条件、选择标记基因和转化程序等。对影响农杆菌介导水稻基因转化效率的以上各种因素进行了综述,并对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影响因素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芝麻糊中可疑色素的鉴定

食品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市场上黑芝麻糊中可疑色素,对其溶解性、紫外-可见光谱图分析,采用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定性分析,最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蓝色色素易溶于甲醇,用20mmol/L醋酸铵-乙腈(70:30,V/V)作为流动相,经Inertsil ODS-3色谱柱能够有效分离,经离子阱质谱检测器分析,定性为亮蓝,经过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定量分析,该色素在此样品中的含量为1.73mg/kg。

关键词: 鉴伪 芝麻糊 亮蓝 质谱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新品种‘晶玉’

园艺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晶玉’草莓是以‘甜查理’为母本,‘晶瑶’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草莓新品种。在湖北地区12月上旬成熟,果实长圆锥形或楔形,表面鲜红色;果实整齐,一、二级序果平均单果质量21.5g;果肉细腻,香味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1.8%,果实硬度为0.348kg·cm-2。抗炭疽病,抗白粉病,平均产量30000kg·hm-2以上。

关键词: 草莓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α-(1-苯基-3-三氟甲基-5-氯呲唑-4-甲酰氧基)-α-芳甲基膦酸酯的合成、晶体结构与生物活性

有机化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1-苯基-3-三氟甲基-5-氯吡唑-4- 甲酰氯(4)与α-羟基芳甲基膦酸酯(6)的缩合反应,合成了14种标题化合物7a~7n.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 NMR,1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并且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方法进一步测定了化合物7j的结构.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表明,部分标题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菌和除草活性.

关键词: 芳甲基膦酸酯 合成 晶体结构 生物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法快速检测番茄中3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色谱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快速(quick)、简单(easy)、便宜(cheap)、有效(effective)、可靠(rugged)和安全(safe)(QuEChERS)的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气相色谱快速测定番茄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净化,采用DLLME富集,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考察了联苯菊酯、甲氰菊酯和氟氰菊酯在番茄中的残留测定,同时考察了萃取剂种类与体积、分散剂体积以及萃取时间等因素对萃取效率的影响,以40μL氯仿为萃取剂,1 000μL乙腈为分散剂,萃取时间为60 s。结果表明:3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番茄中的检出限分别为0.5、0.5、0.3μg/kg。在1、10和50μg/kg添加水平下,联苯菊酯、甲氰菊酯和氟氰菊酯在番茄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9%~109%、92.5%~105%和90%~108%,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5%~7.6%、2.8%~5.7%、3.8%~9.1%。该方法简便、快速、安全、价格低廉,重现性好,可用于番茄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 分散液-液微萃取 QuEChERS 气相色谱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番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光敏核不育小麦C338S的育性表现及不同蘖位和花位的育性差异

麦类作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温光敏核不育小麦不同播期及不同蘖位、花位的育性变化,通过多年分期播种试验,研究了小麦温光敏细胞核雄性不育系C338S不同播期下的育性表现及不同蘖位和花位的育性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调整,C338S分别表现完全不育、高度不育、半不育、低不育、可育的不同育性状态,具有育性转换特性。主茎穗与分蘖穗之间、主茎穗不同部位的小穗之间以及不同位次的小花之间的育性存在差异。发育较晚的后生分蘖的育性高于主茎穗和早生分蘖;主茎穗的下部小穗育性>中部小穗>上部小穗;早播不育植株发育较晚的3、4位小花的育性较好,而晚播可育植株发育较早的1、2位小花的育性较高。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aestivum) 温光敏细胞核雄性不育性(TGMS) 育性转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湖土壤微生物总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浙江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构建运城盐湖土壤微生物宏基因组文库,文章对盐湖土壤微生物总DNA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和探索,通过改良6种植物DNA的提取方法,分别提取了盐湖土壤微生物总DNA,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凝胶电泳、内切酶分析和PCR扩增法检测了各个方法所提取的DNA样品的质量。结果表明:改良后的方法 3是较适合提取运城盐湖土壤微生物总DNA的方法。采用该方法所得DNA的OD260/280值为1.883,DNA浓度和得率分别为18.1 ng·μL-1和72.4 ng·g-1;DNA片段长度约为23 kb,琼脂糖凝胶电泳条带清晰,无降解;DNA能被EcoRⅠ完全酶切,并可用于PCR扩增分析。

关键词: 盐湖土壤 微生物 宏基因组 总DNA 提取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武汉地区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种群的消长动态及其防治药剂的筛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0—2011年,采用拍网法对武汉地区茶树假眼小绿叶蝉成、若虫的消长动态进行调查,并评价4种杀虫剂对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武汉地区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种群消长动态趋势总体相似,均呈现2个虫口发生高峰,第1次高峰在6月上旬至7月中旬,第2次高峰在9月中旬至11月中旬,第1次高峰虫量多,第2次高峰持续时间较长;成、若虫的发生期有所不同,若虫发生期为4月上中旬至11月下旬,成虫全年可见。150 g/L茚虫威乳油、240 g/L虫螨腈悬浮剂、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对假眼小绿叶蝉防效见效快,药后1 d防效达61%~88%,药后3 d防效均在90%以上。

关键词: 茶园 假眼小绿叶蝉 种群消长动态 武汉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基因第7内含子多态性与猪脂肪沉积性状的关联性

畜牧兽医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基因部分SNP与猪脂肪沉积性状的关联性。选取国外瘦肉型猪种大约克夏16头、长白猪21头和中国脂肪型地方猪种梅山猪22头以及"大白×梅山"F2代资源家系213头为研究材料,利用PCR-Eco88I-RFLP方法检测PTP-1B基因第7内含子序列存在G/A突变的多态性,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大白和长白猪种为单一的A等位基因,而梅山猪种以杂合子GA基因型为主,对213头"大白×梅山"F2代资源家系进行性状关联分析,该位点与猪板油质量、内脂率、胸腰椎间背膘厚等脂肪沉积性状显著相关(P<0.05),且杂合子GA基因型个体的板油质量和内酯率都最低(GA基因型个体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 基因 脂肪沉积 多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等植物线粒体基因组进化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2 CSCD

摘要:线粒体是进行呼吸代谢、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细胞器;其基因组相对独立于核基因组,表现为半自主遗传特性。植物线粒体基因组较大,基因组重排、重复序列重组,以及基因获得/缺失/转移/重复等频繁发生,很大程度影响其基因的正常功能行使;同时,也增加了研究其基因功能及其基因组进化的难度。新一代测序技术降低了测序成本,数据库中测序基因组数据激增。其中,也包括大量已获得的植物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因组序列。本文使用公用数据库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通过对高等植物线粒体DNA序列、结构、功能基因丢失/迁入、DNA片段水平转移、重复序列及RNA编辑等方面比较分析,试图从某些侧面揭示植物线粒体基因组复杂的进化特征与过程,为解析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的进化、探讨细胞质雄性不育机制提供新证据。

关键词: 高等植物 线粒体基因组 进化特征 细胞质雄性不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