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河北省谷子线虫病的病原鉴定
《华北农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鉴定河北省谷子病穗中分离获得的一个滑刃线虫群体,对其相关形态特征及测量值进行比较,并对其核糖体28S rRNA-D2/D3区与ITS区核酸序列进行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从河北谷子中分离的滑刃线虫群体在形态上与以前报道的贝西滑刃线虫群体非常相似;与Gen Bank中贝西滑刃线虫序列相比,28S rRNA-D2/D3区序列相似度为100%,ITS序列相似度为98%~99%;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河北谷子中贝西滑刃线虫群体与Gen Bank中贝西滑刃线虫以100%支持率聚类于同一分支。因此,河北谷子病穗中分离获取的滑刃线虫群体为贝西滑刃线虫。
关键词: 谷子线虫病 症状 贝西滑刃线虫 形态 系统进化分析 DNA条形码


品种、空间布局及种植密度对春玉米冠层结构、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
《玉米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以农华101、先玉335及郑单958为材料,通过空间布局及种植密度塑造不同的冠层结构,分析其对玉米物质生产、转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叶面积指数(LAI)及冠层透光率(DIFN)差异显著,以郑单958表现较好,常规种植与簇生种植的LAI差异不显著,冠层透光率以常规种植较好;随着密度增加LAI升高,冠层透光率随之降低。不同品种成熟期干物质生产以先玉335较高,空间布局差异不显著,随密度增加干物质生产能力提高;花后物质生产以先玉335较高,簇生种植高于常规种植,随密度增加花后物质生产能力升高;叶茎转运量以郑单958较大,常规种植转运量较多,随密度增加叶茎转运量提高。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郑单958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常规种植与簇生种植产量无显著差异;各密度处理产量差异显著,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处理。


新型叶面肥“爱谷素”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
《中国园艺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 2015 CSCD
摘要:马铃薯是高产作物,需肥量较大,特别在生长后期仅靠根部吸收仍显不够,因此应适当进行叶面追肥。叶面肥"爱谷素"是奥地利AGROSOLution公司研发的一种新型CO_2肥料,在水稻、小麦等作物施用后增产效果显著。本试验旨在检验该肥料在马铃薯上的效果。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Atlantic)为试材(G2级种薯)施用"爱谷素",选取市场上常见的郑州澳邦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叶面肥"土豆王"(CK_1)和生产上常用的叶面追肥配方1%尿素+0.5%磷酸二氢钾(CK_2)为对照。每种肥料共施用2次,第一次喷施是现蕾期,第二次喷施与第一次间隔7d,3次重复。2015年在布置了2个试验点,分别是北京通州(3...
农业植物新品种与现代农业发展
《华北农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业植物新品种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创新和培育是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作为现代种业核心竞争力重要标志的农业植物新品种对现代农业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对现代农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根本性影响。


小麦品种(系)的白粉病抗性鉴定及分子标记的实用性评价
《麦类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抗白粉病基因分子标记在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实用性,以含已知抗白粉病基因的材料为对照,对来源于我国11个小麦主产省份的145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苗期白粉病抗性鉴定,并检测了9个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Xcfd81-5D(Pm2)、Pm4a/b(Pm4)、Xwg996(Pm6)、LAG95(Pm8&Pm17)、CAU196(Pm12)、UTV14(Pm13)、Xgwm159-5B(Pm16)、Pm21D/E(Pm21)和Xgwm337(Pm24)在上述材料中的扩增情况。结果表明,在供试材料中,Pm8基因的分布频率达52.4%,但该基因已丧失抗性;Pm2、Pm4、Pm6、Pm12、Pm13、Pm16、Pm17、Pm21和Pm24基因抗性好,但在供试材料中的分布频率仅介于0~9.7%。抗性达高抗以上水平的品种含有的抗病基因主要为Pm2、Pm21和Pm24;有些抗病品种的遗传基础尚不清楚。根据抗性和分子鉴定的一致性差异可将供试小麦品种(系)分为4种类型:(Ⅰ)分子标记检测和表型鉴定均为阳性;(Ⅱ)表型鉴定呈阳性,但分子标记检测为阴性;(Ⅲ)分子标记检测呈阳性,但表型鉴定为阴性;(Ⅳ)分子标记检测和抗性鉴定均为阴性。分子标记可用于Ⅰ、Ⅱ、Ⅳ型材料中目标基因的选择,而无法用于Ⅲ型材料。表型和分子标记检测符合度高的分子标记UTV14(Pm13)、Pm21D/E(Pm21)实用性好。上述结果为开展抗白粉病分子育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双委夜蛾非典型嗅觉受体Orco的克隆、分子特征及表达
《植物保护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新发现的农业害虫双委夜蛾Athetis dissimilis(Hampson)非典型嗅觉受体Orco的分子特征与表达,通过分析转录组数据并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双委夜蛾Orco基因,并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了该基因的组织表达谱。结果显示,双委夜蛾非典型嗅觉受体Orco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1 422 bp,编码473个氨基酸,经氨基酸结构预测具有7个跨膜区,N端在膜内,C端在膜外;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昆虫Orco序列相似性极高,因此将该基因命名为Adis Orco(Gen Bank登录号:KR632987),此氨基酸序列C末端第6跨膜区和第7跨膜区之间以及第7跨膜区的序列保守性最高;PCR结果显示,Adis Orco主要在成虫触角中表达,且在雄蛾触角中的表达量是雌蛾触角中的4.2倍,在足、翅、下唇须和喙等组织中也有少量表达。
关键词: 双委夜蛾 非典型嗅觉受体 基因克隆 分子特征 表达模式


