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某蛋鸡场发生H9亚型禽流感的诊疗体会
《福建畜牧兽医 》 2022
摘要:2021年12月,福州市某蛋鸡场鸡群发生咳嗽、减蛋、死亡为主的疾病,通过检查确诊为H9亚型禽流感,经采取疫苗紧急免疫和药物治疗控制了病情.
关键词: 蛋鸡;H9亚型禽流感;诊断;控制


秋石斛钙依赖蛋白激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钙依赖蛋白激酶(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CDPK)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及逆境胁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以秋石斛品种'水芙蓉'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方法克隆钙依赖蛋白激酶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qRT-PCR方法对CDPKs基因在'水芙蓉'不同组织及不同低温胁迫下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为秋石斛CDPK基因的功能验证以及抗寒分子机制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成功克隆获得了DenCDPK1(GenBank登录号为MZ322902)、DenCDPK2(GenBank登录号为MZ322903)、DenCDPK3(GenBank登录号为MZ322904)基因,序列长度依次为1934、1971和2302 bp,分别编码534、541和536个氨基酸.(2)序列一致性结果显示,DenCDPKs蛋白质与铁皮石斛相应CDPK蛋白质序列的一致性均高于97%,且DenCDPKs均存在STKc_CAMK结构域和4个EF-hand结构域.(3)qRT-PCR分析显示,DenCDPK1、DenCDPK2和DenCDPK3基因均在叶中高表达,分别在茎、花、茎中低表达;且'水芙蓉'叶片中DenCDPK1和DenCDPK2的表达量高于其他3个供试品种;经8℃胁迫12 h后,叶片中DenCDPKs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5℃条件下),且DenCDPK3的表达量在0℃胁迫12 h时达到最高值.(4)常温(25℃)下'水芙蓉'叶片中的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其他3个供试品种;经低温(8℃、0℃)胁迫12 h后,叶片中的相对电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温度的降低呈上升趋势.研究认为,DenCDPKs基因可能参与秋石斛低温胁迫的响应过程,特别是DenCDPK2可能在秋石斛抗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设施番茄新品种'闽农科2号'
《园艺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番茄新品种‘闽农科2号’是以自交系105-2-1-3-1-1-1作母本,SH2-1-1-1-1-1-1为父本选育的一代杂种。生长势强,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果实扁圆形或近圆形,大红色,鲜艳有光泽,果脐小,果面光滑无棱沟,不易产生畸裂果,耐贮藏,平均单果质量200 g,完熟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1%。适合福建沿海地区秋冬季设施栽培。


龙眼干制前后缓解小鼠疲劳作用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22 CSCD
摘要:研究龙眼干制前后缓解疲劳作用的差异.把ICR雄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鲜龙眼组、龙眼干组.按0.2 mL/10g的剂量连续灌胃21天,称量第1、7、14、21天灌胃1 h后小鼠的质量,测定第21天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负重游泳后肝糖原、血尿素氮、血乳酸脱氢酶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龙眼干极显著延长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P<0.01),提高肝糖原(P<0.01)、血乳酸脱氢酶(P<0.05)的含量,显著降低血尿素氮含量(P<0.05);鲜龙眼能显著延长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P<0.05)、降低血尿素氮含量(P<0.05),极显著增加血乳酸脱氢酶含量(P<0.01).龙眼干制前后均具有缓解疲劳的效果,龙眼干比鲜龙眼提供更多的糖原合成底物可能是缓解疲劳效果更优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龙眼干 抗疲劳 力竭游泳时间 肝糖原 血乳酸脱氢酶 血尿素氮


橄榄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特征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CodonW程序和EMBOSS在线软件对橄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密码子偏好性分析,并研究其密码子偏好性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橄榄叶绿体基因组有效密码子数(ENc)、密码子GC含量(GC)和密码子第3位上的GC含量(GC3s)分别为50.36、0.385和0.305,CGT、CCT和GGT等可作为橄榄叶绿体基因的最优密码子.中性绘图分析、ENc对应分析、偏倚分析和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对应性分析发现,橄榄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不是单一因素影响的结果.橄榄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较弱,整体上偏好使用A和T,这种偏好性可能受突变压力、自然选择和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


