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0条记录
北京鸭胸肉发育过程中MRFs和SIRT1基因的表达规律研究

中国家禽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生肌决定因子对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肌纤维的数量和大小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而且对肉质和风味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SIRT1对生肌决定因子的表达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因而影响肌肉和脂肪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本研究利用qRT-PCR技术分析了北京鸭出壳后胸肌发育过程中生肌决定因子家族的4个成员(MyoD、MyoG、Myf5和Myf6)和SIRT1基因的表达变化模式,结果发现MyoD1和Myf5基因在北京鸭出壳后的肌肉组织中呈下降趋势,而且这两个基因具有相似的表达模式;Myf6基因在北京鸭出壳后的肌肉发育过程中没有显著的变化;MyoG基因在北京鸭出壳后的肌肉发育过程中表达量低且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SIRT1基因与MyoD和Myf5基因的表达模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整体上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本研究对生肌决定因子和SIRT1基因在北京鸭出壳后胸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为揭示北京鸭胸肌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北京鸭 肌肉发育 基因表达 生肌调节因子

海南夏秋蔬菜淡季的成因及克淡技术措施

长江蔬菜 2013

摘要:海南蔬菜生产6~10月为夏秋蔬菜生产淡季,主要是基地面积不足、淡季蔬菜基地结构不合理、设施不足以抵抗自然灾害、种菜和贮运水平滞后和不利的气候条件所致,尤其是暴雨带来的水淹。为此,可采取合理规划淡季蔬菜生产基地、选择与搭配耐湿热蔬菜品种、设计建造抗风降温型设施大棚、重视速生叶菜的均衡播种、强调土壤连作障碍的快速修复、因地制宜发展近郊水生蔬菜、综合运用绿色防控技术、逐步发展冷链贮运设施等克淡技术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境高温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生产性能、氮代谢和氮排放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环境高温与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对28~42日龄肉鸡生产性能、氮代谢和氮排放的影响。试验选取576只爱拔益加肉鸡,采用2因子3水平试验设计:因子1为饲养方式,设有23℃恒温自由采食组(23℃ad libtum group,23℃AL组)、23℃恒温配对组(23℃pair-fed group,23℃PF组,其饲粮按照28/32℃日变高温自由采食组采食量供给)、28/32℃日变高温自由采食组(28/32℃ad libtum group,28/32℃AL组,28℃—32℃—28℃日变循环高温);因子2为饲粮CP水平,设21.19%、18.18%、14.90%3个水平,通过补充人工合成必需氨基酸(EAA),使各组饲粮蛋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水平满足肉鸡营养需要,且保持一致。试验分为9组,每个组设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结果表明:1)相同饲粮CP水平下,28/32℃AL组体重(BW)、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均显著低于23℃AL组(P<0.01),但与23℃PF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23℃AL组相比,28/32℃AL组氮利用率显著降低(P<0.01),单位采食量氮排放量显著增加(P<0.05)。2)补充人工合成EAA,饲粮CP水平从21.19%降低到14.90%,肉鸡的单位体增重氮排放量、单位采食量氮排放量均显著减少(P<0.01),氮利用率、BW、ADG、ADFI均无显著变化(P>0.05)。由此可知,在日变循环高温条件下,肉鸡生产性能、氮利用率显著降低,氮排放量显著增加;补充人工合成EAA,饲粮CP水平降低到14.90%可以减少氮排放量而不影响肉鸡的BW、ADG、ADFI。

关键词: 环境高温 粗蛋白质 肉鸡 生产性能 氮排放

脲醛缓释肥在菠萝上的效应研究

化肥工业 2013

摘要:在菠萝上开展了脲醛缓释肥应用肥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脲醛缓释肥能显著提高菠萝产量,并可改善果实的物理性状和品质;施用等量脲醛缓释肥,单果质量比普通肥料增加80 g,产量提高3.7%,可溶性总糖质量分数提高1.38%,且可减少追肥2次。

