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东方百合ANS基因的克隆与对拟南芥过表达的表型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ANS为花青素植物花青素合成途径末端的关键酶基因。本研究从东方百合中克隆了3个ANS同源基因,并通过碱基和氨基酸的差异分析了该基因的转录水平和表型效应。为进一步研究百合ANS的特性,完善百合花色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选取东方百合‘西伯利亚’品种为材料,通过同源克隆技术鉴定了LsANS1、LsANS2、LsANS3,并分别构建其过表达载体;利用花序侵染法转化拟南芥,经潮霉素抗性筛选及分子检测以获得阳性植株;利用电子解剖镜观察和RT-qPCR定量分析表达量差异,验证野生型与转基因植株后代的表型差异水平。结果显示,LsANS1与LsANS3高度同源,转基因阳性植株主茎明显为红色,可能是吗啡合成N-端的非血红素加氧酶(non-haem dioxygenase in morphine synthesis N-terminal, DIOXN)亚家族结构域上的个别碱基的变异导致基因表达水平变化从而引起表型差异;LsANS2与其他两个同源基因存在氨基酸序列上的差异,且基因表达水平也远远低于其他两个同源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呈粉红色。

关键词: 百合(Lilium) ANS 花青素 功能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法优化余甘子果实总黄酮提取工艺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优化余甘子果实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选用余甘子‘兰丰’果实为试材,利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乙醇浓度、料液比、水浴时间、水浴温度4个因素对余甘子鲜样和干样总黄酮提取的影响。结果余甘子鲜样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5 (g:mL),水浴时间45 min,水浴温度40℃,总黄酮理论含量30.70mg/g,实际平均含量为30.49mg/g。余甘子干样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0(g:mL),水浴时间60min,水浴温度60℃,总黄酮理论含量30.04mg/g,实际平均含量29.72 mg/g。总黄酮提取含量鲜样大于干样,增加了2.56%。结论响应面分析法对试验结果的优化可靠有效。使用余甘子鲜样提取总黄酮,相比使用干样,在条件适宜地区更为经济。

关键词: 余甘子 总黄酮 单因素试验 响应面分析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铁皮石斛茎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福建农业学报 2021 CSCD

摘要:[目的]明确福建省铁皮石斛茎腐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从福建省诏安县、松溪县等地的3个种植基地采集典型病株并分离病原菌,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ITS、EF1-α、ACT、RPB2和LSU基因序列分析)的方法鉴定其病原菌种类,并对该病原菌菌丝体在不同温度、pH值、光照条件、碳源、氮源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经鉴定该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其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30℃,pH为7,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最适碳、氮源分别为淀粉和蛋白胨.[结论]分离鉴定了福建省铁皮石斛茎腐病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明确了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关键词: 铁皮石斛;茎腐病;鉴定;尖孢镰刀菌;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氮对不同茶树品种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茶叶学报 2021

摘要:为了研究低氮条件下不同茶树品种生物学性状及品质等变化,进一步挖掘茶树耐低氮性的潜能,本试验以前期筛选出氮利用效率不同的茶树品种黄棪(氮高效利用)、本山(氮低效利用)及紫牡丹(中等)为试验材料,以正常施氮为对照(225 kg·hm-2),进行低氮处理(22.5 kg·hm-2),探讨低氮对不同氮效率茶树品种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氮条件下各品种茶树的树高、树幅、发芽密度、鲜叶产量等都显著下降,黄棪品种的下降幅度小于本山与紫牡丹。低氮增加了茶叶的香气,降低茶叶的滋味。通过比较、鉴定验证了前期氮高效利用品种筛选的结果。研究认为,黄棪在低氮水平下表现出氮高效利用特性,为典型氮高效型品种,而本山在低氮下表现出氮低效利用的特征,比较适于高氮条件种植。

关键词: 氮高效 茶树 品质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链霉菌ZZSP-7的鉴定及其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效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草莓炭疽病菌胶孢炭疽菌的优良拮抗菌,以草莓种植基地的土壤为拮抗菌来源,通过室内测定不同分离物对草莓炭疽病菌的抑菌活性,筛选抑菌率最高的菌株,在此基础上对所筛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并评价其抑菌谱和防效。结果表明,从土壤中分离获得42株拮抗菌,筛选出5株对胶孢炭疽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菌株。其中,菌株ZZSP-7的抑菌作用最强,5 d后的抑菌带宽达17.6 mm。经形态、生理生化及16SrD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确认菌株ZZSP-7为链霉菌Streptomycessp.。菌株ZZSP-7抑菌谱广,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均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盆栽中菌株ZZSP-7对"红颜"和"甜查理"两个品种草莓炭疽病菌的防效分别为78.64%和82.81%,具有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的前景。

