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2124条记录
不同培养基配方对野生蛹虫草菌丝生长的影响

中国食用菌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将采自长春净月潭的野生蛹虫草进行分离,分离后的蛹虫草菌株进行驯化研究。主要研究了不同培养基配方对蛹虫草菌丝体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配方1上菌丝生长较好。

关键词: 蛹虫草 菌丝体 培养基配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垄沟集雨栽培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建立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垄沟集雨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马铃薯不同垄膜宽度集雨效率比较试验,在进行土壤水分检测的基础上,观察测定出苗保苗率及增产效果,研究垄膜沟植技术的综合生产效益。[结果]马铃薯垄膜沟植技术下出苗率较平作、平作覆膜技术高,出苗提前,其中,30~60 cm垄膜宽度处理下表现较明显。增产效果最好的处理为40~50 cm垄膜宽度,增产幅度为23.2%~33.0%。[结论]垄膜沟植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马铃薯对雨水的利用效率,增加土壤根层含水量,提高马铃薯抗旱性和产量。

关键词: 马铃薯 垄膜沟植 土壤含水量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氨基酸模式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酪蛋白合成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验证氨基酸模式的不同是否会影响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酪蛋白的合成。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置4个组,分别为低蛋白质饲粮条件下血液氨基酸模式组(LPBP)、全乳蛋白氨基酸模式组(MP)、80%酪蛋白+20%乳清蛋白氨基酸模式组(CLP)、酪蛋白氨基酸模式组(CP),每组3个重复,并重复试验3次。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乳蛋白合成基因αs1-酪蛋白(CSN1S1)和κ-酪蛋白(CSN3)mRNA表达量及αs-酪蛋白合成量。结果表明:氨基酸模式能够显著影响CSN1S1和CSN3基因mRNA表达量(P<0.05)。MP组CSN1S1和CSN3基因mRNA表达量分别显著和极显著高于LPBP组(P<0.05和P<0.01);相对于LPBP组,MP组CSN1S1和CSN3基因mRNA表达量分别上调了1.70和2.12倍。MP组αs-酪蛋白合成量显著高于CLP、CP组(P<0.05),极显著高于LPBP组(P<0.01)。由此可见,氨基酸模式的不同能够影响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酪蛋白的合成,全乳蛋白氨基酸模式可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氨基酸模式。

关键词: 乳腺上皮细胞 氨基酸模式 基因表达 酪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番茄品种幼苗耐低地温能力综合评价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2个番茄品种幼苗为试材,在低地温条件下,测定根系活力、渗透调节、自由基离子和酶活性等11个生理指标及3个形态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生理和形态指标进行分析,以综合评价不同番茄品种的耐低地温能力。结果表明:不同番茄品种的14个生理、形态指标变化程度不同,表现出在低地温胁迫下,各生理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协同和拮抗性。4个主因子代表14个生理指标的86.27%的数据信息,12个番茄品种的耐低地温能力强弱评价为:CM78>朝研>CM966>金粉秀美>胜美>中蔬4号>白果强丰>金冠1号>内番3号>旺粉>粉红番茄>金粉168。

关键词: 番茄 低地温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亚精胺(Spd)对日光温室砂糖橘(Citrus reticulate cv.Shatangju)生殖生长的影响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亚精胺(Spd)对日光温室砂糖橘有叶花和无叶花的花粉萌发、子房发育、坐花率及坐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外源Spd处理后,可促进砂糖橘有叶花和无叶花的花粉萌发,促进子房发育,提高坐花率和坐果率,尤其是对无叶花的效果更明显。外源Spd浓度为50μmol·L-1时,两种砂糖橘花的花粉萌发率、坐花率和坐果率最高。

关键词: 亚精胺 砂糖橘 花粉活力 坐果率 花粉萌发 子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阴山北麓旱作区主要作物热能值及结构调整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地带,气候干旱冷凉,种植结构单一,生产能力低而不稳。农业生产不仅要考虑作物综合生产能力,同时要考虑其水分消耗数量。作物的热能产值反映了其综合生产能力。文中采用能值研究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实验室分析测试对该地区三年主要作物的热能产值、耗水量及其生物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当地主要作物的热能值大小依次为:向日葵>玉米>马铃薯>草玉米>草谷子>草莜麦>油菜>莜麦>小麦>胡麻>箭筈碗豆>山黧豆。考虑到热能值、生物产量、经济效益和水分生产能力,该地区种植结构调整首先应考虑马铃薯的种植,其次是向日葵,然后是饲草和杂粮。优化作物布局,可以获得作物综合生产能力和环境资源保护的双赢,能够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与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热能产值 作物生产能力 水分利用效率 种植结构调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荒漠草原区饲草组合对苏尼特羔羊的饲喂效果

