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承德地区柴胡根际土壤因子与药材质量的关系
《北方园艺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以承德地区野生和栽培柴胡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柴胡根中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了柴胡根际土壤因子与柴胡皂苷含量、柴胡根部颜色的相关性,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影响柴胡药材质量的主要土壤因子,以期为野生柴胡移栽家养、筛选繁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野生移栽柴胡的皂苷含量高于野生柴胡;柴胡皂苷a含量与盐分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柴胡皂苷d含量与全磷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柴胡皂苷a+d含量与全磷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柴胡根部颜色与铁含量、铵态氮含量、pH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柴胡根部颜色与全磷、土壤类型、全氮、有机质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柴胡根部颜色与柴胡皂苷d含量、柴胡皂苷a+d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同时,根际土壤因子、土壤类型之间也存在一定相关性,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全磷含量可以解释32.4%的柴胡皂苷d含量信息,盐分含量可以解释19.8%的柴胡皂苷a含量信息,pH和土壤类型可以解释60.6%的柴胡根部颜色信息.柴胡对根际土壤因子养分的丰缺既有适应性,也有选择性.土壤pH和土壤类型是影响柴胡根部颜色的主要因素;而土壤中全磷、盐分的富集促进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的累积.


基于Faster R-CNN网络的茶叶嫩芽检测
《农业机械学报 》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有效识别茶叶嫩芽提高机械采摘精度、规划采摘路线以避免伤害茶树,针对传统目标检测算法在复杂背景下检测精度低、鲁棒性差、速度慢等问题,探索了基于Faster R-CNN目标检测算法在复杂背景下茶叶嫩芽检测方面的应用.首先对采集图像分别进行等分裁切、标签制作、数据增强等处理,制作VOC2007数据集;其次在计算机上搭建深度学习环境,调整参数进行网络模型训练;最后对已训练模型进行测试,评价已训练模型的性能,并同时考虑了 FasterR-CNN模型对于嫩芽类型(单芽和一芽一叶/二叶)的检测精度.结果表明,当不区分茶叶嫩芽类型时,平均准确度(AP)为54%,均方根误差(RMSE)为3.32;当区分茶叶嫩芽类型时,单芽和一芽一叶/二叶的AP为22%和75%,RMSE为2.84;另外剔除单芽后,一芽一叶/二叶的AP为76%,RMSE为2.19.通过对比基于颜色特征和阈值分割的茶叶嫩芽识别算法(传统目标检测算法),表明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在检测精度和速度上明显优于传统目标检测算法(RMSE为5.47).可以较好地识别复杂背景下的茶叶嫩芽.


空怀绵羊粪便微生物和血液代谢组特征分析
《动物营养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空怀绵羊的粪便微生物和血液代谢组特征,探索断奶后自然交配群体中母羊妊娠失败的可能原因.绵羊处于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通过B超检测妊娠与否,将绵羊分为妊娠组和空怀组(n=6),分别采集粪便和血液样本,经过Illumina MiSeq测序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微生物多样性和血清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1)与妊娠组相比,空怀组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P<0.05);主坐标分析(PCoA)和相似性分析(ANOSIM)结果表明,在门和属水平,妊娠组和空怀组粪便微生物组成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妊娠组相比,空怀组粪便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相对丰度显著下调(P<0.05),粪便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Turicibacter相对丰度显著上调(P<0.05),粪便瘤胃梭菌属(Ruminiclostridium)、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相对丰度显著下调(P<0.05).2)妊娠组与空怀组共发现78种血清差异代谢物[投影变量重要性(VIP)值>1、P<0.05],其中空怀组血清LysoPC(O?18:0)含量显著高于妊娠组(P<0.05),血清脱氧肌苷、berteroin和C16-鞘氨醇含量显著低于妊娠组(P<0.05);差异代谢物显著富集于11条信号通路(P<0.05).3)普氏分析显示妊娠组与空怀组的微生物组学相对丰度和代谢组学表达量趋势显著一致(P<0.05),微生物与代谢物相关性分析发现脱硫弧菌属相对丰度与3a,7a,12b-三羟基-5b-胆烷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与妊娠绵羊相比,空怀绵羊粪便微生物和血清代谢物组成呈现明显差异,肠道菌群与血清代谢物的相互作用能够影响母羊的妊娠生理状态.


四种赤眼蜂对槐尺蠖卵的寄生能力及适应性
《中国森林病虫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有效防治槐尺蠖Chiasmia cinerearia的优势赤眼蜂蜂种,在温度(25±1)℃、相对湿度(60±5)%、光周期14 L:10 D的恒温培养条件下,比较4种赤眼蜂对槐尺蠖卵的寄生能力和发育适合度.结果表明:4种赤眼蜂均可寄生槐尺蠖卵,但寄生数量有差异.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单雌平均寄生57.9粒卵,与玉米螟赤眼T.ostriniae单雌平均寄生44.7粒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螟黄赤眼蜂T.chilonis和广赤眼蜂T.evanescens.4种赤眼蜂寄生槐尺蠖卵后,均能顺利完成发育,羽化率均高于97.0%,发育历期为9.0~9.9 d,子代雌蜂率均高于65.0%,单卵子蜂数为1.0~2.0头.松毛虫赤眼蜂每雌子代总蜂数平均为84.9头,且显著高于其他3种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的寄生能力最强,可作为防治槐尺蠖的候选赤眼蜂用于进一步的田间防治试验.