关键词: 链霉菌 筛选鉴定 草莓 胶孢炭疽菌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蔬菜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蔬菜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是一种高效地将表型和基因型进行关联并用于遗传作图和搜寻相关性状候选基因的方法,可同时对多个复杂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在蔬菜育种中应用日益广泛。本文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进行概述,对近年来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蔬菜生长发育过程相关性状、品质和产量性状以及抗性性状上的应用研究进行总结,并展望了其在蔬菜育种领域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蔬菜育种 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泸州龙眼高接换种试验初报

中国热带农业 2021

摘要:引进9个龙眼品种进行区试试验,观察各品种嫁接亲和性和接穗生长情况。开展不同砧木接口直径嫁接试验,比较不同砧木接口直径对嫁接亲和性和接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龙眼优新品种(系)‘福晚1号’‘福晚8号’‘高宝’‘福晚9号’‘96-68’和‘立冬本’在泸州嫁接成活率较高,‘福晚8号’‘宝石1号’‘高宝’‘榕育8号’和‘松风本’嫁接后枝梢生长较快,‘福晚1号’和‘福晚9号’嫁接后枝梢生长相对较弱。大枝嫁接(嫁接口直径在3~6cm)在成活率、侧枝数量、枝梢长度和粗度上均优于小枝嫁接(嫁接口直径在0.5~1.5cm)。

关键词: 龙眼 高接换种 新品种(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孢蘑菇W192液体菌种摇瓶培养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21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双孢蘑菇W192液体菌种摇瓶培养菌丝体生长规律,为液体种子活力判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液体摇瓶培养,分别测定了液体培养过程中双孢蘑菇菌丝体生物量、菌丝球数量和直径、发酵液pH值、还原糖和氨基氮含量、羧甲基纤维素酶、淀粉酶、酸性蛋白酶、漆酶胞外酶活性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摇瓶培养第8 d时,双孢蘑菇菌丝体生物量最大,为9.7 mg·mL-1;菌丝球数量最多,为880个·mL-1;菌丝体平均直径最大,为0.809 mm;培养液中还原糖、氨基氮含量最高,分别为5.228、0.079 mg·mL-1;羧甲基纤维素酶、淀粉酶、漆酶酶活性最高,分别为0.69、2.11、15.02 U。摇瓶培养第10 d时,酸性蛋白酶活性最高,酶活性为2.93 U。将摇瓶培养8 d的液体种子转接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模拟发酵罐液体菌种培养,获得的菌丝球数量最多,达115个·mL-1,菌丝体生物量最大,达7.56 mg·mL-1。【结论】双孢蘑菇液体菌种活性与上述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合液体种子活力验证,判断第8 d的液体菌种活力最高,可作为液体种子用于发酵罐扩繁培养。

关键词: 双孢蘑菇 液体菌种 生理生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单位督查工作提升与创新思考

办公室业务 2021

摘要:督查工作是提升管理执行力、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农业科研单位的督查工作要做到与时俱进,打破传统思维定式,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本文探讨了提升和创新督查工作的若干举措和方法,以期有效发挥督查督办在推动农业科研单位各项决策和重点工作落实中的作用。

关键词: 督查工作 创新 思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洋臀纹粉蚧雌成虫主要器官及其蜡泌物的扫描电镜观察

环境昆虫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南洋臀纹粉蚧Planococcus lilacinus(Cockerell)雌成虫及其蜡泌物的结构特征,利用扫描电镜观察该虫体表主要器官、蜡质及泌蜡腺体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南洋臀纹粉蚧雌成虫外覆白色粉状厚蜡被,体缘具18对蜡棒,触角8节、口器和足发达且分布有不同长度的毛形和刺形感受器,眼为单眼,腹脐和背孔唇形、发达;体表蜡质包含带状蜡丝、空心管状蜡丝和月牙形蜡丝,由三格腺和刺孔群分泌的带状蜡丝大量分布于整个虫体,由管状腺分泌的空心管状蜡丝主要分布于虫体腹部腹面和体缘,由多格腺分泌的月牙形蜡丝主要分布于虫体腹部腹面。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南洋臀纹粉蚧雌成虫体表主要器官、蜡质及泌蜡腺体的超微结构特征,可为研究该虫搜索寄主、寻找配偶、群集为害、抵御逆境和传播扩散等行为活动提供支持。

关键词: 南洋臀纹粉蚧 蜡泌物 超微结构 扫描电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