草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合理利用荒漠草原区饲草资源,本研究分别以华北驼绒藜(Ceratoides arborescens)和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为主要饲草,配合谷草(Setavia italica)、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饲喂苏尼特羔羊,根据组合效应原理科学组合为6组:100%驼绒藜、50%驼绒藜+50%谷草、50%驼绒藜+50%冰草、100%苜蓿、50%苜蓿+50%谷草和50%苜蓿+50%冰草。结果表明,100%苜蓿饲喂的羔羊增重、屠宰率和净肉率都明显高于其它处理,饲喂效果最好。不同组合饲喂效果为:50%驼绒藜+50%谷草>100%驼绒藜、50%驼绒藜+50%冰草;100%苜蓿>50%苜蓿+50%谷草、50%苜蓿+50%冰草。

关键词: 驼绒藜 紫花苜蓿 羔羊 饲喂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美肉羊FSHR和FSHβ基因多态性与其繁殖力关系的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巴美肉羊FSHR基因第10外显子和FSHβ基因第1、第2外显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探讨这2个基因对巴美肉羊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扩增的3段基因序列,只有FSHβ第2外显子存在多态性,存在AA、BB、CC、AB、AC和BC 6种基因型,BB型与AA型相比在147 bp处有C→T突变,为沉默突变;CC型与AA型相比在第87 bp处有G→C突变,第147 bp处有C→T突变,2处均为沉默突变。巴美肉羊AA、AB、AC和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10、0.240、0.145和0.100。AB基因型初产母羊产羔数的最小二乘均值比AA基因型的多0.226只(P<0.05),比AC基因型的多0.644只(P<0.05),比CC基因型的多0.273(P<0.05);AA、AC与CC基因型产羔数最小二乘均值的差异不显著(P>0.05)。AB基因型巴美肉羊经产母羊产羔数的最小二乘均值比AA基因型的多0.271只(P<0.05),比AC基因型的多0.997只(P<0.05),比CC基因型的多0.357(P<0.05)。FSHβ基因的A等位基因可能具有增加产羔数的作用。

关键词: 促卵泡素受体基因 促卵泡素β亚基基因 繁殖力 PCR-SSCP 巴美肉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赤谷系列春谷品种主要农艺与经济性状灰色关联分析

作物杂志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谷子育种效率,找出赤峰地区谷子农艺与经济性状对于单株产量影响的重要性排序,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赤谷系列谷子单株产量与农艺、经济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穗重、草重、千粒重、生育期这四个性状与单株产量最为密切,节数、穗长、穗粗、株高对单株产量影响较小,在育种的性状选择中,应主要考虑穗重、草重、千粒重和生育期,兼顾其他性状。

关键词: 谷子 农艺性状 经济性状 产量 灰色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全混日粮体外培养VFA的动态变化

中国草地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肉羊全混日粮配方最优配比,试验参照肉羊育肥饲料营养标准,以苜蓿、番茄皮渣等粗饲料及肉羊精料补充料为原料,按照不同配比组合设计八种全混日粮配方,利用体外发酵研究方法,对八种全混日粮羊瘤胃内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丙酸、丁酸的浓度及日粮组合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番茄皮渣可显著提高乙酸、丙酸、丁酸和TVFA的浓度,且乙酸/丙酸趋于平缓,有利于肉羊对营养的吸收;添加番茄皮渣的组合B2、D1的VFA浓度最大,未添加番茄皮渣的组合A1、C1的VFA浓度最大,为最佳配比。研究表明:小麦秸、玉米秸都不利于肉羊营养的吸收,相较于小麦秸,玉米秸易被肉羊消化吸收;番茄皮渣可提高肉羊对日粮的吸收利用率,利于肉羊育肥。

关键词: 全混日粮 绵羊 体外消化 挥发性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