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南粳4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关键词: 优质高产粳稻 南粳41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个欧亚种葡萄品种在苏南避雨栽培下的表现

中国南方果树 2003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辐照保鲜处理引发河虾中氯霉素降解效应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辐照在提高水产品卫生品质的同时 ,还会引发诸如氯霉素降解等附加效应。本研究利用6 0 Coγ射线辐照氯霉素溶液和氯霉素含量较高的河虾 ,结果表明 :辐照剂量 2~ 3kGy可使低浓度氯霉素溶液 (0 .1mg L)降解到仪器检测限以下 ,采用 4kGy的辐照剂量可使氯霉素含量较高的河虾中的氯霉素残留量减少 5 0 %。

关键词: 氯霉素 辐照 高效液相色谱 河虾 降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鱼鳞粉用作蛋鸡饲料的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关键词: 鱼鳞粉 蛋鸡饲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双低“三系”杂交油菜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V-1.宁杂1号三系亲本氮营养吸收积累分布差异

江苏农业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测定宁杂 1号“三系”亲本宁A6、宁B6、宁R1植株及各器官不同生育期氮含量 ,结果表明 ,随着生育期的推移 ,三系亲本间氮含量及积累量变化趋势一致。三系亲本的根、茎、分枝、生殖器官的氮含量均随生育期推移递减 ,而叶片呈高→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同一植株各器官的氮含量表现为籽粒 >叶片 >分枝 >茎 >果皮 >根。生殖生长旺盛后 ,同一生育期中生殖器官的氮含量最高。单株及营养器官的氮积累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而生殖器官的氮积累量则表现为逐渐递增趋势。三系亲本同一生育期各器官氮积累量多以保持系最高 ,均以恢复系最小。并据此提出了宁杂 1号高产制种的施肥技术。

关键词: 杂交油菜 三系亲本 氮营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昆虫病毒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联合增效作用

中国生物防治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定了多种病毒组合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联合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八字地老虎颗粒体病毒(XcGV)、银锭夜蛾质型多角体病毒(McCPV)可明显提高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lNPV)对斜纹夜蛾的杀虫速度,其中XcGV可使SlNPV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LT50缩短了0 5~2 5d;McCPV可使其缩短0 6~2 9d,但未提高其杀虫毒力。XcGV亦可提高SlNPV和XcNPV对甜菜夜蛾的杀虫速度,分别使甜菜夜蛾2龄幼虫LT50缩短1 3和1 7d。

关键词: 昆虫病毒 斜纹夜蛾 甜菜夜蛾 增效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光合产物的运转特性及其生理机制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14 C、3 2 P同位素示踪技术 ,研究了籼粳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Ⅱ优 16 2、两优培九的光合产物运转特性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 ,两组合在籽粒形成期的各个阶段 ,其14 C 光合产物的单株生产总量明显高于汕优 6 3,但光合产物运输至穗中的速度皆不如汕优 6 3快 ,最终分配至穗中的比率也比汕优 6 3低 ,且14 C 光合产物在这两个组合的茎鞘中有明显的积累和滞留现象发生。随稻穗发育进程 ,供试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和根系活力由齐穗期、乳熟期、蜡熟期逐步大幅度下降 ,这种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和根系活力下降的特性与光合产物运转分配效率较差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 光合产物运转分配 蔗糖磷酸合成酶 根系活力 同位素示踪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个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抗赤霉病QTLs的SSR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3个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苏麦3号/Alondra F_7、望水白/Alondra F_8、894037/Alondra F_8进行SSR分析,用单个标记方差及回归分析方法,结合接种鉴定资料,寻找与抗赤霉病性有关的的SSR分子标记。结果显示,在这3个抗病亲本的3B染色体上都存在一个主效抗赤霉病QTL,分别能解释2.6%~6.7%(苏麦3号)、47.4%(894037)、8.9%~27.0%(望水白)的抗性表型变异。在其它一些染色体上也发现一些微效QTLs,如2D、4B、4D、7A、6B染色体上,其中存在于4B染色体上的一个QTL来源于感病品种Alondra。在望水白/Alondra F_8群体中检测到了1个存在于2D染色体的抗赤霉病QTL,来源于抗病品种望水白,而在894037/Alondra F_8群体上检测到的1个存在于2D染色体的抗赤霉病QTL,则来源于感病品种Alondra,对其真实性将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抗性;重组自交系群体;SSR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曲病菌的形态学观察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对稻曲病菌的有性子座和不同来源的繁殖体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子囊壳单层环状埋生于子座外层,顶端突出子座表面而形成许多乳突结构。子囊发育成熟后,子囊壳壁的顶端可自行消解,露出里面的子囊。子囊孢子无色单胞,线状。厚垣孢子圆形或稍椭圆,黄褐色至黑褐色,胞壁厚密,外表有许多疣状突起。子囊孢子和厚垣孢子萌发都产生次生分生孢子。这些次生分生孢子与液体培养获得的分生孢子在大小和形态特征上是一样的,它们都是薄壁分生孢子。薄壁分生孢子卵圆形或长圆形,大小为2.6~8μm×2~5μm,无色透明,外表光滑。薄壁分生孢子萌发直接形成新一代薄壁分生孢子,此繁殖过程可不断重复进行。

关键词: 稻曲病菌 厚垣孢子 子囊孢子 分生孢子 子座 形态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孔雀新城疫和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断

中国家禽 2003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