关键词: 脲醛缓释肥 菠萝 肥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普通野生稻稻瘟病抗性资源调查和鉴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挖掘海南普通野生稻稻瘟病抗性资源,2010年诱发鉴定了41个居群410份材料苗期叶瘟,2011年接种稻瘟病菌(YC25)鉴定了37个居群121份材料穗颈瘟,2012年调查了80个居群2461份材料田间自然状态的抗病性。结果表明:苗期叶瘟抗性鉴定有21份高抗、117份抗病。苗期抗、高抗叶瘟性的138份材料中穗颈瘟鉴定4份高抗和3份抗病,14份表现为田间自然抗病。苗期叶瘟鉴定不抗病或未作此鉴定材料中,4份表现为抗穗颈瘟和田间自然抗病。这些抗性材料来自海口市、文昌市、万宁市、三亚市、澄迈县、东方市等地。本研究为海南普通野生稻资源进一步研究和抗稻瘟病育种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海南普通野生稻 稻瘟病 抗性 调查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铁皮石斛丛生芽增殖培养条件的优化

北方园艺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出铁皮石斛从生芽继代增殖的最适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比较了活性炭、植物激素、有机添加物以及温度和光照等因素对铁皮石斛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丛生芽继代增殖的最佳配方为MS+6-BA 2.0mg/L+NAA 0.2mg/L+香蕉100g/L+活性炭0.5g/L+蔗糖30g/L,丛生芽长势好,60d增殖系数达到7.16;最适培养温度为25℃,最佳的光照强度为2 000lx。

关键词: 铁皮石斛 丛生芽 增殖培养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海岛棉在海南的低密度栽培技术

棉花科学 2013

摘要:通过对海南黎锦的主要纺织原料巴西海岛棉在海南从野生转为的低密度栽培试验研究,介绍了巴西海岛棉的生物学特性,提出了一套从育苗到各时期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以期为巴西海岛棉大面积栽培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为黎锦纺织提供较多的原料。

关键词: 海南 野生棉 巴西海岛棉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椒脱皮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目前胡椒加工存在的问题和脱皮现状,综述了胡椒脱皮的方法及其原理,并提出了以生物酶法为基础的多种工艺方法相结合的脱皮技术是未来的胡椒脱皮的主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 胡椒 脱皮 机理 微生物酶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脱毒苗产业化生产新技术及其产量、品质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研发周期短、成本低、效率高、真正可以产业化应用的甘薯脱毒苗培养新技术——不经过愈伤组织培养的甘薯茎尖脱毒培养新方法。该技术缩短培养周期1/4~1/2,组培苗可扩繁30代无变异株,组培苗成本仅0.3元/株,生产用苗0.07~0.12元/株。将该技术生产的甘薯脱毒苗与对照(日本脱毒苗和供试品种未脱毒苗)进行产量和品质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法生产的甘薯脱毒苗商品果产量为22 578.8 kg/hm2,其中优等果占70%以上,优等果产量分别是日本脱毒苗和未脱毒苗的1.43倍和2.14倍,总产值分别比对照增加10 173元/hm2和24 396元/hm2。同时该种苗结薯呈纺锤形,薯块较长,大小均匀,皮色鲜亮,色泽均一,表皮光滑细腻,品相深受市场欢迎。淀粉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4.22%和51.91%,口感更粉,品质更优。

关键词: 甘薯 脱毒苗 新技术 高产 优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级杂交稻Ⅱ优航2号再生稻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杂交水稻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超级稻Ⅱ优航2号为研究材料,研究海南"超级稻—再生稻—冬季瓜菜"种植模式下,水稻播种期、主季稻留桩高度和再生稻促芽肥施氮量3个因子对超级稻蓄留再生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海南中北部地区,为使再生稻在9月底前收获并获得较高的产量,Ⅱ优航2号播种期以3月10—25日为宜,主季稻留桩高度以25~35 cm为宜,根据土壤肥力情况促芽肥施氮量以150~300 kg/hm2为宜。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Ⅱ优航2号 再生稻 播种期 留桩高度 促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