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端足类分布特征
《海洋学报(中文版)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02—2003年长江口28°00′~32°00′N,122°00′~123°30′E海域4个季节的海洋调查数据,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了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端足类总丰度的平面分布、季节变化及与渔场的关系,分析了优势种的数量变动和对浮游端足类总丰度的贡献,并与东海外海种类的生态特征做了比较。结果表明,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端足类丰度季节变化主要受温度的影响,而平面分布变化则与盐度相关。平均丰度在夏季最高(2.75个/m3),在冬季最低(0.10个/m3)。本次调查共发现浮游端足类49种,江湖独眼钩虾(Monoculodes limnophilus)和裂颏蛮(Lestrigonus schizo-geneios)是最主要的优势种,江湖独眼钩虾在四季中对端足类总丰度都有很大贡献,在春秋冬三季为第一优势种,说明江湖独眼钩虾对相对较低的温度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裂颏蛮则只在春夏秋季有较大贡献,其中夏季裂颏蛮贡献率为0.87,高于江湖独眼钩虾,这与裂颏蛮具有较高温度的环境适应能力有关。浮游端足类种类数与总丰度都与表层温度的线性相关显著,同表层盐度的相关不显著。作为长江口鱼类的重要饵料之一,浮游端足类的数量分布对长江口和舟山海域渔场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海1号”中国对虾体长遗传力的估计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数量遗传学原理和全同胞组内相关法估计了"黄海1号"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孵化后3月龄和4月龄体长的遗传力。实验中的36尾亲虾均来自人工养殖的"黄海1号"第9代选育群体。通过人工授精技术,构建了9个半同胞家系和21个全同胞家系,分别测定了3月龄和4月龄时30尾后代个体的体长。利用SPSS软件的一般线性模型(GLM)过程,计算表型变量的方差组分,估计体长性状的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黄海1号"中国对虾3月龄和4月龄体长的狭义遗传力估计值分别在0.46~0.53和0.44~0.48之间。雌性遗传方差组分均显著大于雄性遗传方差组分(P<0.05),说明雌性遗传方差组分存在非加性效应或受环境影响较大。另外,雌性方差组分估计的遗传力由3月龄的0.53下降到4月龄的0.48,下降程度最大,说明雌性方差组分可能存在显著的母体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流速梯度的河流生境多样性分析——以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江段为例
《生态学杂志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量化断面沿水平方向和沿测流垂线方向流速变化的8个流速梯度指标,并根据这8个指标和2005年12月2—10日采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在长江葛洲坝至红花套江段走航观测所获得的285个断面的原型数据,对长江葛洲坝至红花套江段生境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葛洲坝至红花套江段水深以4.71~12.04m居多;据断面平均流速和8个流速梯度指标采用k均值分类法分析,整个江段以第7类、第8类和第2类区域占主要优势,这3类区域面积共占整个江段面积的88.66%,葛洲坝至庙咀江段为整个研究江段各类区域相间分布最多样化的江段;采用R型聚类方法分析,断面平均流速与断面8个流速梯度指标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即具有相同流速的区域不一定具有相似的流速梯度特征,有必要用这些流速梯度指标描绘水流的特性。ADCP在河流水流生境多样性评估、河流生态修复等方面具有较大的潜能,但在数据采集规范、后期数据处理等方面还需作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长江 生境 流速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度对施氏鲟幼鱼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盐度对施氏鲟幼鱼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将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 Brandt)幼鱼[初始体长(24.95±1.89)cm,初始体质量(117.80±16.72)g]分别在淡水(盐度0)、盐度10、盐度25条件下饲养10d,检测不同盐度下施氏鲟幼鱼消化器官(幽门盲囊、瓣肠、十二指肠、胃和肝脏)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力。结果表明:(1)在相同盐度条件下,不同消化器官中同种消化酶活力高低顺序不同。在不同消化器官中蛋白酶活力(淡水和盐度25时)及淀粉酶活力(淡水时)由大到小依次为幽门盲囊、瓣肠、十二指肠、胃和肝脏;蛋白酶活力(盐度10时)及淀粉酶活力(盐度10和25时)由大到小依次为瓣肠、幽门盲囊、十二指肠、胃和肝脏;在淡水和盐度10时脂肪酶活力由大到小依次为瓣肠、十二指肠、胃、肝脏和幽门盲囊;在盐度25时脂肪酶活力由大到小依次为瓣肠、十二指肠、肝脏、胃和幽门盲囊。(2)同种消化器官中不同盐度条件下同种消化酶的活力不同。幽门盲囊、十二指肠、胃和肝脏中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力均在淡水中最高(P<0.05),盐度25中最低,说明盐度对以上消化器官中3种消化酶均具有抑制作用;瓣肠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力均在盐度10下最高(P<0.05),说明一定的盐度对瓣肠中3种酶具有激活作用,但盐度过高则会抑制这些酶的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海中南部16种重要生物资源种类的生化组成及能量含量