水稻研究所科技人员到浦城开展水稻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科技服务工作
《福建稻麦科技 》 2022
摘要:为更好地落实和推进项目研究任务,实现科技项目服务生产一线的初衷,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成效,2022年10月21—23日,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福建省水稻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组成员到福建省粮食主产区南平市浦城县开展水稻生产科技服务与调查工作。此次活动由闽江学院校长王宗华研究员带队。闽江学院陈福虽教授,福建农林大学王莫教授、周洁教授、陈凤平教授、汤蔚副教授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朱永生博士一同参加。项目组一行先后来到浦城县仙阳镇麒麟坂(万亩连片稻田)、


几种改良措施对酸化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茶叶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茶园土壤酸化是制约茶树可持续生产的重要因素,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分析比较几种措施对茶园土壤的改良效果,以期为茶园酸化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置7个处理:全量化肥(常规施肥,NPK)、全量化肥+10 t?hm-2生物质炭(NPK+BC10)、有机肥替代50%化肥(OM50)、有机肥替代50%化肥+2 t?hm-2生石灰(OM50+Lime)、有机肥替代50%化肥+10 t?hm-2生物质炭(OM50+BC10)、有机肥替代50%化肥+20 t?hm-2生物质炭(OM50+BC20)、有机肥替代50%化肥+40 t?hm-2生物质炭(OM50+BC40).连续施用2年后,对茶园土壤酸度、养分和微生物群落进行测定.与NPK相比,OM50+Lime、OM50+BC20和OM50+BC40处理土壤pH分别显著提高1.10、0.49和0.68,盐基饱和度分别显著提高114.01%、55.92%和58.62%.OM50+BC10、OM50+BC20和OM50+BC40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比NPK处理显著增加了29.68%、41.04%和59.37%.不同处理对土壤硝态氮含量无显著影响,OM50、OM50+BC20和OM50+BC40处理的铵态氮含量比NPK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40.27%、44.77%和41.77%.NPK+BC10、OM50+BC10、OM50+BC20和OM50+BC40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微生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一性.OM50+BC10、OM50+BC20和OM50+BC40处理显著降低了真菌/细菌比例,表明这3个处理短期内增加了红壤茶园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但OM50+Lime处理的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比例显著低于对照处理,表明施用生石灰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受到的环境胁迫程度高于其他处理.总之,OM50+Lime、OM50+BC20和OM50+BC40处理对酸化茶园土壤有较好的改良效果,OM50+BC20和OM50+BC40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性质方面的改良效果更佳.综合考虑改良效应及成本,OM50+BC20为最佳改良方案.
关键词: 茶园土壤 酸化 土壤微生物群落 生物质炭 石灰 有机肥


存放一年'春闺'与'福云6号'闽南乌龙茶香气特征研究
《茶叶学报 》 2022
摘要:闽南乌龙茶具有花香馥郁的品质特征,深得消费者喜爱.为探明自然陈化对清香型乌龙茶特征香气影响,以'春闺'和'福云6号'制成的清香型乌龙茶为对象,经过一年自然存放,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两个茶样的香气组分进行测定,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挖掘香气特征及主要差异香气组分.结果表明,存放一年春闺与存放一年福云6号香气特征差异较大,存放一年春闺主要香气组分为吲哚、α-法尼烯、脱氢芳樟醇、(Z)-β-法尼烯、橙花叔醇、苯乙醇等乌龙茶特征性组分,均极显著高于存放一年福云6号,其中吲哚和α-法尼烯相对含量为10%左右,而橙花叔醇仅为2.46%.存放一年福云6号香气组分以β-紫罗兰酮为主,相对含量为4.85%.存放一年后,春闺和福云6号乌龙茶中大部分脂肪族香气未检出.综上,自然存放有利于乌龙茶中低沸点脂肪族香气散失,橙花叔醇也明显降低,而吲哚和α-法尼烯在自然存放过程中比较稳定,脱氢芳樟醇相对含量明显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