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2124条记录
覆膜对谷子农艺性状、产量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谷子覆膜栽培具有明显的保温、保墒、增产、增收的作用,覆膜技术在不断推广和应用,但其增产机理、水温效应等问题尚不十分明确和完善。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覆膜对谷子农艺性状、产量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谷子覆膜处理植株鲜、干重分别比CK增加48.9g、19.1g,根、茎、叶、穗含水量分别比CK提高3.79%、3.00%、9.72%、1.57%;覆膜使谷子生育期提前5d左右,增产1 001kg/hm2,增产率为27.59%;覆膜处理0~10cm土层含水量比CK高1.25%~3.66%,10~20cm土层含水量比CK高0.12%~0.86%;覆膜处理地下5cm、10cm、15cm、20cm土层的地温分别比CK高2.8℃、2.7℃、2.2℃、2.1℃,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覆膜处理的地温与CK之间的差距变小;覆膜处理0~20cm土层土壤团聚体含量比CK高4.43%~0.72%,其中>5mm、5~2mm两级大团聚体含量可提高5.64%~1.84%,而0.50~0.25mm小团聚体含量低于CK0.65%~1.19%,非团聚体含量在0~5cm、5~10cm、10~15cm、15~20cm土层低于CK 3.43%、4.43%、1.85%、0.73%。覆膜后良好的土体结构与水温效应加快了谷子生育进程,增加了谷子产量。

关键词: 谷子 农艺性状 土壤团聚体 产量 覆膜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套蜜瓜果实发育期间源叶碳水化合物代谢的特性研究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以河套蜜瓜为试材,进行果实发育期间源叶净光合速率、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1)在幼果期和果实迅速膨大期初期(0~12d),源叶净光合速率,总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逐渐升高,相应地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均呈显著升高趋势;(2)在果实迅速膨大期后期和缓慢生长期(12~32d),源叶净光合速率,总可溶性糖含量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均保持较高水平,而淀粉含量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则维持较低水平;(3)在果实成熟期前,源叶中蔗糖含量受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正调控,淀粉含量受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正调控。

关键词: 河套蜜瓜 源叶 净光合速率 碳水化合物代谢 果实发育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绒山羊必需微量元素缺乏与中毒症探讨

饲料研究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1铜1.1生物学功能在各种微量元素中,铜对绒山羊的作用最为广泛。铜参与造血过程,它可促进铁在小肠内的吸收;铜组建的铜蓝蛋白可将储存于肝中的Fe3+转变为Fe2+,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与红细胞的生成。铜是脑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辅基,促进脑磷脂的合成,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期对黍子产量、生育时期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了不同播期处理对黍子(Panicum miliaceum)产量、生育时期、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黍子在5月6日、5月13日、5月20日播种,抽穗期在7月18—21日;黍子在5月27日、6月3日播种,抽穗期在7月28日至8月3日。5月6日至6月3日播种,赤黍2号、伊糜5号、gs内糜5号、伊选黄糜、大黄黍都能成熟。随着播期推后,5个品种黍子生育期缩短、产量下降,不同黍子品种的株高、穗长、地上部生物量、单穗粒重、千粒重、茎粗呈现出不同的规律性。伊糜5号、伊选黄糜、gs内糜5号在5月13日播种较适宜,赤黍2号、大黄黍在5月6日播种较适宜。

关键词: 黍子 产量 生育期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期对啤酒大麦开花期形态指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不同用途大麦高产、优质栽培适宜播期的确定提供参考,在大田条件下,以港啤1号、扬农啤2号、苏引麦3号、单2等4个大麦品种为材料,分析了播期对冬大麦开花期形态指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形态指标与产量和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大麦产量、千粒重、开花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重呈减少趋势,开花期单茎茎鞘重、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呈增加趋势。产量在早播时与开花期单茎茎鞘重和叶面积指数正相关;适播时与开花期干物重和单茎茎鞘重正相关;迟播时与开花期单茎茎鞘重负相关,与叶面积指数正相关。千粒重早播时与开花期干物重和叶面积指数负相关,适播和迟播时与开花期单茎茎鞘重和叶面积指数负相关。籽粒蛋白质含量在早播和晚播时与开花期干物重和叶面积指数正相关;适播时与开花期单茎茎鞘重和叶面积指数正相关。各个播期下籽粒淀粉含量与开花期单茎茎鞘重和叶面积指数负相关。

