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920条记录
响应面法优化猪粪沼气发酵工艺

中国沼气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提高猪粪沼气发酵的产气效率,试验应用响应面法对其沼气发酵工艺进行优化,通过Design-Express8.0.6.1软件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以原料产气率为响应值,研究发酵温度、总固体浓度(TS)和搅拌转速3个因素对猪粪产气效率的影响,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降维优化分析,最后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发酵温度和TS两因素对于猪粪产气效率的影响表现为极显著。最优工艺条件TS为5.8%,发酵温度为29℃,搅拌转速为92 r·min~(-1)时,理论原料产气率为160.09 mL·g~(-1)TS,试验原料产气率为154.83 mL·g~(-1)TS,试验值与理论值接近,二者相对偏差为3.21%。可见,所建模型能较好的优化沼气发酵工艺参数。

关键词: 猪粪 沼气发酵 沼气 响应面 工艺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诱变处理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植株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草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诱变处理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萌发及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以紫花苜蓿Wega7F种子为供试材料,经~(60)Co-γ和甲基磺酸乙酯(EMS)两种诱变处理后,测定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植株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处理对苜蓿萌发率、发芽指数、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低剂量(150Gy)提高了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生长,高剂量(300和450Gy)抑制萌发率和幼苗生长。EMS处理均抑制苜蓿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在低剂量条件下,~(60)Co-γ射线处理对株高有促进作用,高剂量会抑制植株生长;EMS处理则抑制苜蓿株高生长。两种诱变处理均促进苜蓿分枝,且低剂量处理下均有利于提高苜蓿单株鲜草产量。在~(60)Co-γ辐射和0.4%EMS处理下,叶绿素含量提高,其他处理叶绿素含量均降低。诱变提高了苜蓿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对3种酶活性的影响程度表现为POD>CAT>SOD。本研究结果表明,150Gy ~(60)Co-γ对苜蓿产量及株高影响显著,为苜蓿生产应用提供了一定利用价值;EMS处理更有利于增强苜蓿分枝能力,有利于苜蓿在观赏方面的提高及改良。

关键词: 60Co-γ辐射 EMS 产量性状 酶活性 生理特性 育种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导入nodVW基因对费氏中华根瘤菌HH103共生固氮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慢生型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 USDA110为出发菌株,扩增慢生型根瘤菌中双组份调控基因nodVW,并将其导入快生型根瘤菌(Sinorhizobium fredii) HH103及HH103 nod D1失活突变株中,研究重组根瘤菌菌株对大豆嫩丰16共生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慢生型大豆根瘤菌双组份调控系统NodVW的导入使大豆植株的株高和鲜重显著降低,大豆植株根部结瘤数量明显减少,NodVW的导入阻碍了快生型根瘤菌的结瘤固氮途径,从而抑制了快生型根瘤菌与大豆结瘤。

关键词: 双组份调控系统 nodVW 重组根瘤菌 结瘤固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培肥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具有丰富的水稻秸秆资源,但目前仍有大部分水稻秸秆被焚烧或废弃,不但没有充分发挥出水稻秸秆的利用价值,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黑龙江省耕地土壤退化,致使作物产量下降,因此,借助水稻秸秆还田来修复土壤、培肥地力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从水稻秸秆还田技术、水稻秸秆还田对培肥土壤的作用及产量的影响等方面综合叙述了水稻秸秆还田的研究进展,为今后黑龙江省水稻秸秆还田技术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肥力 产量 水稻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植方式大豆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分析

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Illumina MiSeq第二代高通量测序平台,对黑龙江省不同地区轮作及连作大豆根际土壤细菌16S rDNA基因组测序,初步分析在不同种植方式下受大豆胞囊线虫侵染的大豆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从6个土壤样本中共获得25 419个OTUs,鉴定到细菌的47个门, 147个纲,709个属。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浮霉菌门是供试土壤细菌的优势菌门,占所有细菌群落总数90%以上。连作4年总OTUs及丰富度最高,连作20年最低。不同轮作方式土壤细菌丰富度差异不显著(P> 0.05),短期连作与长期连作细菌丰富度及多样性差异显著(P <0.05)。不同轮作方式下放线菌门相对丰度低于连作方式,芽单胞菌门和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高于同地区连作方式。土壤功能细菌根瘤菌(Bradyrhizobium)、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芽孢杆菌属(Bacillus)、溶杆菌属(Lysobacter)、土微菌属(Pedomicrobium)的相对丰度在不同年限连作下高于轮作。长期连作土壤优势细菌丰度与轮作土壤相似性更高。

