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施肥方式对压砂西瓜田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宁夏中部干旱带压砂西瓜田长期连作种植所产生的土壤退化、土壤养分含量降低、土壤真菌性病害增加、西瓜产量及品质下降等瓶颈问题已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亟待解决。采用田间试验法,以不施肥和常规化肥为对照,研究施用不同量的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肥和沼液复合微生物滴灌肥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微生物区系组成及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和不施肥相比,施用生物有机肥使得压砂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及蔗糖酶活性也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对作物有益的细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有所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总量相应增加,而对作物有害的真菌数量有所下降,从而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减少病害,有助于解决压砂瓜连作障碍问题。


盐碱地枸杞节水高效利用技术集成研究
《节水灌溉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改良并高效利用盐碱地、有效推动平罗盐碱地枸杞产业的发展,开展枸杞沟灌、覆盖黑膜、优化施肥技术集成研究已成为宁夏引黄灌区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研究结果表明:沟灌+覆膜+优化施肥技术集成下,节水、抑盐、抑制杂草效果极为显著,有效节约水分的同时土壤根层含水量充足、盐分下降12.3%,土壤养分得以改善、微生物活性增强,枸杞生长发育及品质良好、产量较农民习惯种植增产68%、获得纯收入增加93%。该技术集成的研究对于指导盐碱地枸杞高产高效发展有重要意义。


宁夏地区奶牛乳房炎源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菌种分布及药敏试验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宁夏地区奶牛乳房炎源性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种类及耐药情况,从宁夏地区部分奶牛场(牧场、养殖小区)采集临床型乳房炎乳样94份、隐性乳房炎乳样70份,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细菌分离鉴定得到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3株,其中产色葡萄球菌13株(占39.4%),耳葡萄球菌4株(占12.1%),缓慢葡萄球菌4株(占12.1%),小牛葡萄球菌3株(占9.1%),中间葡萄球菌2株(占6.1%),松鼠葡萄球菌2株(占6.1%),腐生葡萄球菌2株(占6.1%),溶血葡萄球菌1株,马胃葡萄球菌1株,人葡萄球菌1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绝对敏感,对林可霉素耐药。
关键词: 宁夏地区 奶牛乳房炎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RT-PCR技术对宁夏马铃薯脱毒种薯病毒检测的研究
《植物保护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病毒病是影响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病害,为了解宁夏地区马铃薯种薯生产中的病毒发生情况,在银川市、固原市和西吉县不同种植模式的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对不同品种的原原种、原种、一级种在不同生育期随机采集样品,利用RT-PCR检测技术对4种马铃薯主要病毒PVX、PVY、PVS、PLRV和类病毒PSTVd进行检测。结果表明:PVX、PVY、PVS、PLRV在3个基地均有不同程度检出,成熟期病毒检出率分别为35%、28%、35%和34%,未检出PSTVd;4种病毒检出率在马铃薯现蕾期以后呈现显著性增长;病毒检出率随着种薯繁育级别增加差异显著;6个马铃薯品种均为感病品种;大田种植种薯的病毒检出率显著高于防虫网室。


宁夏膜下滴灌玉米不同施肥模式的试验研究
《节水灌溉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设置不同施肥量和施肥比例,研究不同生育期内不同施肥模式对玉米生理指标与产量的影响,从而为宁夏引黄灌区提供适合当地推广的滴灌施肥模式。通过田间试验得出:同一种施肥模式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影响不同。两个玉米品种均在F1(N:285kg/hm2、P:120kg/hm2、K:128kg/hm2)水平下取得,但最优施肥比例不同。迪卡519:CK产量为14 987kg/hm2,滴灌最高产量施肥比例为P3,产量为16 536kg/hm2,增产10.3%、节水26.2%;正大12:CK产量为13 930kg/hm2,滴灌最高产量施肥比例为P2,产量为15 075kg/hm2,增产8.2%、节水23.6%。F1施肥量相对对照来说氮肥节约:27.7%,磷肥节约:24.1%,钾肥节约:11.1%。


