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9290条记录
不同郁闭度橡胶园间作绞股蓝的生长、产量及药材品质研究

中药材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综合了解林下不同郁闭度对橡胶园间作绞股蓝生长、产量,尤其是对绞股蓝药材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绞股蓝的旷地种植为对照,对不同胶园间作条件下绞股蓝3个采样期地上部主要生长、产量指标,及其叶和茎中的主要成分含量指标进行了同步比较研究.结果:旷地种植条件下,绞股蓝表现生长不良,且产量均低于各间作处理,但其叶、茎中的皂苷、黄酮、多糖、浸出物含量在各时期均高于其他处理或处于较高水平;在南北行向的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间作条件下,绞股蓝的生长及产量表现最优,叶、茎中的黄酮、浸出物含量部分情况下略高于旷地种植或与之接近,而皂苷、多糖含量均低于旷地种植;在郁闭度较高的常规胶园林下,绞股蓝表现为茎细叶薄、生长慢、产量偏低,亦未见开花结果,叶、茎主要成分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总体上,绞股蓝叶、茎中的主要成分含量指标倾向于随郁闭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在胶园间作条件下,绞股蓝的生长、产量及药材品质均随郁闭度的增加趋于变差.结论:不同郁闭度均会对绞股蓝的生长、产量及其药材品质产生重要影响,绞股蓝在中低郁闭度的南北行向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中间作可获得最大效益.

关键词: 林药间作 橡胶林 绞股蓝 郁闭度 生长及产量 药材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芒果产业废弃物中快速提取高纯度芒果苷的研究(英文)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2021 CSCD

摘要:本研究描述了一种从新鲜芒果叶片中分离纯化天然芒果苷的新颖简单且可大量制备的方法。以甲醇作为溶剂,采用超声辅助的方法从芒果叶片中提取芒果苷。芒果苷粗提物以及通过甲醇–氯仿(10:1, v/v)重结晶得到的产物的得率分别为1.41%(纯度86.5%)和0.75%(纯度大于99.6%)。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法对芒果苷进行纯度分析。通过UV、IR、Q-TOF/MS、~1H NMR和~(13)C NMR对纯化后的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本文报道了一种简单、经济、快速、高效的芒果苷纯化方法。同时,采用该方法首次获得纯度超过99.6%的芒果苷。

关键词: 芒果叶 芒果苷 提取 重结晶 纯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灌溉施肥技术研究进展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季节性干旱是限制菠萝增产提质增效的重要原因,发展"以水促肥,以肥促产,水肥高效耦合"的现代灌溉施肥技术,是应对季节性干旱,促进菠萝增产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华南地区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干旱胁迫对菠萝生长发育的影响、我国菠萝水肥管理现状、灌溉施肥技术对菠萝生长发育的影响等4个方面简要阐述了我国菠萝灌溉施肥技术发展的必要性,重点从现代灌溉施肥方式、耗水规律和养分吸收规律等3方面总结了菠萝灌溉施肥技术研究进展,并结合研究进展提出我国菠萝灌溉施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未来可能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为菠萝灌溉施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菠萝 灌溉施肥 季节性干旱 水肥一体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与主成分分析研究不同年份宜昌花椒挥发油成分

分析试验室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宜昌花椒3年贮藏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变化。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贮藏年份的花椒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通过质谱相似度(SI),保留时间(RT)比对结合保留指数法(RI)共鉴定出29种主要挥发性有机物,用于主成分分析(PCA)与热图分析(HM)。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花椒挥发油含量显著性下降。其中13种对花椒挥发油占主要贡献的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随着贮藏时间增加而减少,这13种物质包括6种单环单萜,5种萜醇,1种酮,1种倍半萜;另外12种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随着贮藏时间增加而增加,这12种物质主要为4种双环单萜,3种无环单萜,1种单环单萜,4种酯;还有4种高沸点的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在贮藏过程中变化较小。这些结果不仅阐明了花椒在贮藏过程中的双环单萜、链状单萜和酯在增加,单环单萜与萜醇在减少等挥发性成分特征,而且为花椒挥发油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花椒 挥发油 贮藏年份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秋石斛花朵颜色、色素分布及表皮细胞形态的表型分类

