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低温长杆白菜泡菜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应用

食品工业科技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冬季自然发酵长杆白菜泡菜卤水为分离源,分离得到革兰氏阳性菌7 株,经过0~10℃低温筛选、耐酸性和抑菌能力复筛,得到3 株耐低温且适合泡菜发酵的优良乳酸菌并进行应用.结果表明:通过低温分离及性能评价的逐步筛选,获得3株细菌均能在0~10℃下增殖、可耐受pH2.5高酸且抑菌能力与0.9~3.5 mg/L氯霉素相当,RPC21在0~10℃的增殖能力最强;RHJ68 的耐高酸能力最强,OD600可达0.0262;抑菌能力最强的为RPC21,相当于3.5 g/L 氯霉素,其次是RCQ4,相当于2.6 g/L 氯霉素;3 株菌均在3 h 进入对数生长期,培养48 h 的总酸可达18.78~20.30 g/L;经16S rDNA 鉴定分别为植物乳杆菌 Lactobacillus plantarum(RPC21)、鼠李糖乳杆菌 Lactobacillus rhamnosus(RCQ4)、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RLJ68);以自然发酵和市售菌粉发酵为对照,3 株乳酸菌组合应用于泡菜发酵中,风味最优且产酸迅速、总酸最高,达12.51 g/L.本文分离筛选的3 株乳酸菌及其组合具有应用于低温泡菜发酵的良好前景.

关键词: 乳酸菌 泡菜 分离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辨形疏果和水分调节对'度尾文旦柚'果实裂顶的防控效果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度尾文旦柚’为材料,监测秋季环剥与果形指数发育规律的关系,明确辨形疏果(疏扁形果、留高形果)降低裂果率的有效性,测试覆膜和模拟久旱后暴雨式降水灌溉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并进行辨形疏果综合改良技术的中试试验,研究调控果形指数和水分调节对‘度尾文旦柚’果实裂顶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秋季环剥极显著提高‘度尾文旦柚’的挂果量且对裂果率的影响不显著;稳果后的果形指数基本稳定,即保持原本或高或扁的形态;果形指数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但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即扁形果的品质相对较差,辨形疏果可提升果实品质;果实成熟前期覆膜极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对照约增加0.5%),但对裂果率的影响不显著;模拟久旱后暴雨式降水灌溉对单株裂果率的影响不显著,却极显著提高植株群体的裂果率(45.2%),但对照组的裂果率亦高达35.9%,表明水分失调并非导致裂果的主因.实施辨形疏果防裂技术显著降低裂果率(较对照下降4.28%),实施有效率为理论预测的77.8%.

关键词: ‘度尾文旦柚’ 果实裂顶 果形指数 辨形疏果 水分调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枯雷尔氏菌Tn5转座子无致病力突变株在番茄根部的定殖特性

植物保护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防治番茄青枯病的优良生防菌株,本研究以弱化指数、胞外多糖含量和盆栽苗番茄发病率为指标确定20株经形态初步判定为无致病力的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Tn5突变菌株的致病性,测定其在番茄根部的定殖数量,并于显微镜下观察其定殖特性。结果表明,供试的20株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突变菌株的弱化指数均大于0.75,胞外多糖含量介于1.59~16.68μg/mL之间,显著低于强致病力菌株FJAT-91,接种40 d番茄植株未出现青枯病症状;20株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突变菌株均能在番茄根部定殖,定殖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菌株T659的定殖数量最大,定殖时间最长,分别为2.86×106CFU/g和35 d;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突变菌株T659从番茄植株根部表皮细胞中侵入,然后进入维管束厚壁细胞,并在维管束细胞中大量繁殖和定殖,但未引起番茄根部细胞结构病理变化。表明供试的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突变菌株T659的定殖能力最强,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

关键词: 番茄青枯病 青枯雷尔氏菌 无致病力突变菌株 细胞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三系杂交稻繁优609的选育

种子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培育高产、高抗、米质优的杂交稻新组合,选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的优质、抗稻瘟三系不育系繁源A与强优势恢复系帮恢609配组,选育出籼型三系杂交稻繁优609,该品种经多地试种,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2013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表现出群体整齐、熟期转色好、丰产性突出、米质优等特点,适宜我国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201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稻专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16018)。本文总结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以及在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中的产量、抗性和米质的表现,并对杂交稻育种技术理论进行探讨。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繁优609 繁源A 帮恢609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闽西南黑兔NPFFR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神经肽FF受体2(Neuropeptide FF receptor 2, NPFFR2)是机体重要的神经内分泌因子神经肽FF(Neuropeptide FF,NPFF)的受体,参与糖皮质激素和焦虑行为的调节。测序分析闽西南黑兔NPFFR2基因,为其作为闽西南黑兔抗应激研究的重要靶基因提供数据。【方法】克隆NPFFR2基因,并对其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成功克隆得到闽西南黑兔NPFFR2基因2个转录异构体,分别含1 815和1 824个核苷酸。它们拥有相同的5′-UTR(Untranslated region,非翻译区)和编码区序列(Coding region),但是在3′-UTR存在多个突变。根据m RNA二级结构预测结果,3′-UTR的突变致使NPFFR2基因转录异构体的二级结构存在部分差异。通过对兔NPFFR2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发现其和人类的相关基因进化关系最近。依据编码序列对NPFFR2蛋白结构和亚细胞分布进行预测,NPFFR2蛋白含414个氨基酸,有7个跨膜α螺旋,是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一员。【结论】分离克隆了闽西南黑兔NPFFR2基因的2种转录异构体,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转录本和翻译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预测,为进一步高效利用闽西南黑兔NPFFR2基因提供相关理论支持。

