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基于科技文献产出的科研机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中国科技纵横 2013

摘要:科研评价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核心内容之一,是推动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保障。而在科研评价中,科研产出始终作为科研评价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科技文献的特点进行分析,找出各个要素以及要素间的语义关系。通过对这些要素进行深入分析,在原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对科技文献产出评价体系重新设计,分别从科研机构综合科研实力、核心作者学术力、学科发展、最新科研动向(领先研究领域),科研人员需求信息特点等五个方面,建立了一个相对系统全面的针对科研机构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科技文献 评价体系 评价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陆上水产养殖项目的给排水设计

科学养鱼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我国水产养殖的快速发展,各地都兴建了很多大大小小、形式各异的海淡水水产养殖项目。不论其形式为工厂化车间养殖、温室大棚养殖还是室外池塘养殖等,都离不开给水排水,由此可见给排水设计在陆上水产养殖项目中的重要性,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陆上水产养殖项目的给排水设计进行介绍。一、给水1.水源水源对于水产养殖项目来说非常重要,一个好的水源可以说是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由海洋污染事件所引发的商业伦理问题的思考

中国渔业经济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沿海地区的生产经营活动导致了我国海域的污染日益加剧。根据国家海洋局近年发布的海洋灾害统计公报,每年发生在我国近海的污染事件都在成倍增长。论文以海洋污染事件为背景,对其引发的一些商业伦理问题和启示进行讨论,并在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和建议,例如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全社会伦理监督机制、制定企业商业伦理规范和标准、逐步建立海洋污染溯源追究和补偿机制等。

关键词: 海洋污染 海洋资源 商业伦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滑舌鳎Dorsalin-1-like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中国水产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Dorsalin-1是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家族成员,在调控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有关脊椎动物Dorsalin-1的研究报道十分有限。本研究克隆了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Dorsalin-1-like基因的cDNA序列,并分析了Dorsalin-1-like mRNA在半滑舌鳎成鱼的组织表达差异及其在早期发育阶段的表达水平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半滑舌鳎Dorsalin-1-like基因cDNA全长为1 961 bp,包括了153 bp的5′非翻译区(5′UTR)、编码419个氨基酸的1 260 bp的开放读码框(ORF),以及548 bp的3′非翻译区(3′UTR)。同源性分析和分子进化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半滑舌鳎Dorsalin-1-like鲀与红鳍东方(Taleifugu rubripes)、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等的同源性最高,并与之共同聚为鱼类Dorsalin-1分支。此外,Dorsalin-1-like mRNA在半滑舌鳎成鱼的13个组织中具有广泛的分布,并在心脏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肝、脊髓等组织中次之。在半滑舌鳎早期发育阶段(卵期、仔鱼、稚鱼、幼鱼)中,Dorsalin-1-like在卵期中的胚胎期表达量最高,其次为前期仔鱼期。上述实验结果表明,Dorsalin-1在调控卵期和仔鱼期的早期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可能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发育进而参与心脏、骨骼等组织的发育调控。本研究旨在揭示Dorsalin-1-like基因在调控半滑舌鳎早期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作用,并为筛选半滑舌鳎骨骼发育的调控因子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半滑舌鳎 Dorsalin-1-like mRNA表达 早期发育 骨骼发育 神经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个不同地理群体中华鳖pomc基因PCR-RFLP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不同地理群中华鳖的pomc基因的多态性,建立区分中华鳖不同地理群的分子遗传标记,采用PCR-RFLP的方法扩增得到4个不同地理群(太湖鳖群体、沙鳖群体、台湾鳖群体和黄河鳖群体)中华鳖的pomc基因,比较4个地理群中华鳖的pomc基因的同源性,构建遗传进化树,对其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并用AccⅡ、BscBⅠ、AsuⅠ和TscⅠ4种限制性内切酶对pomc基因进行酶切分析。结果显示:4个不同地理群的中华鳖均能扩增出786 bp的pomc基因。亲缘关系分析表明:在遗传上台湾鳖和沙鳖亲缘关系较近,而太湖鳖与黄河鳖亲缘关系较近。用酶切分析pomc基因扩增产物,结果表明:用AccⅡ内切酶对4种中华鳖pomc基因进行酶切,其中沙鳖切出303 bp和483 bp 2个条带,而其他3个种属的中华鳖只有1个786 bp的条带。用BscBⅠ酶对4种中华鳖pomc基因进行酶切,其中台湾鳖和沙鳖切出351 bp和435 bp 2个条带,而其他2个种属的中华鳖只有1个786bp的条带。用AsuⅠ酶对4种中华鳖pomc基因进行酶切,其中台湾鳖和黄河鳖切出349 bp和437 bp 2个条带,而其他2个种属的中华鳖只有1个786 bp的条带。用TscⅠ酶对中华鳖pomc基因进行酶切,其中黄河鳖和太湖鳖切出349 bp和437 bp 2个条带,而其他2个种属的中华鳖只有1个786 bp的条带。这4个限制性内切酶的联合使用分析,可使这4个地理群的中华鳖在分子水平都得到明确的鉴定。从这4个地理群的中华鳖pomc基因核苷酸序列的显著差异和酶切位点的变化,进一步证明pomc基因可以作为区分这4个不同地理群中华鳖的分子遗传标记。

