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鲤鲫杂交两种回交子代鱼的形态特征比较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07 CSCD
摘要:采用雌性二倍体鲤鲫杂交分别与雄性鲤鱼和雄性鲫鱼回交,获得了鲤鲫杂交两种回交子代鱼,并对其1龄鱼的形态特征和内部器官结构进行了测定。回交鲤的主要性状为侧线鳞31~38;下咽齿2行,1.4/4.1;口须2对;肠长44~46 cm;体长为头长的(3.25±0.15)倍,为尾柄长(6.14±0.89)倍;头长为眼径的(4.76±0.27)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06±0.16)倍。回交鲫的主要性状为:侧线鳞27~36;下咽齿1行,4/4;口须1对;肠长24~62cm;体长为头长的(3.33±0.13)倍,为尾柄长的(6.36±0.54)倍;头长为眼径的(4.54±0.2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0.90±0.28)倍。结果表明,鲤鲫杂交与鲤鱼回交子代的形态特征偏向于鲤鱼;与鲫鱼回交子代的形态特征偏向于鲫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圆斑星鲽染色体核型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Temminck et Schlegel)头肾细胞为材料,采用PHA体内注射,空气干燥法制备了染色体,并对其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圆斑星鲽的染色体为46条,全部为端部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48t,NF=46。在已进行过染色体核型分析的鲽形目鱼类中,只有圆斑星鲽具有该核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海中部高眼鲽的摄食及随体长的变化
《应用生态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2004年1月—2005年10月在黄海中部采集的622尾高眼鲽样品的胃含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眼鲽摄食的食物种类包括11类38种,其中甲壳类和瓣鳃类为优势饵料类群,共占食物相对重要性指数百分比的99%;食物中的优势饵料种类为太平洋磷虾、脊腹褐虾和樱蛤.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黄海高眼鲽的摄食强度下降,食物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鱼类不再是优势饵料类群,鳀鱼在食物中所占的比例明显下降.通过聚类分析和列联表检验等方法对高眼鲽摄食随体长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体长在51~370mm范围内的高眼鲽的摄食强度没有显著的体长变化,但不同体长组摄食的食物种类有一定差异.<119mm的主要以磷虾类和底层虾类为食;体长在120~199mm的除以磷虾类和底层虾类为主要食物外,还摄食相当比例的瓣鳃类和鱼类;>200mm的则主要摄食底层虾类和鱼类,磷虾类所占比例减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渔用高强度聚乙烯和普通聚乙烯绞捻网片的拉伸力学性能比较研究
《海洋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深水网箱设计与渔用材料的合理选配提供依据,应用ISO1806等对渔用高强度聚乙烯绞捻网片(以下简称HSPE绞捻网片)和普通聚乙烯绞捻网片(以下简称PE绞捻网片)的拉伸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在同等条件下,36股HSPE绞捻网片的网目连接点断裂强力和网片单线断裂强力分别比52股PE绞捻网片增加了3.1%,3.7%;而前者的目脚直径和网片阻力可较后者减少19.6%。(2)对网片强力进行了再现性研究,36股HSPE和52股PE绞捻网片网目连接点断裂强力的标准偏差分别为35.93N,25.61N,再现性标准偏差分别为31.07N,36.93N;网片单线断裂强力的标准偏差分别为19.91N,13.49N,再现性标准偏差分别为20.48N,15.49N;网片强力测试数据的变异系数均小于4%;表示测试结果的分散性较小。(3)36股HSPE绞捻网片成本可较52股PE绞捻网片减少38.9%,其在渔业生产中进行推广应用具有可行性。(4)GB/T4925作为一个标准,对绞捻网片来说,存在不足,建议对GB/T4925进行修订。
关键词: 绞捻网片 高强度聚乙烯(HSPE) 普通聚乙烯 深水网箱材料 ISO180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促进生长和调节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中草药免疫调节剂。[方法]分别采用质量分数为2%的鱼腥草、黄芪、大黄、甘草和黄芩的水提取物饵料连续28d饲喂凡纳滨对虾,在不同时间取样,测定血清中的酚氧化酶、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血清蛋白含量等免疫因子的活性。[结果]结果表明:饲喂黄芪、大黄和甘草的各组增长率和相对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除个别情况外,黄芪、大黄、甘草和黄芩组的酚氧化酶活力、溶菌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血清蛋白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黄芪、大黄和甘草能够促进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鱼腥草则相反;饲养试验结束后第7天,腹腔注射鳗弧菌进行攻毒试验,在7d内,鱼腥草组累计死亡率高于对照组;黄芩组累计死亡率与对照组相同,黄芪、大黄和甘草的累计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免疫保护率为37%~46%。[结论]从促进生长、提高免疫功能这两方面考虑,黄芪、大黄和甘草是适合凡纳滨对虾的中草药免疫调节剂。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中草药 生长 酚氧化酶活力 溶菌酶活力 SOD酶活力 非特异性免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残留的吡喹酮
