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刺参夏眠及其工厂化养殖调控技术
《渔业现代化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夏眠是刺参重要的生态习性,夏眠期间刺参停止摄食,肠道退化、萎缩,生长停滞,因而刺参夏眠是影响刺参养殖产量和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刺参养殖中,如何解决刺参夏眠所引起的摄食停止、体重减轻问题,提高刺参养殖效率和效益,是一个重要的科学和技术难题。文中归纳总结了对人工养殖刺参的夏眠时间、夏眠临界温度、夏眠诱因及刺参夏眠期间主要生理指标变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借此探讨通过养殖环境调控来减少或消除刺参夏眠的理论依据和可行性;介绍了刺参工厂化养殖中人工控温、控光、水质调节、营养调节和养殖管理技术,列举了几家工厂化养殖刺参案例,并指出了刺参工厂化养殖未来研究方向。


紫菜国际标准制定对我国紫菜产业的影响
《渔业科学进展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CAC)亚洲区域紫菜标准的背景、制定进程以及中日韩三国针对紫菜标准争论的焦点问题,重点分析了亚洲区域紫菜标准对我国紫菜产业发展和进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结合我国紫菜产业发展现状,作者提出了持续性跟踪和积极参与紫菜国际标准的制定,加强对紫菜产品中重金属和扑草净等污染物的安全性评估等具体措施和建议,以期为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在制定紫菜加工业发展规划和制修订紫菜产品标准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


草鱼呼肠孤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动物医学进展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草鱼呼肠孤病毒引起的草鱼出血病是危害我国淡水养殖业,尤其是草鱼养殖业最为重要的疫病,论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草鱼呼肠孤病毒一般生物学特性、基因组特征、蛋白及其功能、细胞培养特性、致病机理、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等各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草鱼呼肠孤病毒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草鱼出血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不同污染背景生境中背角无齿蚌的重金属积累特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南泉基地(无明显外源污染)、太湖梅梁湾(历史上污染较为严重)以及云南茈碧湖(高原洁净湖泊)生境中的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为对象,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分析了蚌样软组织中15种重金属(Al、Cr、Mn、Fe、Co、Ni、Cu、Zn、As、Mo、Ag、Cd、Ba、Tl和Pb)的积累特征.结果表明:南泉基地养殖蚌中Al、Cr、Mn、Fe、Ni、Cu、Zn、As、Cd和Ba的含量显著低于梅梁湾野生蚌(P<0.05),茈碧湖野生蚌中Al、Mn、Ni、Cu、Zn、As、Cd、Ba和Pb的含量显著低于梅梁湾蚌样(P<0.05),但前者Mo和Tl的含量显著高于后者(P<0.05);南泉基地蚌样中Cr、Fe、Mo和Tl的含量显著低于茈碧湖蚌样(P<0.05),而Cu、As和Pb的含量显著高于后者(P<0.05).梅梁湾、南泉基地和茈碧湖蚌的金属污染指数(MPI)分别为11.1、1.8和1.0,显示出南泉基地养殖蚌重金属总体污染水平很低,与生活于洁净水体茈碧湖中蚌的情况相近,而远低于采自太湖梅梁湾蚌的水平.