2020年北京房山酿酒葡萄霜霉病发生动态监测
《植物保护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霜霉病是世界范围内葡萄上的一种重要流行性病害。2020年,本研究系统调查了北京市房山区3个酿酒葡萄酒庄中4个不同葡萄品种的霜霉病发生情况,并记录了实时温湿度、降雨数据和用药时间,还分析了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与降雨、相对湿度和用药时间的关系以及不同葡萄品种对霜霉病感病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房山3个酿酒葡萄酒庄在2020年5月29日初次观察到霜霉病病叶,6月-8月病叶率增长缓慢,8月份以后,病叶率大幅增加,霜霉病严重。6月-8月期间,有多次降雨和相对湿度大于90%的持续时间达到了病原菌侵入和产孢的条件,但降雨后及时用药减缓了葡萄霜霉病的发展,3个酿酒葡萄酒庄的霜霉病病叶率均低于2.86%。4个品种最终的平均病叶率调查结果表明‘赤霞珠’(病叶率83.19%)和‘梅鹿辄’(63.77%)对霜霉病的感病性要高于‘霞多丽’(40.86%)和‘马瑟兰’(39.71%)。本次调查明确了房山3个酿酒葡萄酒庄的霜霉病发生初始时间和病害发展,分析了4个酿酒葡萄品种在不同气象和用药条件下造成霜霉病病叶率差异的可能原因,为今后葡萄霜霉病的田间防治和管理提供借鉴。


哈茨木霉菌剂处理提高网纹甜瓜(Cucumis melo L.var.reticulatus Naud.)的货架期品质
《现代食品科技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该研究探讨了哈茨木霉菌剂处理对网纹甜瓜货架期品质的影响.研究在网纹甜瓜种植过程中,对甜瓜根部施用哈茨木霉菌剂4次(每次剂量为0.1 g/m2),以根部施用清水为对照组,比较果实在10℃冷库中贮藏第0、5、10和15 d的感官得分、颜色、质构、口味和抗氧化能力等品质特征.结果表明:哈茨木霉处理后果肉的口感甜糯,质地均一,果实最佳赏味期较对照组延长约4 d;哈茨木霉处理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5.20%和64.58%;哈茨木霉组的ORAC值达到667.80(μmol/L)/100 g,比对照组提高了 10.05%,果实的抗氧化能力显著性提高;并且哈茨木霉处理使果皮硬度提高1.75倍,延缓果肉的软化现象,使果实更加便适于贮藏和运输.因此,种植过程中在根部追施哈茨木霉菌剂有利于提高网纹甜瓜货架期品质.
关键词: 哈茨木霉菌剂 网纹甜瓜 货架期 感官评价 ORAC值


桃品质的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食品科学 》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桃果实营养物质丰富,是消费者青睐的水果之一。但桃在生长、采摘和贮藏过程中易受到损害而导致品质下降,严重影响桃的经济价值,因此桃品质检测技术对于保障果实商业价值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检测方法具有耗时长、成本高、对样品有破坏性等缺点,而基于声学特性、力学特性、介电特性、光学特性和电子鼻的无损检测方法,特别是基于光学特性的检测方法,因其无损、快速、准确的优势而发展迅速,目前在桃果实内外部品质检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目前对其优缺点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缺乏系统总结。本文综述应用上述无损检测技术,尤其是基于光学特性和电子鼻的无损检测方法,评估桃果实外部品质(大小、形状、色泽、香气、表面缺陷)和内部品质(品种、糖度、可滴定酸含量、硬度、冷害、虫害等)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分析了其在桃品质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桃品质无损检测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桃品质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塑料大棚越夏茬彩椒全程绿色高效生产实用技术
《农业工程技术 》 2022
摘要:河北张家口崇礼区生产的“崇礼彩椒”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崇礼区是中国最大的越夏彩椒种植生产基地,彩椒年种植规模达到1.6万亩(1067.2hm~2)。绿色高效生产是通过地下土壤和地上空间进行综合控制管理,采用集约化穴盘育苗,种植前土壤安全生态消毒,定植后精确控制产地环境,减少化学农业投入品,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


快速多重SSR法在玉米种子纯度鉴定中的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几年,随着中国玉米品种数量的激增,对制种基地玉米种子纯度质量检测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更快、更准确地鉴定玉米种子纯度中的自交苗和异型株,本研究采用9对优异SSR引物,建立了快速PCR程序,可在28 min内完成PCR扩增.采用TaKaRa Multiplex PCR assay kit体系,基于快速PCR和多重PCR,建立了快速9重PCR体系,结合碱裂解DNA提取法和荧光毛细管电泳,1 h 30 min内可完成SSR纯度鉴定基因分型全流程.采用快速9重PCR体系对一份96粒'郑单958'检测样品进行纯度鉴定,共检测出93个正常个体,2个自交个体,1个异型株,鉴定结果与常规PCR结果完全一致.该快速PCR体系扩增结果稳定、重复性强、节约成本、峰型易判断,能大大提高检测工作效率,对种子纯度鉴定、品种真实性检测以及SSR基因型检测有较高应用价值及前景.
关键词: 玉米;种子纯度;多重PCR;快速PC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