优质早熟板栗新品种‘燕金’
《园艺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燕金’是从燕山野生板栗中选出的新品种。优质,丰产,早熟,抗寒性强。坚果单果质量8.20g,可溶性糖22.75%,淀粉55.12%;果肉糯性,质地细腻,宜炒食。盛果期产量3500 kg·hm~(-2)。适宜在中国北方板栗栽培区北缘的山地、丘陵栽培。


枯草芽胞杆菌与氟环唑联用对禾谷镰孢霉的增效作用机制
《植物保护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验证枯草芽胞杆菌与氟环唑联用对禾谷镰孢霉的增效作用,用平板倒扣法和固体平板扩散法—打孔法测定菌药联用后枯草芽胞杆菌挥发性物质、抗真菌蛋白对禾谷镰孢霉的抑菌活性,观察抗真菌蛋白对禾谷镰孢霉菌丝形态的影响,并用刚果红染色法测定菌药联用后枯草芽胞杆菌纤维素酶活性。结果表明:菌药联用对禾谷镰孢霉的最高抑菌活性可达74.44%,表现增效和持效作用;枯草芽胞杆菌挥发性物质和抗真菌蛋白分别与氟环唑联用均可增强禾谷镰孢霉抑菌活性;菌药联用后枯草芽胞杆菌纤维素酶活性提高。研究表明枯草芽胞杆菌与氟环唑联用的增效机制是增强枯草芽胞杆菌挥发性物质对禾谷镰孢霉的抑菌活性,抗真菌蛋白活性的提高加强了禾谷镰孢霉菌丝溶解的程度,纤维素酶活性的增强提高了禾谷镰孢霉空间竞争作用和生物防治潜能。


棉花三元杂种(HBT)衍生系应答黄萎病菌侵染反应
《分子植物育种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棉花黄萎病是危害棉花维管束的严重病害,从陆地棉、海岛棉及近缘野生种杂交后代中筛选抗黄萎病种质能有效拓宽陆地棉抗源基础。本研究通过人工接种强致病力、落叶型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菌株Vd991,对包括海岛棉(G.barbadense)、陆地棉(G.hirsutum)和瑟伯氏棉(G.thurberi Todro)三元杂种衍生系在内的42份棉花种质的抗病性进行了鉴定,并以棉花Gh ACTIN14(Gen Bank:AY305733)为内标,设计抗病相关基因Gb DIR1、Gb DIR2、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q RT-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特异引物,使用SYBR Green PCR试剂盒标记反应产物,在Applied Biosystems 7500 Real-Time PCR System上采用2-ΔΔCt法分析高抗黄萎病的三元杂种衍生系海陆野96-5受黄萎病菌侵染的调控表达特征。结果显示:筛选出的16份抗黄萎病种质中有2份高抗种质和12份抗病种质均为陆海瑟三元杂交种衍生系或衍生品种;q RT-PCR分析表明高抗病品系海陆野96-5受黄萎病菌侵染1 h时,Gb DIR1、Gb DIR2和β-1,3葡聚糖酶即开始上调表达,Gb DIR1到8 h时上调最高,达到处理前20倍,Gb DIR2则在24 h和96 h表达量较高,分别上调15倍和29倍,β-1,3葡聚糖酶在8 h和48 h时上调表达2倍以上。本研究结果为高抗黄萎病资源的利用奠定了基础。


中国花生主栽品种抗旱性鉴定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花生主栽品种的抗旱性,筛选抗旱资源。选取68份我国花生主栽品种为材料,将其在正常灌溉和干旱胁迫环境下种植,利用5个农艺性状的耐旱系数和2个生理指标的综合评价值D,分析性状的相关性和多样性指数,同时对材料进行聚类。结果表明:单株结果数耐旱系数的变异范围最广为0.51~1.75,变异系数均值为21.54%,总分枝数耐旱系数的变异系数均值最小为13.55%;在不同的水分条件下,植株稳产性受总分枝数、结果枝数、结果节数、单株结果数、叶绿素和冠层温度的影响;不同性状多样性指数变异范围为1.67~2.09;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4个类群,其中第Ⅰ类群材料抗旱性最强,第Ⅲ类群抗旱性最差,具有较强抗旱能力材料名称为冀花2号、冀花4号、丰花1号、花育20、天府11号和开农8号。该结果可为抗旱育种中亲本选配提供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