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中国群体形态学初步研究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东营、青岛和温州近海的中国(Sillago sinica)3个地理群体共69尾样品进行了常规形态特征测定,以框架测量法测定了18个框架数据,并基于多变量分析法对测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不同地理群体可数性状上均无显著差异;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27个形态特征值中,东营群体与青岛和温州群体间分别有17个和14个变量存在显著差异,温州和青岛群体间仅有6个变量存在显著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群体间存在交叉现象,无法检测到与地理相对应的分支类群;根据第一和第二主成分构建的散布图显示,东营群体个体相对集中。以上实验结果均表明,中国3个群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形态差异,东营群体与其它两群体间形态差异较大。该研究为中国种群研究提供了形态学依据,为其研究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养殖银鲳卵巢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中国水产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每月定时取人工养殖子代银鲳(Pampus argenteus)样本,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样本卵巢发育情况进行周年观察。期间共采集到雌性银鲳样本92尾,叉长范围为113.1~185.7 mm,体质量33.6~187.5 g。按照各个时相形态特征和卵巢周年变化情况,养殖银鲳卵子发生分为6个时相,卵巢发育分为6个时期。研究表明,养殖条件下的银鲳群体与野生群体卵巢发育的组织学结构无明显差异,且繁殖季节基本一致,但养殖群体卵巢成熟系数明显低于野生群体。推测养殖过程中温度、光照和营养等因素对银鲳性腺发育和成熟具有较大的影响。本研究旨在为银鲳人工繁育研究提供基础科学支持。


不同人工饲料对刀鲚幼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脂质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选择体长、体质量基本一致的6月龄刀鲚,分别投喂日粮1(人工配合软颗粒饲料)、日粮2(人工配合饲料与鱼油混合的软颗粒饲料)及日粮3(人工配合缓沉硬颗粒料)3种配合饲料60 d,探讨不同人工饲料对刀鲚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脂质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2组和日粮3组的幼鱼体质量、体质量增长率、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显著高于日粮1组;日粮3组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日粮1组和日粮2组;各组间体长、体长/体高、体长/体厚、肝体比及脏体比等生长指标及总蛋白、白蛋白、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日粮1组的肉碱软脂酰基转移酶-Ⅰ(CPT-Ⅰ)含量显著高于日粮2组和日粮3组;日粮2组的肉碱软脂酰基转移酶-Ⅱ(CPT-Ⅱ)含量显著低于日粮1组和日粮3组;各组间淀粉酶、胃蛋白酶、脂肪酶活性及脂蛋白脂酶(LPL)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含量均值无显著差异.表明日粮中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刀鲚幼鱼的生长,缓沉饲料的利用效率最高,适合于刀鲚幼鱼驯养阶段使用.


肌注和口服药饵麻保沙星在日本对虾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比较
《海洋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水温(25±0.6)℃条件下,分别以10、10和30 mg/kg剂量给健康日本对虾血窦注射、肌注和口服药饵麻保沙星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浓度,采用 DAS2.0药动学软件对血药浓度进行分析,主要比较了肌注和口服药饵两种给药方式下麻保沙星在日本对虾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差异。结果显示,血窦注射给药后,麻保沙星在日本对虾体内药物动力学最佳模型为无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表达方程为: C 血窦注射=13.373e–1.396 t +8.28e–0.062 t;肌注和口服药饵麻保沙星后,在日本对虾体内的代谢过程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表达方程为 C 肌肉注射=15.521e–1.153t +7.90e–0.059t -23.421e–11.73t, C 口服药饵=17.486e–0.33t +3.01e–0.051t -20.496e–0.408t。与口服药饵给药后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肌注给药后的tmax(0.25 h)、t1/2Ka(0.059 h)、t1/2α(0.601 h)和t1/2β(11.769 h)均小于口服药饵给药的tmax(0.5 h)、t1/2Ka(1.697 h)、t1/2α(2.103 h)和 t1/2β(13.535 h),且 Cmax(20.7858 mg/L)和 F(99.56%)均大于口服药饵给药 Cmax(12.4774 mg/L)、F(69.68%)。结果表明,肌注麻保沙星在日本对虾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消除均快于口服药饵给药,且比口服给药吸收较完全。本实验将药动学参数与抗菌后效应(PAE)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相结合来探讨麻保沙星的给药方案,建议在治疗日本对虾细菌性疾病时,肌注14.30 mg/kg,每隔13.6 h一次;口服19.17 mg/kg,每隔11.8 h一次。