园艺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07个秋石斛(Dendrobium hybrids)品种为试材,利用分光色差仪测定花瓣和唇瓣的颜色并进行聚类分析,通过组织切片观察花瓣和唇瓣的解剖结构,分析花色素分布模式、表皮细胞形态差异以及它们与花色表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基于CIELab表色系统的聚类分析将秋石斛分为白、粉、黄绿、紫红、浅紫、紫、深紫、复色等8个色系,以紫色色调为主,颜色相对单一;唇瓣的颜色比花瓣更暗、更深。对72个代表性品种花瓣的解剖观察结果表明,花青素苷有13种组织部位分布模式,花青素苷分布部位越多花色明度会减小并颜色加深,在一品种中发现了能增强颜色的花青素苷体(anthocyanoplasts,ACP);类胡萝卜素广泛分布于花瓣的各个组织部位。秋石斛花存在5种形态的表皮细胞(扁平细胞、圆顶细胞、细长圆顶细胞、乳突细胞和表皮毛细胞),上表皮细胞的圆锥凸起程度大于下表皮,唇瓣上表皮细胞的圆锥程度比花瓣更大。在富含花青素苷的品种中,色相a*值、彩度C值与花瓣表皮细胞的高宽比正相关,在不含花青素苷的品种中,色相a*值、明度L*值与花瓣表皮细胞的高宽比正相关,而彩度C值为负相关;含类胡萝卜素的花朵表皮细胞的圆锥程度显著小于不含类胡萝卜素的类群。

关键词: 石斛 花色 表型分类 花色素分布 表皮细胞形态 花青素苷 类胡萝卜素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17a宿根巴西蕉园土壤微生物特征及土壤pH周年变化特征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蕉是全球性的大宗经济水果,我国是香蕉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但产量和品质不能满足需求,每年仍需大量进口。香蕉枯萎病是影响我国香蕉产能的主要因素。巴西蕉在我国曾广泛种植,但易感香蕉枯萎病,罕有宿根蕉园。宿根蕉园栽培模式在成本控制、产期调节、环境友好等方面有巨大优势。前期研究结果显示,土壤pH以及土壤菌群与香蕉枯萎病的发生有紧密联系。本文以海南临高皇桐镇的17 a宿根巴西蕉园为样本,对该宿根蕉园、附近轮作蕉园及新开垦蕉园全生育期土壤pH及香蕉枯萎病孢子数量进行动态监测,结合土壤菌群宏基因组测序的方法对土壤中的菌群特征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宿根蕉园土壤pH高于轮作蕉园和新开垦蕉园,其pH周年变化幅度低于轮作蕉园和新开垦蕉园;宿根蕉园土壤中香蕉枯萎病孢子数目低于轮作蕉园和新开垦蕉园;在土壤细菌和真菌的菌群多样性和丰度方面,宿根蕉园均高于轮作蕉园和新开垦蕉园;宿根蕉园在全营养菌门、农杆菌门、毛霉亚门等11个细菌门级和6个真菌门级分类单位上与轮作和新垦蕉园存在显著差异;宿根蕉园在微单孢菌、芽胞杆菌、角菌根菌等土壤特征种群方面显著不同于其他2个蕉园;功能丰度热图显示,宿根蕉园土壤细菌和真菌与轮作蕉园、新开垦蕉园均有显著差异。代谢通路基因丰度分析方面显示,轮作蕉园和新垦蕉园土壤细菌在生物合成和次级代谢、转录、碳代谢、膜转运等通路明显活跃,宿根蕉园土壤真菌在细胞迁移、细胞生长和死亡、信号传导、核酸代谢、蛋白折叠储运和降解等通路显著活跃。本研究结果为阐明香蕉宿根栽培模式的内部机理奠定基础,也为废弃蕉园改造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巴西蕉 宿根蕉园 土壤菌群特征 香蕉枯萎病 pH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0.2%噻苯隆可溶液剂对金桔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CSCD

