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285条记录
七星瓢虫成虫对枸杞木虱的捕食作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测定七星瓢虫成虫对枸杞木虱4种虫态的捕食作用,分别在室内测定七星瓢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种内干扰、自身密度干扰、捕食偏好性以及在田间七星瓢虫对枸杞木虱的捕食效果.结果表明:七星瓢虫对枸杞木虱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其中对卵的最大捕食量为112.6粒,对1~2龄若虫、3~5龄若虫、成虫的最大捕食量分别为536、415和113.9头;田间罩笼试验结果证明,七星瓢虫成虫在其生长周期30 d内能使枸杞木虱总虫口密度下降80.1%;七星瓢虫对1~2龄枸杞木虱若虫的搜寻效率参数a=0.9451,处理时间参数Th=0.001865,整体优于卵、3~5龄若虫与成虫,且在每皿100头的猎物密度下七星瓢虫的最大捕食率能达80.2%,益害比参考值为1∶100.七星瓢虫对枸杞木虱的捕食作用受自身密度的影响显著大于种内干扰.在混合猎物密度为每皿100头下,七星瓢虫更偏好木虱成虫,在密度为每皿300头下,七星瓢虫更偏向于木虱若虫.表明七星瓢虫是很有控制潜力的捕食性天敌,人工释放七星瓢虫成虫可有效取食枸杞木虱初孵若虫,降低木虱为害.

关键词: 七星瓢虫 枸杞木虱 捕食功能反应 捕食偏好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作区域日光温室礼品西瓜栽培适应性比较研究

北方园艺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11个礼品西瓜品种为试材,在宁夏中部旱作区域进行了栽培适应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综合产量、果实品质、商品性和田间生长等指标,"明玉"西瓜表现最好,中心糖含量可达12.16%,667m~2产量为2 150.7kg,且不易裂果。可作为今后在宁夏旱作区域日光温室早春栽培发展的优势品种。

关键词: 旱作区域 西瓜 栽培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引黄灌区水稻冠层高光谱特征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不同施氮量试验小区为依托,对各生育期水稻(Oryza sativa L.)冠层光谱反射率及一阶微分光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冠层光谱随生育期的变化规律与其生长发育变化特征相对应;不同施氮条件下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率随施氮量增加在可见光波段降低、近红外波段升高,其中550~600 nm和800~900nm处差异明显,是诊断氮素的特征波段;红边位置(λr)和红边斜率(Dr)在孕穗期前均随着氮素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齐穗期后λr出现蓝移现象,Dr减小;将特征波长的比值指数、λr和Dr与叶片氮积累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800 nm和550 nm的反射率之比(R800 nm/R550 nm)与叶片氮积累量的相关性较好,其相关系数为0.864,λr和Dr与叶片氮积累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4、0.908。说明合适的光谱变量可以诊断水稻氮素状况,进而为合理施肥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冠层 高光谱特征 宁夏引黄灌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氮素高光谱遥感估测模型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宁夏引黄灌区水稻为研究对象,将各生育期水稻冠层原始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光谱及高光谱变量与氮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构建了分蘖盛期、孕穗期、齐穗期和灌浆期水稻氮素高光谱遥感估测线性及非线性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齐穗期所有的氮素估测模型均优于其他生育期;基于一阶微分光谱构建的模型拟合效果及精度优于原始光谱和高光谱变量构建的模型;线性回归模型与非线性模型的决定系数差异均不大,拟合效果接近;最终确定各生育期的最优模型是基于一阶微分光谱构建的线性模型:分蘖盛期y=12.54x+3.202(r=0.877),孕穗期y=16.88x+1.224(r=0.893),齐穗期y=1.197x+2.049(r=0.958),灌浆期y=-6.974x+1.467(r=-0.802),其中齐穗期估测效果最佳。

关键词: 水稻 氮素 高光谱遥感 估测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区土壤中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拮抗菌的筛选及分类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宁夏中部干旱带压砂西瓜田长期连作种植所产生的土壤退化、土壤养分含量降低、土壤真菌性病害增加、西瓜减产、品质下降等问题,从患病的西瓜植株上分离出致病菌-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从宁夏环香山地区压砂瓜集中连片种植区采集健康土壤中分离筛选对西瓜枯萎病致病菌有抑菌效果的拮抗菌株,并对拮抗菌株的防病效果以及分类鉴定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平板稀释法筛选出对目标靶具有拮抗作用的拮抗细菌。通过初筛选取8株对目标靶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进一步进行复筛试验。经过数据分析,G-1的抑菌率最大,且与其他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筛选出对目标靶拮抗最强的拮抗菌为G-1。根据形态学观察、细菌生理生化鉴定和16 S r DNA序列的同源性分析,确定拮抗菌株G-1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

关键词: 干旱区土壤 西瓜枯萎病 拮抗菌 尖孢镰刀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运用电子鼻快速鉴别滩羊不同体重阶段的滩羊肉

