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0条记录
4种猪肺炎支原体疫苗免疫仔猪后抗体水平的变化规律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免疫接种4种猪肺炎支原体疫苗后仔猪血清抗体的变化规律,选用100头健康仔猪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成A、B、C、D、E(对照)组,每组20头仔猪。参照疫苗说明书,分别在7日龄、21日龄对试验组仔猪进行免疫接种,于对照组仔猪颈部肌肉注射2.0 mL生理盐水。分别于20、50、80、140日龄采血并分离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仔猪血清中猪肺炎支原体的抗体水平。结果表明,不同疫苗免疫接种试验猪后产生的抗体水平存在差异。20日龄时,试验组与对照组抗体水平间差异不显著,且各试验组抗体的阳性率不高,A组抗体的阳性率为0;50日龄时,试验组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明显升高,试验组的抗体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同时A组的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80日龄时,除A组的抗体阳性率保持不变外,各试验组的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均有所下降,但抗体水平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P<0.05),D组的抗体水平和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其他试验组,但试验组间的抗体水平差异不显著;140日龄时,试验组的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显著升高,试验组的抗体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D组的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高于其他试验组,但试验组间的抗体水平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猪支原体肺炎 猪肺炎支原体 疫苗 抗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Bt玉米对生长期五指山猪血清生化指标及相关酶含量的影响

中国饲料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选取2月龄遗传背景相近、初始体重(9.80±0.41)kg、健康断奶五指山猪72头,随机分为2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分别饲喂含转Bt玉米(试验组)和非转基因玉米(对照组)的日粮。试验为期68 d,于第68天采血取样。结果表明:(1)试验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葡萄糖、尿素氮、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均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两组间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含量也未达到显著差异的水平(P>0.05)。结果提示,转Bt玉米对生长期五指山猪血清生化指标及相关酶含量未产生不良影响。

关键词: 转Bt玉米 五指山猪 血清生化指标 酶含量

海南薯蓣茎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弄清海南薯蓣茎腐病病原,采用离体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从海南临高、海口等薯蓣生产基地采集病样89份,纯化出分离物28个。经致病性试验证实,分离物lp3-1、bl6-5、bd6-4和lp2-5为薯蓣茎腐病病原菌。经形态学鉴定,4个分离物均为镰刀菌(Fusarium sp.)。利用真菌18S rRNA基因引物、镰刀菌特异性引物和轮枝镰刀菌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能扩增出510 bp大小的镰刀菌DNA片段,不能扩增出轮枝镰刀菌DNA片段。序列分析表明: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且镰刀菌Fu3/Fu4区序列分析能进一步确定薯蓣茎腐病是由尖孢镰刀菌薯蓣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dioscorea)侵染引起的一类植物真菌病害。

关键词: 薯蓣茎腐病 鉴定 镰刀菌 系统发育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杀菌剂对薯蓣茎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薯蓣茎腐病是薯蓣科作物常见的一种土传病害。近年来,在海南海口、临高等地大规模爆发,给海南山药的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筛选有效的化学药剂用于茎腐病的防治,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对多菌灵等10种化学杀菌剂进行了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咪酰胺、多菌灵、戊唑醇和丙环唑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明显,其EC50分别为0.15、0.33、0.14和0.16μg/mL;嘧菌酯、百菌清和异菌脲的抑制效果次之,EC50值分别为10.53、18.17和5.05μg/mL;代森锰锌、甲霜灵和甲基托布津对茎腐病无明显的抑制作用,终浓度为10 mg/mL时,抑菌率接近于0。在生产实践中,应采用咪酰胺、多菌灵、戊唑醇和丙环唑轮流用药或混合用药的策略,以达到提高防效,减少该病害发生的目的。

关键词: 薯蓣茎腐病 生物测定 毒力回归方程 EC5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高温弱感光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博Ⅱ优226

杂交水稻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博Ⅱ优226是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利用博ⅡA与自选恢复系R226配组育成的弱感光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耐高温、丰产稳产等优点。介绍了博Ⅱ优226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博Ⅱ优226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RRSV广东株XH-GD的分离及其NSP2、ORF3、ORF5的序列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采集的广东某猪场疑似猪高热症病料处理后接种于Marc-145细胞,出现细胞聚集、固缩、脱落等特异性细胞病变。根据GenBank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针对NSP2、ORF3和ORF5基因的引物,扩增目的基因并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毒株XH-GD株PRRRSV属于美洲型,且NSP2基因发生30个氨基酸的不连续缺失;XH-GD的NSP2、ORF3和ORF5基因与HUB1、NX06、BJsy06、VR-2332、HB-1(sh)2002、HB-2(sh)2002、CH-la和RespPRRS MLV等毒株等位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3.3%-98.9%、88.6%-99.2%、88.1%-99.2%,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6.8%-98.3%、83.7%-98.8%、88.1%-99.2%;而与LV的等位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52.9%、65.0%和64.3%,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31.3%、57.5%和58.9%。基因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XH-GD与NX06、BJsy06株的亲缘关系很近,与HUB1、NX06、BJsy06、VR-2332、HB-1(sh)2002、HB-2(sh)2002、CH-la和RespPRRS MLV亲缘关系较近,与LV毒株处于不同的分支。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XH-GD毒株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缓释肥在夏季豇豆上最佳施肥模式初探

长江蔬菜 2013

摘要:通过对夏季种植豇豆基肥比较试验的研究,探讨缓释肥在海南夏季种植豇豆的最佳施肥模式,以提高豇豆夏季生产的产量,补充海南夏季蔬菜的供应,满足海南对夏季渡淡蔬菜的需求。试验结果表明,处理2和处理3分别较对照(普通三元复合肥)增产24.8%和38.5%,增产效果显著。

关键词: 缓释肥 夏季豇豆 产量 最佳施肥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徐闻县观音菜引种及有机生产栽培

蔬菜 2013

摘要:观音菜因具有独特的风味、很高的保健价值和科研价值,非常值得对其进行引种栽培和开发研究。经过2012年秋冬季对观音菜的引种栽培试验发现,观音菜在徐闻地区每667m2产量第1茬可达217kg,第2茬可达450kg。除了由栽培基质消毒不当引起的灰霉病外,通过人工除草、采用清洁腐熟的农家肥和简易保护设施,即可打破自然条件局限,将目前尚处于未驯化状态的新优野生蔬菜品种在徐闻县南方热作地区进行高效益有机生产。

关键词: 观音菜 引种 有机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富硒稻米高产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 2013

摘要:硒被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尊称为"生命的火种",享有"长寿元素""、抗癌之王""、心脏守护神""、天然解毒剂"等美誉。硒在人体组织内含量只有千万分之一,但它却决定了生命的存在,对人类健康的巨大作用是其他物质无法替代的。缺硒会直接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下降。临床医学证明,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40多种疾病都与人体缺硒有关,如癌症、心血管病、肝病白内障、胰脏疾病、糖尿病、生殖系统疾病等等;因此富硒食品的生产与供给,是人类健康生活的需要。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豇豆荚螟田间药效试验

中国园艺文摘 2013

摘要:进行7种药剂防治豇豆荚螟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第7d,5%氯虫苯甲酰胺SC1500倍液的保荚和防虫效果均达90%以上,1.5%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2000倍液、15%茚虫威SC2000倍液、10%虫螨腈SC1000倍液和2.5%多杀菌素SC1000倍液的保荚和防虫效果均达85%以上。上述药剂可在生产上轮换应用,但每季每种药剂最多使用2次。

关键词: 豇豆 豇豆荚螟 药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