关键词: 中华鳖 pomc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PCR-RFL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浮床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概况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物浮床技术作为生物操纵方法的一种,是一种原位生态修复技术,它是利用浮床植物根系或者茎叶吸收、富集、降解或固定受污染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通过对植物的收割(收获)以实现降低或者消除水体污染物,达到净化水质、修复环境的目的。综述了生物浮床技术的原理与特点及生物浮床的应用效果,并结合生物浮床的技术特点探讨其在水产养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生物浮床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生物浮床 水产养殖 鱼菜共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鲤鱼鸟氨酸脱羧酶基因的序列特征和表达

水生生物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鸟氨酸脱羧酶(Ornithine decarboxylase,ODC)活性能够影响机体的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生长、分化、转化和凋亡等[1].在人类疾病研究中,ODC被作为癌症等疾病治疗的一个靶位点[2].在养殖业中,ODC是生长密切相关的候选基因,研究报道鸡鸟氨酸脱羧酶基因位于生长QTL区内,该基因启动子上的多态性与生长和躯体框架特征显著相关[3].鸟氨酸脱羧酶活性在生长旺盛的组织要明显高于生长缓慢的细胞和组织,常被作为细胞增殖的指标[4].肌肉鸟氨酸脱羧酶活性被认为是与蛋白合成相关的生化指标.大西洋鲑(Salmo salar)的研究表明,生长快的大西洋鲑幼鱼背轴肌肉鸟氨酸脱羧酶活性明显高于生长慢的[5],能作为特定生长率的指标[6].

关键词: 鲤鱼 鸟氨酸脱羧酶 基因序列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褐藻酸钠黏度影响因素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将褐藻酸钠、硫酸钠与六偏磷酸钠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成褐藻酸钠溶液样品,模拟工业印染用褐藻酸钠溶液样品。通过测定褐藻酸钠溶液样品的黏度,系统地研究放置时间、温度、硫酸钠浓度与六偏磷酸钠浓度对褐藻酸钠溶液样品黏度的影响。褐藻酸钠溶液样品的黏度随着放置时间、温度、硫酸钠浓度与六偏磷酸钠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褐藻酸钠溶液样品配制2 h内,其黏度会明显地下降。温度由25℃升至40℃的过程中,溶液的黏度下降较快;温度升至40℃以后,黏度的变化趋于平缓。

关键词: 褐藻酸钠 硫酸钠 六偏磷酸钠 温度 黏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本鹿儿岛湾真鲷的资源评估和增殖策略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3

摘要:通过世代分析对1990年至2002年鹿儿岛湾真鲷(Pagrus major)自然种群和放流种群的种群大小进行了评估,评估模型考虑了渔业资源管理和增殖放流措施。结果表明放流种群的规模有所减少,而自然种群的规模维持不变。真鲷自然种群的捕获量日趋减少,而放流种群的捕获量已超过50吨。研究结果表明增殖700 000~800 000尾真鲷种苗与其50吨的捕捞量相协调。在各种捕获量和放流量情况下,采用种群动力学模型预测了2017年真鲷的捕获量,其结果表明提高放流真鲷的数量能增加其捕获量。

关键词: 鹿儿岛湾 可捕量 种群分析 水产养殖 资源动态模型 增殖计划 真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磺胺邻二甲氧嘧啶在牙鲆体内的代谢动力学

渔业科学进展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磺胺邻二甲氧嘧啶(Sulfadinoxine,SDM’)在牙鲆Paralichthy solivaceus血浆、肌肉和肝脏中浓度随时间的变化,通过DAS 2.0版药物代谢动力学软件研究了SDM’在牙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以200mg/kg的剂量进行单次口灌,SDM’在血浆、肌肉和肝脏中的代谢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药-时曲线呈现单峰变化;达到Cmax的时间分别是24、24、8h,Cmax分别是158.09、43.04和6.71mg/kg;消除半衰期分别为48.9、501.5和116.1h。SDM’在牙鲆体内消除较慢,残留时间较长。

关键词: 牙鲆 磺胺邻二甲氧嘧啶 药物代谢动力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