关键词: 大麦 播期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羊水干细胞研究进展

畜牧与兽医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疾病治疗领域的无数研究主要集中在寻找干细胞新的来源,并避免像胚胎干细胞涉及到的伦理问题。尽管羊水细胞已广泛应用于产前基因检测,但目前对这些细胞的起源和特性方面的知识仍有限。近来,从羊水中培养获得的细胞先后被诱导成了多种细胞,甚至可以形成有功能的组织,所以羊水细胞为干细胞的来源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本文综述了羊水干细胞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所面临的问题做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 羊水干细胞 表面标记 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豆粕日粮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

饲料工业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选用1 600只生产性能相同、体况良好的33周龄罗曼蛋种鸡,随机分为4组,在总蛋白质含量相同和满足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情况下,用价格较低的蛋白饲料取代蛋鸡日粮中豆粕,研究氨基酸平衡的低豆粕日粮对蛋种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酸平衡的低豆粕日粮对蛋鸡产蛋率、种蛋合格率、健雏率、蛋形指数、蛋比重、蛋壳厚度、哈氏单位等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但当日粮中的豆粕含量降低8~15个百分点时,蛋种鸡的日平均蛋重、日采食量、受精率、孵化率等显著低于正常豆粕日粮(P<0.05),而考虑综合因素日粮中的豆粕含量降低8个百分点的第1组,与正常豆粕日粮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且能降低饲料成本,可以提高蛋鸡养殖效益,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 豆粕 蛋鸡 生产性能 蛋品质 氨基酸平衡日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羊肺炎支原体基因组DNA几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筛选支原体基因组DNA最优提取方法以便用于支原体的检测和分子鉴定,本试验采用两种试剂盒、CTAB法、高盐法、酚/氯仿/异戊醇法和煮菌法对3批两种支原体液体培养物进行总DNA提取,通过检测基因组DNA纯度和PCR产物比较其提取效果。结果显示:6种方法提取的支原体基因组DNA均能用于PCR。进口试剂盒和CTAB法获得的DNA纯度最高,酚/氯仿/异戊醇法、高盐法和国产试剂盒次之,煮菌法省时但质量较差,酚/氯仿/异戊醇法较慢。CTAB法和高盐法可快速获得优质的基因组DNA,可作为提取支原体基因组DNA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 支原体 基因组DNA 提取 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类草营养价值评析

饲料研究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系统测试了扫帚菜、苣荬菜、萱草、叉分蓼和委陵菜等5种杂类草盛花期的主要营养成分,并对营养成分含量均值进行方差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5种杂类草间所有营养成分含量均值达极显著水平。经综合评价5种杂类草的营养价值,表现最优的品种为藜科扫帚菜,其次是菊科苣荬菜、百合科萱草、蓼科叉分蓼和蔷薇科委陵菜。

关键词: 杂类草 营养价值 灰色关联度分析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退化花岗岩植被恢复对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退化红壤不同治理措施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恢复林地提高了0-20cm、20-40cm土层>0.25mm水稳性团聚体(WSA)含量和平均重量直径(MWD),显著提高土壤水稳性。表土中,大体上侵蚀林地WSA含量及其有机碳含量随粒径减小而增大,恢复林地随粒径增大而增大,并向>5mm、5~2mm两粒径富集,且侵蚀地、不同年代治理的林地、次生林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底土中,次生林、黑荆治理的林地WSA分布及有机碳含量变化与其表层的变化趋势相似,其他林地大体上向5~2mm、1~0.5mm两粒径富集。WSA含量及密度具有表聚性,且主要取决于治理年限、治理措施。

关键词: 水稳性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 退化红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