《色谱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一种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的定量分析水产品中残留的微量吡喹酮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极性硅胶柱净化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以乙腈-水(体积比为50∶50)为流动相,流速为0.9mL/min,ZORBAX C18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波长为214nm。在此条件下吡喹酮在0.02~20m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8;吡喹酮的加标回收率在85%以上,检出限为10μg/k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季节中兰州鲇肌肉水解氨基酸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肌肉中常规营养成分和不同季节中肌肉水解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方法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肌肉中水解氨基酸。结果兰州鲇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组成和含量顺序未呈现出季节性变化特点;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这5种氨基酸的含量及氨基酸总量,均随季节的推移呈上升趋势,但在3个季节中仅有秋季显著高于春季(P<0.05);苏氨酸、丝氨酸和谷氨酸等9种氨基酸的含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等虽有季节性上升趋势,但在3个季节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胱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等4种氨基酸含量未呈现出季节性变化。结论兰州鲇是一种蛋白质含量较高的经济鱼类,肌肉中水解氨基酸的种类、含量顺序及多数氨基酸的含量在季节变化中有较大的保守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流化床生物滤器去除养鱼循环水中氨和亚硝酸盐的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自行设计制造的用于养鱼生产的流化床生物滤器及其配套设施,使用自行研制的对鱼有益、防病的生物技术产品固定化细胞(ImmobilizephotosyntheticbacteriaIMPSB),选择培养硝化细菌,研究了其在去除养鱼循环水中氨和亚硝酸盐的作用。结果表明,流化床生物滤器的单元水处理能力为30~50t·h-1。流化床生物滤器与固定床生物滤器比较,流化床生物滤器的硝化率和过流率为同等条件下固定床生物滤器3倍。该系统养鱼可节水85%~90%,减少建设费用和占地面积。其载鱼量为25±2kg·m-3时,流化床生物滤器进水氨氮浓度为1.3mg·L-1,亚硝酸态氮为0.068mg·L-1,出水中氨氮浓度为0.20mg·L-1,亚硝酸态氮浓度为0.024mg·L-1,鱼类生长正常,氨氮去除率为80%~95%,亚硝酸态氮去除率为65%以上。
关键词: 流化床生物滤器 氨 亚硝酸盐 循环水养鱼 鲤 虹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海浮游糠虾类生态类型划分及其对水团的指示作用
《应用生态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对浮游糠虾类丰度和同步的表层温、盐度数据进行曲线拟合,构造数学模型,计算糠虾类分布的最适温度和盐度,分析其地理分布和季节分布特征,确定物种的生态类型.结果表明:宽尾刺糠虾(Acanthomysis latiscauda)、漂浮囊糠虾(Gastrosaccus pelagicus)、中华节糠虾(Siriel-la sinensis)和美丽拟节糠虾(Hemisiriella pulchra)是亚热带近海种,同时具有暖温种的特征;极小假近糠虾(Pseudanchialina pusilla)、东方原糠虾(Promysis orientalis)、小红糠虾(Erythropsminuta)和双眼准异糠虾(Anisomysis bipartoculata)虽是亚热带外海种,但具有热带大洋种特征.东海浮游糠虾类大多数物种的最适温、盐度偏低,冬春季在东海近海有更多的分布,因而具有暖温近海类型的生物学特征,这是该类浮游动物区别于其它浮游动物类群的重要特征.宽尾刺糠虾、中华节糠虾和美丽拟节糠虾的较高丰度区,也正是长江冲淡水与暖流水团交汇、沿岸水团与外海高盐水团交汇的位置.小红糠虾和双眼准异糠虾可作为暖流指示种.四刺端糠虾(Doxomysis quadrispinosa)和东方原糠虾是台湾暖流指示种.其它种均不是良好的水团指示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PF理论及其在捕捞能力计算中的应用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机生产边界法是一种基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线性规划方法。在得到待定系数的估计值后,可求得理论产出,进而可以求得各投入单元的技术效率。以年渔获产量为产出,海洋捕捞专业劳动力和渔船数为投入,应用该方法计算浙江省1996-2004年的海洋捕捞能力。结果表明2000年浙江省捕捞技术效率最高,达到99.9%。在与DEA法进行比较后得出结论:两者计算结果相近,都能较准确的反映捕捞能力水平;在使用SPF法分析捕捞能力时,要注意技术无效率投入的剔除。此外,在用SPF法计算捕捞能力时,应将除去劳动力外的投入因子全部货币化,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