黑龙江畜牧兽医(上半月)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快速鉴别不同体重阶段滩羊肉品风味,试验运用电子鼻对不同体重阶段育肥羔羊的肩部、背部和股部肌肉进行了挥发性物质测定,通过传感器影响值线性判别分析、传感器贡献率分析、主成分分析进行区别.结果表明:线性判别分析发现34 ~ 36 kg体重阶段开始羊肉风味发生了变化,22 ~32 kg、38~40 kg及44 kg体重阶段肉品达到了完全区分;对羊肉风味起主要作用的挥发性物质是氢气、烷烃和硫化物.说明通过电子鼻可以对22 ~32 kg、38 ~40 kg及44 kg不同体重阶段的滩羊肉进行快速鉴别.

关键词: 电子鼻 滩羊 挥发性物质 线性判别 传感器贡献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灌溉管理措施对贺兰山东麓半干旱区酿酒葡萄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存在的土壤瘠薄、水分利用率低、产量不稳定等问题,制约着产业的发展。以酿酒葡萄"蛇龙珠"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分别设置不同灌溉定额、不同灌溉梯度,研究不同灌溉管理措施对葡萄生长发育、品质以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灌溉定额与灌溉频次有利于促进株高、新梢、副梢数的生长以及提高水分有效利用率;灌溉频次10次、灌溉定额4 950m~3·hm~(-2)处理可以有效地改善品质,而灌溉频次20次、灌溉定额5 850m~3·hm~(-2)处理下可溶性糖、总酸、单宁、花色苷含量显著降低;在酿酒葡萄生长期内适当增加灌溉有利于产量和单粒重的增加,而水分过多会抑制果穗的生长,灌溉频次10次、灌溉定额4 950m~3·hm~(-2)最适宜该地区酿酒葡萄的优质高效栽培。

关键词: 贺兰山东麓 酿酒葡萄 管理措施 品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作条件下不同施肥模式对原土盐碱地的改良培肥效应

土壤通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原土盐碱地土壤肥力,确定最佳施肥模式,研究了化肥、羊粪、生物有机肥不同组合施肥模式对原土盐碱地有机质、速效养分、p H、全盐、微生物区系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施肥模式均有显著的改良培肥效果,其中以处理5,即减施1/2化肥+增施1倍羊粪+增施1倍生物有机肥施肥模式效果最佳,显著(P<0.05)提高了0~20 cm土壤有机质7.04%、碱解氮95.86%、速效钾54.84%、速效磷125%、有效锌11.47%;土壤p H值平均下降了1.39个单位、全盐降低了31.89%;极显著(P<0.01)的降低了土壤碱化度40.15%;有效改善了土壤生物活性,细菌数量增加40.3倍、放线菌数量增加1.5倍;产量达7000.5 kg hm-2,增产22.81%。

关键词: 施肥模式 盐碱土 改良培肥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炭对引黄灌区水稻产量和氮素淋失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宁夏引黄灌区稻田因过量施肥导致的土壤质量降低和养分淋失加剧问题,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施用外源生物炭对水稻产量、氮素淋失和平衡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等施氮条件下,施用生物质炭对水稻子粒产量有显著的影响,生物炭用量达13 500kg/hm~2时水稻增产显著。施用生物炭也提高了氮肥利用率,施用生物炭9 000kg/hm~2和13 500kg/hm~2处理,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6.7和7.8个百分点。田面水中总氮(TN)浓度和土体中TN淋失量随着生物炭用量的增加而降低,TN淋失量降幅在8.03%~13.36%之间,施用生物炭处理的氮素表观损失量分别降低了11.8%~45.2%。综合考虑引黄灌区水稻产量和环境效益,生物炭施用量控制在9 000~13 500kg/hm~2效果最佳。

关键词: 引黄灌区 稻田 氮淋失 氮平衡 生物炭

磷肥不同用量对设施辣椒生长及产量效益影响分析

北方园艺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银川平原设施内多注重氮肥的投入,对磷肥的投入较少,以银川设施内广泛种植的"长剑"辣椒为研究对象,设定磷肥的不同用量试验,分析了磷肥对辣椒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确定最佳磷肥施用量。结果表明:初果期前增施磷肥能显著促进辣椒株高增长;适宜的低磷投入能促使辣椒植株健壮;75~225kg·hm~(-2)P_2O_5用量能促进冠幅显著增加,更高则产生反作用;磷肥用量与辣椒产量表现为典型的抛物线式,当P_2O_5用量低于225kg·hm~(-2)时,随磷肥用量的增加,辣椒产量增加,但进一步增加的磷肥用量导致产量下降。该地区最高产量P_2O_5施用量为211.64kg·hm~(-2),最大经济效益P_2O_5用量为187.14kg·hm~(-2)。

关键词: 辣椒 设施 磷肥用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