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杂色鲍鲍苗“掉板症”病因的探讨

海洋湖沼通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目前杂色鲍育苗过程中出现的大规模死亡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整个育苗周期内,病害均可发生,死亡率达100%,监测了水质理化因子、原生动物、寄生虫及病原微生物,水质理化因子、原生动物等与鲍苗死亡有一定关系,但不是主要原因;在鲍苗体内分离到的细菌及感染试验结果验证细菌是引起杂色鲍幼苗死亡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杂色鲍 流行病 细菌 掉板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聚六亚甲基胍对球等鞭金藻和亚心形扁藻的生长抑制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和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为试验对象,测定了聚六亚甲基胍对球等鞭金藻和亚心形扁藻的生长抑制毒性。结果表明,在(20±1)℃条件下,聚六亚甲基胍对球等鞭金藻和亚心形扁藻的生长不产生抑制的最高浓度为5mg/L。聚六亚甲基胍对球等鞭金藻的48、961、44 hEC50为27.01、34.953、3.14 mg/L;对亚心形扁藻的48、961、44 hEC50为34.65、28.73、20.57 mg/L。聚六亚甲基胍在常规使用剂量下对养殖水体中的单胞藻不会造成直接的抑制效应。

关键词: 聚六亚甲基胍 球等鞭金藻 亚心形扁藻 生长抑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鲂的胚后发育

动物学杂志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7年6~7月,在西江肇庆江段收集广东鲂(Megalobrama hoffmanni)亲鱼,通过人工催产、干法授精获得受精卵。随后对其胚后发育进行连续观察,拍照并详细描述各发育期形态。广东鲂胚后发育的主要特征是:身体较为透明,头部背面色素最多时达7~8个;听囊前后色素蔓延成明显的色素花;腹部前端逐渐形成葫芦状的色素花纹,该花纹在腹鳍芽出现后逐步淡化、消失;尾长占全长的比例较大,从孵出期时的31%逐渐增加到臀鳍形成期时的46%;鳔一室期后,鱼苗身体肌节数为43对左右,其中尾部肌节数19对以上。经过24d的生长和发育,鱼苗各鳍条基本形成,形态与成鱼相似。

关键词: 广东鲂 胚后发育 鱼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海近海浮游多毛类数量分布与环境关系

生态学杂志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02—2003年在东海近海28°00′N—32°00′N、122°00′N—123°30′E4个季节的海洋调查,探讨了东海近海浮游多毛类总丰度和种类变化的季节特征以及这些变化与水团的关系、优势种的数量变动和对多毛类的贡献和优势种的环境适应等,并与东海外海多毛类的生态特征做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海域浮游多毛类总丰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平均丰度最高(1.30ind·m-3),分布范围最广,春季平均丰度最低(0.04ind·m-3);调查共发现15种浮游多毛类,盲蚕(Typhloscolex muelleri)、明蚕(Vanadis sp.)和泳蚕(Plotohelmis capitata)是优势种,其中盲蚕是四季的优势种,夏季和冬季的优势度较高分别为0.16和0.1,明蚕仅是夏季的优势种,泳蚕仅是秋季的优势种;盲蚕在春、冬季贡献率较高,分别为1和0.94,占绝对优势,更适应暖水广盐的环境;东海近海浮游多毛类具有种类数变化大,种类组成多样的特点;不同季节数量变化较大,平面分布格局各不相同。

关键词: 东海近海 浮游动物 多毛类 丰度 优势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单功能过氧化氢酶的高级结构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单功能过氧化氢酶是在生物界广泛分布的抗氧化酶.近年来,人们在对单功能过氧化氢酶一级结构与生化性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十几种单功能过氧化氢酶的高度保守的空间结构开展了研究.认识了其活性中心的血红素及周围保守残基,发现了酶的许多特殊结构,如方向不同的血红素,增强酶抗氧化性的侧链残基的共价键和保证酶高效催化的分子内通道等.本文综述了单功能过氧化氢酶空间结构研究现状,概括了酶构象的基本特点,分析了关注和争议较多的酶血红素、肽链侧链共价键及酶分子内通道等重点问题.深入研究单功能过氧化氢酶空间结构是一挑战性的课题,它将推动酶蛋白高级结构形成和酶催化模式等基础理论研究.