盐度对银鲳(Pampus argenteus)Na~+/K~+-ATP酶活力及血清渗透压调节激素浓度的影响
《海洋与湖沼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检测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鳃Na+/K+-ATP(NKA)酶活力、血清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催乳素(PRL)浓度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盐度下银鲳渗透压调节机制。结果表明,鳃NKA酶活力在三种盐度下总体呈先上升后恢复的变化,其最高点为14盐度48h时,且显著高于其它值(P<0.05)。36盐度组的血清GH浓度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盐度变化均使血清IGF-Ⅰ浓度呈现先上升后恢复的变化。14盐度组血清催乳素浓度始终高于其它各盐度组。在低盐度适应(14和25)时,血清GH浓度与NKA酶活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高盐度适应(36和25)时,血清催乳素浓度与NKA酶活力呈显著负相关(P<0.01)。另外,血清催乳素与IGF-Ⅰ浓度间有极显著正相关(P<0.01)。研究证明银鲳幼鱼在适应不同盐度时,鳃NKA酶、生长激素、IGF-Ⅰ和催乳素在渗透压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相互之间存在一定关联。
关键词: 银鲳 盐度 Na+/K+-ATP酶 渗透压调节 激素


维生素C对团头鲂幼鱼生长、血液学及肌肉理化指标的影响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豆油为脂肪源配制团头鲂幼鱼基础饲料,制成维生素C水平为0.2、33.4、65.8、133.7、251.5mg/kg和501.5 mg/kg的6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每种试验饲料随机投喂3组实验团头鲂幼鱼,每天投喂3次,达饱食水平,试验周期为90 d。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呈先上升而后趋于平缓的趋势,其中251.5 mg/kg和501.5 mg/kg Vc添加组团头鲂WG、SG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肝体比(HSI)和肥满度(CF)无显著性差异,仅133.7 mg/kg Vc添加组团头鲂脏体比(VS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65.8~501.5mg/kg Vc显著降低了血液中白细胞(WBC)数量;添加65.8 mg/kgVc显著降低了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力,133.7 mg/kg和501.5mg/kg试验组显著降低了谷丙转氨酶(ALT)的水平;添加501.5mg/kg Vc显著提高了团头鲂血清中甘油三酯(TG)的水平;添加133.7 mg/kg Vc显著提高了肌肉中SOD活性(P<0.05)。饲料中维生素C不同添加量对团头鲂幼鱼成活率、血液中红细胞(RBC)数量、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肌肉蒸煮损失等均无显著影响(P>0.05)。以鱼体增重率为评价指标,经折线模型回归分析,得到团头鲂幼鱼饲料中Vc的适宜添加量为150 mg/kg。


凡纳滨对虾多个引进群体的杂交配合力分析
《水产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人工授精技术,通过双列杂交和巢式交配设计,以7个凡纳滨对虾群体生产家系130个,建立育种基础群体。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结合约束极大似然法估计不同引进群体体质量和存活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GCA)和特殊配合力(special combining ability,SCA)。结果显示,对于体质量性状,UA5、UA4和SIN 3个群体的GCA值最高,分别为0.42、0.32和0.19;17个杂交组合中,UA5×SIN、UA1×UA2、UA4×UA5、UA4×SIN和UA1×SIN 5个组合体质量和存活性状的SCA值正向优势较明显,是生产优良子代的优先搭配组合;体质量和存活性状配合力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环境下体质量性状GCA和SCA方差组分所占比例不同,但总体差异不大;相关性分析显示,不同环境下体质量性状配合力之间存在正相关,而存活性状存在负相关。


大菱鲆引进群体与国内累代繁养群体线粒体D-loop区部分序列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渔业科学进展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CR扩增和DNA测序技术,测定分析了引自冰岛和法国的大菱鲆两个引进群体以及1个国内累代繁养群体共60尾个体的mtDNA D-loop区部分序列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60尾个体中,扩增获得的mtDNA D-Loop区部分序列长度为739~759bp;共检测到46个变异位点,其中单一变异位点17个,简约信息位点29个;共检测出56个单倍型,各群体的单倍型多样度分别为冰岛1.000、法国0.950、累代繁养0.850。3个群体的核苷酸多态性分别为冰岛0.007 97、法国0.011 34和累代繁养0.006 16。各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分别为冰岛vs法国0.534 41、冰岛vs累代繁养0.277 23、法国vs累代繁养0.607 25。虽然3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都不高,但是各种群之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可以分别作为单独的种群进行种质保存和利用,特别是法国种群与其他两个种群间的遗传距离更远,更具引种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