摘要:研究0.2%噻苯隆可溶液剂提高’脆皮’金桔产量和品质的效果,在金桔的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喷施不同质量分数(2、3、4、6 mg/kg)的0.2%噻苯隆可溶液剂,测定其对金桔产量和品质等指标的影响。与空白对照比较,喷施0.2%噻苯隆可溶液剂的金桔单株产量增加了16.5%~23%,果实质量增加10.2%~12.2%,果肉的可溶性物含量增加了5.9%~6.3%,维生素C含量增加了8.7%~9.3%,含糖量增加了7.9%~9.0%,可滴定酸含量下降了8.1%~13.5%。0.2%噻苯隆可溶液剂对金桔产量及品质有显著的提高和改善作用,当药液剂量达到4 mg/kg时,金桔的各项指标均达到较高水平,且与最大值无显著差异,因此推荐生产中使用0.2%噻苯隆可溶液剂的适宜浓度为3~4 mg/kg。

关键词: 噻苯隆 植物生长调节剂 金桔 产量 品质 田间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着丝粒DNA序列的分离和筛选方法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着丝粒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染色体复制、细胞分裂和维持遗传稳定性的必要结构,其功能保守但DNA序列高度进化。最初的研究是通过超高速离心的方法分离得到着丝粒序列,其后随着基因组酶切、染色体显微切割、基因组文库筛选、着丝粒特异结合免疫蛋白等方法的应用,进一步促进了大批物种的着丝粒DNA序列分离,加深了人们对着丝粒结构和功能的认识。近年研究发现,着丝粒存在失活、分化、重排等多种异常现象,着丝粒DNA参与并受复杂的表观调控,着丝粒的结构与功能再次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因此,本研究回顾了着丝粒DNA序列的分离和筛选方法的发展历程,简述不同方法的机制,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点、缺点和局限,以期有助于着丝粒功能及调控的研究。

关键词: 着丝粒 分离 卫星DNA 重复序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VX病毒载体介导2种马铃薯Y病毒科病毒VPg蛋白表达诱导烟草叶片系统坏死的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 TuMV)和槟榔坏死环斑病毒(Areca plam necrotic ringspot virus, ANRSV)是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中分别可诱导十字花科作物和槟榔产生坏死病症的2种不同属病毒。VPg(Viral protein genomelinked)作为与马铃薯Y病毒科病毒基因组5′端的结合蛋白,在病毒复制、翻译和运动等侵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In-Fusion克隆策略分别构建了可表达3′端融合Strep蛋白标签序列的ANRSV和TuMVVPg全长编码基因的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 PVX)载体pPVX-VPg-AR和pPVX-VPg-Tu。通过农杆菌渗透注射接种本生烟(Nicotianabenthamiana),利用RT-PCR、Strep蛋白标签亲和层析和Westernblot等方法证明了PVX病毒载体能够介导VPg-AR和VPg-Tu蛋白在本生烟中系统表达,且发现这2种VPg蛋白的过量表达诱导本生烟叶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系统性坏死病症。进一步采用DAB和NBT染色,在产生坏死症状叶片中检测到大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积累。因此,推测VPg可能是TuMV和ANRSV诱发植物病症产生的一个决定因子,为后续研究这2种病毒诱导症状形成机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芜菁花叶病毒 槟榔坏死环斑病毒 马铃薯X病毒 VPg蛋白 侵染 本生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拟南芥mapkkk15突变体的鉴定及非生物胁迫下的功能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低温寒害是制约我国天然橡胶种植的最主要的环境限制因子,阐明橡胶树抗逆机制有助于保障天然橡胶的种植安全。前期研究发现1个低温诱导的橡胶树MAPKKK基因参与橡胶树抗寒能力调控,序列比对发现该基因与拟南芥MAPKKK15基因同源,但AtMAPKKK15的功能仍不清楚。通过对拟南芥MAPKKK15基因功能的研究,揭示该类基因在植物逆境胁迫应答中的作用,将有助于进一步解析橡胶树MAPKKK基因的功能。本研究从DNA和转录水平鉴定拟南芥mapkkk15纯合突变体植株,评价mapkkk15突变体低温和干旱胁迫抗性。结果显示:低温抑制AtMAPKKK15基因表达。对2个mapkkk15纯合缺失突变体进行分析,发现与野生型植株相比,mapkkk15突变体植株的抗冻存活率提高,电解质渗漏率下降。脱水实验表明,突变体叶片脱水率要高于野生型。上述结果表明,AtMAPKKK15基因在拟南芥中可能反向调控抗寒性,正向调控抗旱性。

关键词: mapkkk15突变体 拟南芥 非生物胁迫 功能鉴定 橡胶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