关键词: 单功能过氧化氢酶 高级结构 血红素 肽链侧链共价键 内通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黄蒽醌提取物对罗氏沼虾抗鳗弧菌感染的研究

水产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罗氏沼虾随机分成5组,每组三个平行,每个平行约1000尾(个体均重1g左右),第1组为对照组,投喂基础日粮,另外4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0.1%、0.2%、0.4%大黄蒽醌提取物,饲养6周后对罗氏沼虾进行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感染。测定生长以及0、12、24、48h血清和肝胰腺溶菌酶、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T-AOC)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生长试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1%组、0.4%组罗氏沼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饵料系数显著降低。攻毒试验Ⅰ表明,各组48h内罗氏沼虾血清溶菌酶活性、肝胰腺溶菌酶含量、血清T-AOC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它们的最大值分别出现于0.4%组的12h、0.2%组24h、0.1%组12h;肝胰腺SOD活力呈上升趋势,而血清MDA则一直下降。攻毒试验Ⅱ表明,大黄蒽醌提取物能有效地降低试验组罗氏沼虾的死亡率,提高免疫保护率,其中0.4%组的保护效果为最佳。因此,在饲料中添加大黄蒽醌提取物降低罗氏沼虾对病原的敏感性,增强机体抗病力,促进生长。

关键词: 罗氏沼虾 大黄蒽醌提取物 鳗弧菌 生长 免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乳山湾养殖区甲烷释放速率及其分布特征

海洋水产研究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乳山湾养殖滩涂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养殖密度区底质中CH4浓度、有机质含量和硫化物含量以及相关环境因子;探讨了不同沉积物剖面甲烷浓度与有机质、硫化物的关系。结果表明,乳山湾养殖滩涂区域海水中溶存甲烷的平均浓度为59.9±7.75nmol/L,不同养殖密度区海水中的甲烷含量无明显差异。底泥释放甲烷速率的实验显示,不同养殖密度区中沉积物的甲烷释放速率:非养殖(老化)区(高密度区(中密度区(低密度区。沉积物间隙水中甲烷的浓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剖面上高浓度中心位于0~5cm,在不同密度区同一深度的底质中甲烷含量均表现为:非养殖(老化)区≥中密度区(低密度区(高密度区。不同剖面沉积物间隙水中甲烷浓度与有机质的垂直分布呈显著正相关,与硫化物的垂直分布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养殖区底泥 甲烷 硫化物 有机质 释放速率 乳山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工厂化育苗养殖体系内细菌数量动态变化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寻工厂化育苗中细菌的动态变化规律,为对虾健康养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国对虾育苗期养殖体系中的异养菌、弧菌、致病性副溶血弧菌进行监测。[结果]异养菌、弧菌和致病性副溶血菌数量都是对虾受精卵中高,无节幼体中最低,而后逐渐升高。在整个育苗期,对虾幼体中异养菌和养殖水体中弧菌增加1个数量级,对虾幼体中弧菌和养殖水体中异养菌均增加2个数量级。活饵中异养菌和弧菌数量很大,致病性副溶血弧菌量很低。养殖体系中幼体与水体中的异养菌和弧菌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04和0.840;活饵中异养菌、弧菌与对虾幼体和养殖水体相关性很低或呈负相关。[结论]育苗期养殖水体与对虾幼体中细菌数量变化具有动态联系,严格控制养殖条件副溶血弧菌很难引起幼体疾病爆发,饵料中细菌数量与养殖系统中细菌数量无明显相关性。

关键词: 中国对虾幼体 异养菌 弧菌 副溶血弧菌 动态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分离蛋白替代鱼粉对哲罗鱼稚鱼生长、体成分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水生生物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哲罗鱼 生长 体成分 生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Beverton-Holt模型的东海带鱼资源利用与管理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1959—2003年收集的东海带鱼年龄组成、肛长等生物学资料,对东海带鱼群体的利用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利用Beverton-Holt模型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理论,分析和探讨了东海带鱼资源的合理利用.结果表明:1)东海带鱼渔获群体组成低龄化趋势明显,渔获年龄由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0~6龄缩小为21世纪初的0~4龄,主要组成群体为0龄和1龄鱼,2龄鱼的比例由50年代末期的12.84%下降到21世纪初的6.91%,3龄鱼的下降幅度更大,由原来的4.92%下降为0.57%,渔获年龄组成进一步简单化.2)2000—2003年东海带鱼的年平均开发率E为0.864,远超过现行渔业下的最适开发率0.51,东海带鱼资源处于过度捕捞状态.3)增加东海带鱼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M/R)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其开捕年龄,若将带鱼开捕年龄tc由目前的0.5龄提高到1龄,其单位补充量渔获量可比2003年增加55.38%;若tc提高到1.5龄,其单位补充量渔获量可增加100.81%;若tc提高到2龄,其单位渔获量可增加130.52%;如果提高到2.75龄,其单位补充量渔获量将出现最大值,可增加145.23%左右.在当前大幅降低捕捞强度有较大困难的情况下,建议采取逐年、逐步提高带鱼开捕规格并适当降低其捕捞强度,以更好地恢复东海带鱼资源.

关键词: 带鱼 资源 利用状况 渔业管理 东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