水温、饲料蛋白及其互作效应对吉富罗非鱼生长与血清能源物质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中心复合实验设计和响应曲面分析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探讨了温度(20~34℃)、饲料蛋白水平(25%~50%)及其互作效应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生长、饲料效率与血清能源物质(葡萄糖、甘油三酯和总蛋白)的影响。整个实验持续8周。结果表明,温度与饲料蛋白水平的一次效应对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有显著影响(P<0.05)。高温与饲料高蛋白水平会降低生长与饲料效率。温度的一次效应对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和总蛋白水平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蛋白水平为37.5%时,随温度的升高,血清葡萄糖水平逐渐增加;甘油三酯和总蛋白水平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饲料蛋白水平对血清葡萄糖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甘油三酯和总蛋白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温度与饲料蛋白水平的互作效应对饲料效率、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和总蛋白有显著影响(P<0.05)。温度对生长、饲料效率和血清甘油三脂与总蛋白水平的影响较饲料蛋白明显,而对血清葡萄糖的效应则与之相反。因子与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及总蛋白水平这5项响应值间二次多项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958、0.955、0.971、0.977和0.870(P<0.01),可用于预测。综合以上实验结果,温度/饲料蛋白水平最优组合为29.9℃/40.3%,此时,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均较高,分别为2.748%/d和0.775,其可靠性达0.888。不同饲料蛋白水平下,水温对吉富罗非鱼血清代谢物质的影响也不同,增加水温有助于更好地利用饲料蛋白,提高血清中蛋白的分解与转化。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水温 饲料蛋白 生长 葡萄糖 甘油三酯 总蛋白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中国明对虾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和抗病力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一株能产生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PSP)的赤潮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ATHK株)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免疫相关基因(TLR和Relish基因)表达和抗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cells·mL-1塔玛亚历山大藻胁迫72~144 h,中国明对虾的肝胰腺、鳃和血淋巴的TLR和Relish基因表达或被显著抑制(P<0.05),或恢复至海水对照组的水平(P>0.05);而1000 cells·mL-1藻中对虾鳃组织和血淋巴的上述基因表达在48~144 h被显著抑制(P<0.05),肝胰腺的表达在72~144 h被显著抑制(P<0.05)。塔玛亚历山大藻胁迫下投喂感染WSSV的病虾后,加藻的感染组和未加藻的感染组的中国明对虾虽然都在第3 d时检测到阳性结果,7 d内累积死亡率为100%,但同一时间点加藻组的累积死亡率高于未加藻组。塔玛亚历山大藻胁迫6 d后的中国明对虾,经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人工急性感染后,两个加藻组在同一取样时间点的累积死亡率高于未加藻的海水对照组,且随着藻浓度升高而有升高的趋势。研究表明塔玛亚历山大藻可影响中国明对虾TLR和Relish基因表达,从而影响机体的抗病力。
关键词: 中国明对虾 塔玛亚历山大藻 TLR Relish 抗病力


依靠品牌建设 助推大宗淡水鱼产业发展
《科学养鱼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大宗淡水鱼主要包括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鲂7个品种,这7大品种是我国主要的水产养殖品种,其养殖产量占内陆养殖产量的较大比重,是我国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主要的动物蛋白质来源之一,在我国人民的食物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据2012年统计资料显示,全国淡水养殖总产量2644.54万吨,而上述7种鱼的总产量1786.9万吨,占全国淡水养殖总产量的67.57%。其中,草鱼、


斑节对虾的饥饿试验和补偿生长
《南方水产科学 》 2013 CSCD
摘要:研究了(25.0±1.5)℃下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初始体质量(1.60±0.01)g]饥饿0 d、2 d、4 d、6 d和8 d后再饱食投喂18 d、16 d、14 d和12 d的补偿生长和体组成变化。结果显示,饥饿2 d的斑节对虾体质量上升,脂肪质量分数下降,而水分、灰分质量分数增加,但蛋白质质量分数没有明显改变。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斑节对虾的体质量及蛋白质、脂肪等质量分数持续下降,水分和灰分质量分数持续上升。试验结束时饥饿2d和饥饿4 d试验组斑节对虾的体质量略小于对照组,虾体的营养组成也均接近或达到对照组水平,而饥饿6 d和饥饿8 d试验组的斑节对虾的体质量则远低于对照组,且虾的身体营养组成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恢复生长过程中所有饥饿处理组的食物转化率(FCE)均高于对照组,各饥饿处理组的饲料系数(FCR)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饥饿2 d和4 d的斑节对虾在恢复正常投喂之后具有部分补偿生长效应,这主要是由于恢复摄食后食物转化率提高的结果。


气相色谱法检测鱼和虾中复硝酚钠残留量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酸性氧化铝去脂、碳酸钾溶液反萃取、乙酸酐衍生后,正己烷萃取衍生产物,气相色谱-ECD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3种化合物在5~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检测限为5μg/kg,对硝基酚钠的回收率为86.4%~89.6%,邻硝基酚钠的回收率为82.8%~84.3%,2-甲氧基-5-硝基苯酚钠的回收率为89.9%~92.2%,相对标准偏差均<15%。该方法适用于鱼和虾可食部分中复硝酚钠的常规残留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