关键词: 闽西南黑兔 NPFFR2 基因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晚熟优质大果白肉枇杷新品种-香妃

中国果业信息 2021

摘要:"香妃"枇杷是从"金钟"和"贵妃"杂交子代中通过选择优良单株,定向培育而成的特晚熟优质大果白肉新品种。2018年通过福建省科技成果鉴定。单果重56.1~70.9 g,最大99.9g;果实大小均匀,洋梨形或近圆形,果基尖削,果顶内凹;果皮橙黄色,厚度0.33 mm,中等厚,条斑中等,果点密,果点大小中等;萼片姿态外凸,萼孔半开张或闭合;果肉厚度11.0 mm,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纳米四氧化三铁在茶叶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及方法优化

福建农业学报 2021 CSCD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茶叶中7种农药的分析方法,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方法】以多菌灵、嘧霉胺、三环唑、吡虫啉、啶虫脒、灭多威、噻虫嗪等7种农药为目标物,纳米Fe3O4作为净化材料,考察其对茶叶中色素的去除效果,并进行方法评价。【结果】茶叶基质中纳米Fe3O4组的7种农药回收率明显高于石墨化碳黑(GCB)组,最佳用量为300 mg。通过Phenomenex Luna C8 (150 mm×2.0 mm×3.0μm)色谱柱梯度洗脱,流动相A为含0.1%甲酸和5 mmol·L-1乙酸铵的水,B为乙腈,多反应监测模式(MRM)监测。在0~50μg·L-1方法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5;在5、 10、 50 ng·g-1添加水平下回收率为71.6%~107.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95%~13.62%,检出限为0.15~0.60μg·kg-1,定量限为0.5~2.0μg·kg-1。【结论】基于纳米Fe3O4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茶叶中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稳定、可靠,有效提高了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的回收率,降低了检测成本。

关键词: 茶叶 农药残留 纳米四氧化三铁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猪微生物发酵床垫料中大肠杆菌K88(Escherichia coli K88)生长动态分析

福建农业科技 2021

摘要:为明确自然条件下养猪发酵床垫料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探究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在垫料中的生长状况,采用人工接种方法,将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大肠杆菌K88接种到养猪微生物发酵床垫料中;采用平板分离培养方法,观察大肠杆菌K88-GFP (Escherichia coli K88-GFP)在垫料中的生长动态。结果表明:E.coli K88-GFP在灭菌处理的新鲜垫料和使用1年的旧垫料中均能很好生长,分离培养168h含量分别达到4.03×108cfu·g-1和5.37×108cfu·g-1,在数量级上无显著差别;而在未灭菌处理的新鲜垫料和使用1年旧垫料中均不能生长。说明在自然环境下,养猪微生物发酵床垫料对大肠杆菌K88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大肠杆菌K88-GFP 微生物发酵床 动态模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彩叶草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室内药剂筛选

福建农业学报 2021 CSCD

摘要:[目的]明确福建省彩叶草(Plectranthus scutellarioides)叶部病害的病原种类,筛选可用于病害防控的化学药剂.[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获得病原菌株并进行柯赫氏法则验证,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ITS与LSU序列)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用分离菌株ZZCYC1706分生孢子接种彩叶草,侵染叶片症状与田间症状相似;形态特征及ITS和LSU多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病原菌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供试6种药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96%啶菌恶唑抑菌效果最好,其EC50为0.621μg·mL?1,其次为98%异菌脲和95%嘧霉胺,EC50分别为1.155、5.258μg·mL?1;而96.4%克菌丹效果较差,EC50值最高,为89.010μg·mL?1.[结论]福建漳州彩叶草叶斑病病原菌鉴定为链格孢(A.alternata),该发现为国内首次报道.啶菌恶唑、异菌脲和嘧霉胺对该病原菌的毒力较高,并分属不同药剂类型,可用于链格孢引起叶斑病的防治.

关键词: 彩叶草;叶斑病;链格孢;毒力测定;EC5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火龙果新式篱架搭建及栽培技术

东南园艺 2021

摘要:针对火龙果搭架结构繁杂,搭建费力,架式不利于机械化标准化的管理等问题,本文探讨一种新式的篱架栽培技术。该篱架结构简单、紧凑,适合标准化栽培,便于机械管理,是一种绿色的栽培架式。

关键词: 火龙果 搭架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