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佳木斯地区紫花苜蓿播种量试验初报

草原与草坪 2007

摘要:研究了在佳木斯地区建植紫花苜蓿单播人工草地和混播人工草地时紫花苜蓿的最佳播种量。3年试验结果表明,在佳木斯地区建植紫花苜蓿单播人工草地的最佳播种量为15.0 kg/hm2;建植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混播人工草地的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最佳播种量为18.8 kg/hm2(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播种量比例为2∶1)。

关键词: 紫花苜蓿 人工草地 播种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麻籽的保健功效和药用价值

中国麻业科学 2007

摘要:综述了亚麻籽富含α-亚麻酸、木酚素等多种功能性活性物质,可用来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癌症等多种疾病。α-亚麻酸在人体内可衍生DHA和EPA两种不饱和脂肪酸,DHA和EPA是目前保健市场畅销的“深海鱼油”(美国又称阿拉斯加深海鱼油)的主要成份,其对人体独特的生理、病理功效,在古今中外都得到了证明。亚麻籽中α-亚麻酸的含量极高,超过其它植物品种,这一特性决定了亚麻籽的保健功效和药用价值,有着良好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 亚麻籽 保健功效 药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北部地区极早熟玉米的生产及发展方向

中国种业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极早熟玉米在我国的玉米种植全局中具有分布边远、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大等特点,在我国边远地区的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较为特殊的作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极早熟玉米种植面积呈迅速扩大趋势,种植面积将由现在的33.3万hm2左右增加到67万hm2,针对这一情况,作者就极早熟玉米的生产状况及发展对策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中国 极早熟 玉米 生产 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十五”大豆创新种质和1963—1995年间育成品种的SSR遗传结构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22份"十五"攻关培育的创新种质和22份大豆育成品种进行了24个SSR标记的分析比较,目的是在分子水平上阐明创新种质的遗传结构特点,为拓宽我国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基础及亲本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24个SSR位点共检测出231个等位变异,其中15.8%(36个等位变异)为创新种质所特有,特别是在与大豆胞囊线虫紧密连锁的Satt309位点上验证了一个我国独有的等位变异。结合UPGMA和Model-based聚类结果,将创新种质和育成品种分为4组,第Ⅰ组由13份来自东北和山西的创新种质组成;第Ⅱ组由8份来自东北的育成品种组成;第Ⅲ组由8份来自黄淮海和南方的大豆种质组成,其中创新种质和育成品种各为4份;第Ⅳ组由4份育成品种组成,分别来自吉林、黑龙江、河南和山西。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国外种质和野生大豆创造的创新种质丰富了东北地区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因此,应加强利用国外种质、我国栽培大豆地方品种和野生大豆等优异资源,在创造优异大豆新种质的同时,拓宽我国大豆的遗传基础。

关键词: 创新种质 育成品种 SSR标记 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2006年黑龙江省水稻审定品种品质分析概况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7

摘要:为进一步明确黑龙江省水稻品质改良目标,以2006年参加黑龙江省审定的44个粳稻品种(品系)为材料,对全省水稻品种品质近况进行了分析。在44份材料中,达到国家标准一级的品种有3个,占全部品种的6.82%;各项指标中达标率最好的是垩白度,国家标准一级达标率为100%,达标率最低的是整精米率仅为72.73%。

关键词: 水稻 品质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创“院县共建”模式 促县域经济发展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7

摘要:“院县共建”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独创的一种新生事物。它通过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专家大院、科技培训、致富项目对黑龙江省“十弱”县进行科技帮扶,为其解决“三农”问题和加速县域经济腾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 “院县共建” “三农”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与覆膜对棕壤Olsen-P剖面分布及动态变化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沈阳农业大学长期定位试验站裸地和覆膜的不同施肥处理(不施肥、单施氮肥、有机肥、有机无机肥配施)及其附近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探讨了不同施肥处理和覆膜对整个生长季的棕壤Olsen-P剖面(0—100 cm)分布及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耕地棕壤各施肥处理土壤剖面Olsen-P含量均表现为0—20 cm和60—100 cm大于20—60 cm;而自然草地、自然林地棕壤Olsen-P含量则随深度加深(0—100 cm)而逐渐增多。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的Olsen-P含量在60 cm土层以上均远大于不施肥或单施氮肥处理;覆膜后不施肥、有机肥、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土壤0—40 cm土层的Olsen-P含量略有降低(0—20 cm土层有机肥处理除外),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施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是补充土壤Olsen-P的有效措施;但施肥时应深施以补充表层以下土壤Olsen-P含量。覆膜未对本研究的棕壤Olsen-P含量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棕壤 Olsen-P 施肥 覆膜 土地利用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监测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7

摘要:2001~2006年,广泛监测黑龙江省各主要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种类、分布及消长动态,鉴定了189个单孢分离菌株,共监测出7群28个中国小种。ZA、ZD、ZB菌群检出频率分别为42.3%、28.6%、17.5%,为黑龙江省目前主要菌群;ZA49、ZD1出现频率为21.7%、21.2%,为优势小种。ZA、ZD、ZB菌群呈明显上升趋势,ZE、ZF菌群迅速下降。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监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小麦茎秆强度与产量性状关系的研究

小麦研究 2007

摘要:本试验对不同类型春小麦品种的茎秆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春小麦品种间茎秆强度有明显的差异,在不同的发育时期不同类型的品种茎基部的抗折能力有明显的不同,在小麦的开花期,乳熟期,蜡熟期和成熟期,分别对小麦茎秆的强度进行测试,抗旱类型小麦品种的茎秆强度为最强。小麦茎秆的强度与产量有明显的关系,随着小麦茎秆强度的增强,其产量也随之增加,小麦的茎秆强度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986。小麦的茎秆强度强,表明小麦的抗倒伏能力强,适合于密植,为小麦的群体协调发育及创造高产提供有利条件,同时给春小麦超高产、优质栽培及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春小麦 茎秆强度 超高产 产量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857公园规划设计浅析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7

摘要:就八五七农场公园景观规划中的诸多方面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

关键词: 857公园 规划设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