《海洋水产研究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5年4月~2006年7月期间,在黄海中南部水域采集了8种重要的经济鱼种和小型饵料鱼种(小黄鱼、赤鼻棱鯷、凤鲚、黄鲫、皮氏叫姑鱼、黑鳃梅童、棘头梅童和细条天竺鲷)以及8种无脊椎动物(脊腹褐虾、鹰爪虾、葛氏长臂虾、中华管鞭虾、口虾蛄、日本枪乌贼、火枪乌贼和双斑蟳),共计5510尾样品。通过对这些种类的生化组成及能量含量的研究,探讨了生化组成及能量含量的种间差异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黄海生态系统中的16种重要生物资源种类间的生化组成及能量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根据脂肪和能量含量将其分为3组:(1)赤鼻棱鳀、凤鲚和黄鲫属于脂肪和能量含量较高的鱼类,平均脂肪含量为8.24%,能量含量为7.15kJ/g;(2)小黄鱼、皮氏叫姑鱼、黑鳃梅童、棘头梅童和细条天竺鲷属于脂肪和能量含量相对较低的鱼类,平均脂肪含量为4.82%,能量含量为5.46kJ/g;(3)无脊椎动物的脂肪和能量含量最低,平均脂肪含量为1.81%,能量含量为3.78kJ/g。各种类的生化组成和能量含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其中以脂肪和能量含量变化最为显著,脂肪含量的季节变幅最高达207%,能量含量的季节变幅最高达5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海浮游多毛类环境适应分析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采用拟合曲线方法,探讨浮游多毛类对温度和盐度的适应特征,分析不同物种的生态类型。结果表明,东海4季鉴定到种的浮游多毛类共有20种.其中,游蚕(Pelagobis longicirrata)、秀丽浮蚕(Tomopteris elegans)、等须浮蚕(Tomopteris duccii)、方背鳞虫(Lepidonotus squamatus)和岛居拟帚毛虫(Lygdamis nesiotes)等对温度变化不敏感,是广温种;秀丽浮蚕还具有广泛的盐度适应,是广盐种;太平洋浮蚕(Tomopteris pacifica)是热带大洋种,可作为暖流指示种;丝鳃稚齿虫(Prionospio malmgreni)是广温近海种;其它物种为亚热带外海种.与东海大多数浮游动物类群相同,多毛类以亚热带外海种为主.但是多毛类中广温种占有较大的比例,这是该类有别于其它浮游动物类群的重要特征.图2表3参2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产动物育种分析与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海洋水产研究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国内水产动物多性状选择育种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的现状,以BLUP遗传评定为核心的水产动物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体系为依托,结合国内水产动物育种项目研究,开发了一套适合大多数水产动物育种分析与项目管理的软件系统。该系统是在WindowsXP环境下利用MicrosoftSQLServer2000数据库和基于ObjectPascal语言的DelphiIDE工具开发完成的。主要包括6个功能模块:系统管理、基本信息、种质管理、性能管理、育种分析和销售管理等,覆盖整个育种项目周期,并对流程实行标准化,能够自动化完成种质和性能测定数据的管理、遗传参数估计、育种值计算和配种方案制定等主要工作。软件已经在中国对虾、大菱鲆和罗氏沼虾等育种项目中得到应用,其推广和应用能够有效提升行业的整体育种技术水平,推动我国水产动物育种工作的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胜利原油对褐牙鲆仔稚鱼的急性毒性和幼鱼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海洋水产研究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实验研究了胜利原油污染物对褐牙鲆仔稚鱼的急性毒性和对肝脏碱性磷酸酶(AKP)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胜利原油为低毒性污染物,其对褐牙鲆仔鱼的毒性主要是通过使水体与空气的交换量减少而导致鱼类窒息死亡,仔鱼中毒表现为乏力、身体失去平衡、打旋和下沉死亡;而稚鱼主要中毒表现为身体特别是尾部出现糜烂,最终导致死亡。胜利原油对褐牙鲆仔鱼的96hLC50为1.194~4.15mg/L,对稚鱼的96hLC50为7.87~11.86mg/L。低浓度的胜利原油对实验牙鲆的肝脏碱性磷酸酶活性有诱导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对其活性影响越大。碱性磷酸酶活性随着曝油时间的延长先升高然后降低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数值。
关键词: 胜利原油 褐牙鲆 仔鱼 稚鱼 急性毒性 碱性磷酸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产品中多氯联苯检测方法的研究
《食品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于水产品本底基质复杂,干扰物质多,影响定性定量结果,因此通过对样品前处理方法的研究比较,建立水产品中十六种痕量多氯联苯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用正己烷提取,硫酸去除脂肪等杂质,硅胶柱和Florisil硅土柱净化,丙酮洗脱,浓缩后经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检测,外标法定量。平均回收率为71.0%~104.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8%~6.86%,最低检测限为0.08~0.21μg/kg。
关键词: 水产品 痕量多氯联苯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