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筛选、定殖分析及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3
摘要:为促进植物促生菌剂的开发与应用,分离玉米根系促生菌株,并以玉米促生细菌(壳聚糖酶产生菌YM0137)为研究对象,阐明菌株YM0137在玉米根系的定殖,并测定菌株YM0137对玉米产量的影响.通过局部梯度溶液稀释技术分离纯化菌株;玉米植株接种细菌采用灌根接种法,筛选检测显著促进玉米生长与发育的菌种;利用16 S rRNA基因序列的解析以及生理生化反应,判断菌种YM0137的生物学分类地位;通过菌落测定法并结合扫描电镜,确定菌株YM0137在玉米根表的定殖量;采用酶标仪检测离体条件下菌株YM0137的生长曲线;采用碱裂解法提取细菌质粒;并将菌肥YM0137施用于田间进行实收测产.筛选出对玉米促生效果显著的菌株YM0137,与对照相比,菌株YM0137处理的玉米幼苗株高增加了18.5%;经系统发育与生理生化分析,菌株YM0137为壳聚糖酶产生菌(Mitsuaria sp.);菌株YM0137可通过产生的微菌落定殖在玉米根表上,且在玉米根表的定殖量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同时研究发现菌株YM0137存在内生质粒;测产结果表明菌肥YM0137替代25%化肥与常规施肥在玉米产量上没有显著差异,但与不施化肥相比,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可减少化肥施用.


莫西菌素微乳制剂对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治疗效果
《现代畜牧兽医 》 2023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莫西菌素微乳制剂对绵羊的驱虫效果。选择36只绵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绵羊。对照组羊不接受治疗,颈部皮下注射微乳制剂基质组,剂量为0.2 mg/kg;伊维菌素(IVM)微乳制剂试验组羊按照体重进行颈部皮下注射IVM,剂量为0.2 mg/kg;莫西菌素(MXD)微乳制剂试验组按照体重进行颈部皮下注射MXD,剂量为0.2 mg/kg。试验期14 d。试验0、3、7、14 d,直肠采集粪便样本,运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麦氏法(McMaster method)进行每克粪便虫卵数(EPG)检测,计算虫卵减少率以及虫卵转阴率。结果显示:试验7、14 d,与对照组相比,两试验组羊消化道线虫EPG极显著降低(P<0.01);MXD组显著低于IVM组(P<0.05)。试验3 d时,IVM组、MXD组的虫卵减少率分别为81.74%、90.07%;试验7 d,虫卵减少率分别为85.99%、95.76%;试验14 d,虫卵减少率分别为89.24%、95.24%。试验3 d,IVM组、MXD组虫卵转阴率分别为66.67%、75.00%;试验7 d,虫卵转阴率分别为75.00%、91.67%;试验第14 d,虫卵转阴率分别为83.33%、91.66%。研究表明,莫西菌素微乳制剂相对伊维菌素微乳制剂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很好地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莫西菌素 微乳制剂 每克粪便虫卵数 虫卵转阴率 虫卵减少率


离子液体辅助超声法提取工业大麻叶中大麻二酚的工艺优化
《食品工业科技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工业大麻的经济价值,本研究以工业大麻叶为原料,利用离子液体辅助超声法提取具有药用价值的活性成分大麻二酚(CBD),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本研究以CBD得率为指标,先从16种咪唑类离子液体中筛选出[C8mim]NTF2为最佳提取溶剂,再对影响离子液体辅助超声法提取CBD得率的6个因素(超声功率、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乙醇溶液浓度、离子液体摩尔浓度和液料比)进行单因素实验,并确定乙醇浓度为65%,离子液体摩尔浓度为0.3 mol/L(65%乙醇溶液配制).在此结果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4个显著因素(超声功率、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和液料比).并利用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设计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确定CBD显著因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80 W,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62.5 min,液料比25 mL/g.在上述条件下,离子液体[C8mim]NTF2提取CBD得率为7.66%±0.2%、甲醇的CBD得率为6.42%±0.3%,65%乙醇溶液的CBD得率为5.81%±0.2%.即CBD的提取能力,离子液体[C8mim]NTF2>甲醇>65%乙醇溶液.通过CBD降解实验,表明离子液体[C8mim]NTF2的CBD降解率为16.40%±0.3%,小于甲醇的24.65%±0.6%和65%乙醇溶液的32.88%±0.5%,结果表明65%乙醇溶液加入离子液体[C8mim]NTF2后,既可以降低CBD的降解率,又可提高CBD的得率.本研究证明了离子液体既是CBD的保护剂,也是CBD的优良提取溶剂,研发了离子液体辅助超声法提取CBD工艺,为工业大麻的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 工业大麻叶 大麻二酚(CBD) 离子液体 超声提取 Plackett-Burman设计 响应面


一种牛粪源牛床垫料的应用效果评价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降低奶牛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成本,探索牛粪垫料使用的可行性,试验选取40头产奶量相近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对象,牛舍铺设稻壳垫料和试验牛场自制的牛粪垫料,试验期间监测牛舍中温湿度、氨气和牛床表面二氧化碳环境指标及泌乳牛趴卧时间和卧立次数,并检测牛粪垫料在使用过程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和克雷伯氏菌致病菌含量变化和对泌乳牛后躯清洁度的影响,并计算使用牛粪垫料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牛粪垫料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牛舍环境质量造成影响,不同时间节点氨气和牛床表面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均差异显著(P<0.05),最高分别为6.11 mg/m~3和791.35 mg/m~3,均在安全范围内。试验泌乳牛于08:00—15:00和16:00—23:00在牛粪垫料上的趴卧时间分别为4.3,3.9 h,较在稻壳垫料(3.6,3.3 h)上分别长0.7,0.6 h,且均差异显著(P<0.05);试验泌乳牛每天在牛粪垫料上的卧立次数为15次,略高于稻壳垫料的13次。在新铺设的和使用后的牛粪垫料中均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但使用后的牛粪垫料中链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含量较新铺设的牛粪垫料均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对试验牛进行后躯清洁度评定,发现轻度污染泌乳牛占比最高,为62.5%;重度污染泌乳牛占比最低,仅为7.5%。使用牛粪垫料较稻壳垫料可为试验养殖场节约成本42万~62万元/年。说明该工艺生产的牛粪垫料可以提高泌乳牛的舒适度,不会造成泌乳牛后躯清洁度下降和致病菌的大量繁殖,在东北地区的夏季可替代稻壳垫料作为牛床垫料,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奶牛场 牛粪垫料 环境质量 致病菌 清洁度 安全性 可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