脱硫石膏施用下宁夏龟裂碱土水盐运移特征
《土壤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室内土柱淋洗试验,开展了脱硫石膏施用下不同淋洗水量对宁夏龟裂碱土水盐运移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脱硫石膏施用下龟裂碱土随着入渗时间的增加,湿润锋深度和累积入渗水量呈先急剧增加再缓慢增加的趋势;0~20 cm土层土壤pH值、碱化度和全盐量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连续淋洗条件下,最大脱盐深度位于40~60 cm土层;0~40 cm土层,随入渗水量的增加土壤脱盐率缓慢增加,其中0~20 cm土层处理1到处理4土壤脱盐率分别为79.72%、89.88%、91.93%和92.22%;随淋洗水量的增加,0~20 cm土层主要盐分离子易于溶脱的顺序为Mg2+>Cl->SO2-4>Na+> HCO3-, Mg2+溶脱率最大,可达到100%,20~40 cm土层主要盐分离子易于溶脱的顺序为Na+>Cl->Mg2+, Na+溶脱率最大,可达到91.42%, HCO3-和SO2-4含量则先增加后降低,0~40 cm土层Na+、 Cl-、 Mg2+随淋洗水量的增加淋洗效果更为明显。
关键词: 龟裂碱土 土柱淋洗试验 脱硫石膏 淋洗水量 水盐运移


施肥对甜高粱产量、养分吸收及品质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辽甜1号’为材料,分析氮磷钾肥不同施肥类型和氮肥施用量对甜高粱产量、养分吸收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单施或配施均可显著增加甜高粱籽粒产量,其中,N、P2O5和K2O各300kg/hm2配施产量最高,为3 816kg/hm2,相比不施肥增产79.2%。氮磷钾肥配施经济效益最高,为10 092元/hm2,较不施肥增收40.7%。N、P2O5和K2O各300kg/hm2配施植株氮、磷、钾吸收总量最大,吸氮量比不施肥增加76.8%,吸磷量增加131.2%,吸钾量增加90.7%,以300kg/hm2 P2O5和300kg/hm2 K2O为底肥,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甜高粱产量和经济效益,但不利于成熟期甜高粱茎秆糖分的积累。氮、磷、钾吸收量随施氮量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适量施用氮肥有利于甜高粱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氮肥过量施用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不利于养分的吸收。氮肥最佳施用量为246.0kg/hm2,籽粒产量较不施氮肥增产49.4%,经济效益增收29.3%。


PAG ELISA早孕检测试剂盒对奶牛繁殖效率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及时发现空怀牛并及时实施第2次配种,试验对配种后30~45 d未返情的奶牛采集血样,应用早孕因子(PAG)ELISA早孕检测试剂盒进行早期妊娠诊断。结果表明:应用PAG ELISA早孕检测试剂盒后,奶牛的平均空怀天数下降22.67 d,产犊间隔下降36.82 d。说明使用PAG ELISA早孕检测试剂盒进行奶牛早期妊娠诊断能够及时发现空怀牛并实施第2次配种,能够极显著降低奶牛空怀天数和产犊间隔(P<0.01),提高奶牛繁殖效率。
关键词: 奶牛 早孕因子(PAG) ELISA 早期妊娠诊断 繁殖效率 试剂盒


宁夏同一生态区不同立地条件对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
《中国草地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设置品种、土壤类型和土壤质地3个因素,探讨不同立地条件对紫花苜蓿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类型为灌淤土、质地为壤土的地区种植紫花苜蓿,其株高、分枝数和鲜干比显著大于土壤类型为灰钙土、质地为粉(砂)壤土地区种植的紫花苜蓿,且在两种不同立地条件区,干草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3年平均干草产量显示,中苜1号在两地的产量差异最大,达53.18%;维多利亚居第二,为41.6%;WL343HQ差异最小,为22.99%;其他5个品种的差异在32.94%~36.25%之间。此外,在两种立地条件下种植的紫花苜蓿品质亦存在显著差异,吴忠地区种植的苜蓿粗蛋白质和相对饲喂价值(RFV)均显著高于银川地区。说明在同一生态区,土壤类型和质地对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