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的改进及应用
《西南农业学报 》 2001 CSCD
摘要:针对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盆栽试验中以高粱作指示植物的非普遍性及其供肥方式的特殊性 ,本研究在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的化学分析和吸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对盆栽指示作物及供肥方式进行了改进 ,以期进一步简化原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提高盆栽试验结果的应用性。试验较系统的研究了四川省简阳市棕紫泥土的养分丰缺状况及供肥能力。结果表明 ,棕紫泥土壤上玉米生产的养分主要限制因子是氮、磷 ,次为钾 ,锌和锰可能是潜在养分限制因素。利用玉米做盆栽指示作物和习惯供肥方法比用高粱做盆栽指示作物更能准确反映田间种植玉米时土壤养分的实际情况。建议在应用系统研究法时 ,盆栽试验最好采用与大田一致的作物 ,且用习惯供肥方式更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覆盖补水施肥对旱地小麦产量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覆盖补水条件下 ,设置了不同覆盖方式、不同补水时期、不同追肥时期和不同施肥量等试验。结果表明 ,地膜穴播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者均衡协调 ,产量较高 ,较对照增产 4 1 3% ,比膜侧条播增产 2 1 1%。在覆盖基础上 ,底墒较差时 ,越冬前补水较对照增产 30 5% ;底墒较好时 ,拔节期补水较对照增产 15%以上。覆盖补水后 ,改为拔节、越冬和孕穗 3个时期追肥 ,以拔节期追肥的产量最高 ,比对照增产 14 3% ;越冬追肥增产 9 0 %。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 ,在不同施氮和钾水平中 ,产量均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旱地麦田应采用底施 +拔节期追肥技术 ,且应增加肥料投入 ,特别是磷肥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柿子的脱涩与贮藏保鲜
《农家参谋 》 2001
摘要:一、柿子的脱涩 1.温水脱涩。这是民间的传统脱涩方法,将柿子浸泡在35℃~40℃的水中10多个小时即可脱去涩味。此法易使果实含水量增多,不宜大量处理。 2.二氧化碳脱涩。此法有脱涩时间短、处理量大和果实耐贮性好等优点,处理后的柿子果肉脆硬、不馊心、质量较好。具体作法是将果箱码垛好后,外面罩一个塑料大帐,周围用土压埋好,在帐子上面设一个气孔导入二氧化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玉米整秆加秋盖地膜保全苗壮苗技术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确保旱地玉米春播达到苗全苗壮的目的 ,在旱地玉米整秆覆盖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中 ,1 998年~ 1 999年进行了整秆加秋盖地膜保苗全苗壮的试验。结果表明 :这种覆盖方法有效地达到蓄水保水作用和苗全苗壮的目的。整秆加秋盖地膜经持续干旱数月后 ,在播种前进行测定 :耕层 0 cm~ 1 0 cm、1 0 cm~ 30 cm、30 cm~ 5 0 cm土壤含水量比不覆盖 ( CK2 )、整秆覆盖和整秆加春盖地膜分别增加 8.79、4.5 1、3.5 3;5 .32、2 .79、0 .42和 4.71、2 .0 6、0 .83个百分点 ,保证了玉米苗期的土壤水分需求 ,整秆加秋盖地膜的田间出苗率分别比不覆盖( CK2 )、整秆覆盖和整秆加春盖地膜增加 66.5、60 .4和 31 .5个百分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