关键词: 大豆 轮作 连作 细菌多样性 Illumina MiSeq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布覆盖下不同垄型对欧李园土壤温湿度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欧李园土壤为研究对象,设计了高垄种植欧李+地布覆盖(H)、沟作种植欧李+地布覆盖(D)、平作种植欧李+地布覆盖(F)处理,以沟作种植欧李(CK)作为对照,研究了生长季节内(5—9月)3种处理对土壤温度、湿度与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昼20cm土壤温度随日照时间的延长,H、D处理高于CK,F处理低于CK,但增温幅度H>CK>D>F;生长期间土壤温度先升高后降低,H、D、F处理在09:30前土壤温度均高于CK。生长季节内20cm土壤湿度先降低后升高,生长前期(5月15日前)D处理湿度较高,生长中期(7月13日前)H处理高于D、F和CK,但D、F处理低于CK,生长后期(7月31日后)3个处理均低于CK。3种处理下(H、D、F),果实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CK提高了5.79%、11.09%和7.30%,平均酸含量分别比CK降低了23.65%、25.15%和15.75%,果实平均硬度分别较CK降低了15.86%、5.82%和2.58%,平均单果质量、平均果实含水量也较CK降低。3种地布覆盖方式均能对土壤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在雨季具有降低土壤湿度的作用,可明显改善鲜食欧李的品质。

关键词: 欧李 地布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果实品质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粮豆轮作技术的“减肥增效”效应研究——基于东北地区轮作定位试验和农户调研分析

大豆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当前东北地区农业生产面临严重的生态环境挑战,在此背景下,该研究利用轮作定位试验和农户调研数据,从两个层面对粮豆轮作技术的"减肥增效"效应展开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已有研究一致,粮豆轮作能够增加玉米和大豆单产,减少大豆农药施用量和玉米化肥施用量。其中,和非轮作相比,轮作的大豆产量高325.65kg·hm~(-2),玉米产量高803.81 kg·hm~(-2),节省大豆农药投入费用42元·hm~(-2),节省玉米化肥投入量117 kg·hm~(-2)。总体而言粮豆轮作技术具有"减肥增效"的生态效应。该研究结果为推广粮豆轮作技术和制定合理的轮作补贴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粮豆轮作 单产 农药 化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复合基质理化性质对草莓产量的影响及其主成分分析

北方园艺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龙引1号"草莓为试材,选取6种物料设计5种基质配方:T1处理,草炭50%+蛭石50%;T2处理,草炭50%+炉渣50%;T3处理,炉渣43%+菇渣57%;T4处理,草炭75%+珍珠岩25%;T5处理,草炭60%+松针40%;以草莓专用基质为对照(CK),研究基质初期、结果盛期基质理化性质动态变化对草莓产量的影响及影响基质理化性质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持水孔隙度、有效钾、碱解氮、容重是影响基质理化性质的主要因子,T1处理和CK基质理化性质相近,T1处理产量显著高于CK,产量提高了19.69%。

关键词: 复合基质 理化性质 草莓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黑土区不同纬度农田土壤真菌分子生态网络比较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东北黑土南部、中部和北部3个农田土壤真菌网络结构的异同以及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本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技术对东北黑土农田3个长期肥料管理定位试验土壤真菌群落进行测序,并基于随机矩阵理论构建真菌分子生态网络.结果表明:子囊菌、担子菌和接合菌为优势菌门,肉座菌目、腔菌目和粪壳菌目为优势菌目,但不同地区土壤中一些菌门和菌目的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3个地区真菌分子生态网络结构显著不同,北部地区真菌网络更加复杂且物种之间存在更多竞争关系,南部地区真菌网络更不稳定,易受外界环境扰动.3个真菌网络仅有7个共有节点,且共有节点在各地区的连通度存在很大差异.通过亚网络的构建发现,从南到北肉座菌目网络趋于复杂,腔菌网络恰好相反.南部、中部和北部地区真菌网络的关键物种分别为毛壳菌、腔菌和青霉菌.土壤pH值和土壤全氮含量是同时影响3个真菌网络的主要土壤理化因子.

关键词: 黑土 真菌群落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相互作用 分子生态网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自然低温下水稻苗期耐冷种质资源鉴定

中国稻米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黑龙江地处寒地,近年来水稻插秧后"倒春寒"时有发生,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为筛选耐冷性好的水稻资源,给水稻耐冷育种提供基础材料,本文利用2017年黑龙江省5月下旬发生的"倒春寒"(在生产上造成了重大损失),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鉴定了水稻资源圃888份材料苗期耐冷性。结果表明,耐冷性1级的材料804份,占比90.5%,其中成活率100%的材料为128份(黑龙江54份、吉林40份、辽宁8份、宁夏4份、江苏1份、日本16份、韩国4份、印度1份),占比14.6%;耐冷性2级的材料40份,占比4.5%;耐冷性3级的材料为23份,占比2.6%;耐冷性4级的材料11份,占比1.2%;耐冷性5、6、7级的材料分别为5份、3份、2份,占比分别为0.6%、0.3%、0.2%。利用自然低温冷害能够区分不同水稻材料的耐冷性,鉴定了130份苗期极耐冷水稻材料,可以为水稻耐冷育种及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苗期 耐冷鉴定 自然条件 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