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书写园艺科学故事,争办一流学术期刊
《北方园艺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北方园艺》是创建于1977年的园艺综合类学术期刊,该刊在园艺科学领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现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等评价机构的指标数值,采用文献计量法,对2009—2017年《北方园艺》期刊的载文量、基金论文比、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分析《北方园艺》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同时结合《北方园艺》办刊经验,对期刊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中国农业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农业学术期刊 《北方园艺》 园艺科学 评价指标 办刊经验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LA-DQB基因第2外显子分析民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民猪是处于濒危状态的优良地方猪种,也是推动生猪养殖本土化战略的重要候选猪种。由于民猪的人工培育历史尚不清楚,有必要借助分子标记技术揭示其分子进化机制。研究基于猪抗病力性状相关基因SLA-DQB,选取民猪3个群体、中国其他地方猪种、欧洲猪种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民猪的分子演化。结果表明:共筛选出8个突变位点,除12 bp处的G>T颠换,民猪和欧洲猪种间其余SNP位点的基因频率差异显著(P<0.05),并未形成连锁群。欧洲猪种SLA-DQB基因单倍型存在着局部净化选择,亚洲猪种的单倍型较为丰富多样,尤其民猪在各自群体内高度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_(3307)和DTA-6对芸豆生殖生长阶段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草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调节剂对芸豆光合作用及产量的调控机制,选用英国红芸豆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完全随机试验方法,以初花期叶面喷施调节剂为处理,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了50mg·L-1烯效唑(S_(3307))和50mg·L-1胺鲜酯(DTA-6)对芸豆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光合相关指标和产量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1)除DTA-6在结荚期的净光合速率略小外,S_(3307)和DTA-6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开花期至鼓粒期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面积指数。2)S_(3307)可提高结荚期至鼓粒期的叶绿素含量,DTA-6可降低开花期至鼓粒期叶绿素的分解速率。3)S_(3307)和DTA-6可提高芸豆各时期的地上部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尤其是鼓粒期作用效果更显著,S_(3307)和DTA-6较CK分别增加了14.55%和36.05%。4)与CK相比,S_(3307)和DTA-6降低了开花期至鼓粒期的茎叶分配率,显著提高了鼓粒期的荚分配率,促进了植物同化物质由"源(叶)"向"库(籽粒)"的转移。5)S_(3307)极显著提高了芸豆单株荚数,DTA-6极显著提高了单株荚数,显著提高了单株粒重,且S_(3307)和DTA-6均显著提高了产量,分别较CK增产4.30%和10.16%。综合分析可知,S_(3307)和DTA-6可有效提高芸豆生殖生长阶段的光合作用能力,促进植物的干物质积累以及荚的分配,提高芸豆产量,且DTA-6的增产率更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肥配施对马铃薯块茎形成及发育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尿素、硫酸铵和硝酸钙为氮源,分别在基肥和追肥中选择不同氮肥施用,确定不同氮肥配施对马铃薯块茎形成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尿素相比,配施硫酸铵或硝酸钙可不同程度促进块茎形成和发育。其中,硫酸铵作基肥施用块茎总产量分别增加16.7%(2016年)和33.5%(2017年)(P<0.05),商品薯产量增加20.1%(2016年)和40.7%(2017年)(P<0.05);而硝酸钙作追肥施用块茎总产量增加10.4%(2016年)和26.2%(2017年)(P<0.05),商品薯产量增加15.0%(2016年)和32.8%(2017年)(P<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方百合鲜切花棚室生产技术规程
《北方园艺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规范了大庆地区东方百合鲜切花生产的环境条件、品种选择、种球处理、栽培管理、采收分级、包装运输等技术要求。适用于大庆地区棚室东方百合鲜切花的安全生产,其他适宜地区可以借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土区连作大豆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
《大豆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长期连作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基于环境因子相同的黑土区大豆连作长期定位试验,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y-PCR,qPCR)和PCR-DGGE技术,解析大豆根际微生物群落丰度和结构组成在不同连作年限间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连作7年以上处理的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明显低于轮作和连作4年以下处理,由此可以看出,大豆连续种植导致土壤中细菌群落组成的演替,是根际作物-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缓慢累积的过程,直到连作7年才足以被检测出来。连作大豆根际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连作2年和连作4年根际真菌群落组成丰富,多样性较高。而连作7年以上和轮作处理的大豆根际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为3. 067 7~3. 071 5,低于连作2年和连作4年处理,同时连作7年处理真菌群落组成与轮作处理相似性较高,由此可以看出大豆连作土壤被称作抑制性土壤的机制所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霉菌对黄瓜幼苗生长和膜脂过氧化指标的影响及对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开展了3种生防木霉菌,包括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 525、哈茨木霉T.harzianum 610和拟康氏木霉T.pseudokoningii 886防治黄瓜枯萎病的盆栽试验,研究这3种木霉菌对黄瓜幼苗生长、膜脂过氧化指标的影响及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木霉菌对黄瓜枯萎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均达到78%以上,且以棘孢木霉525的田间防治效果最高,达到81.53%。与只接种枯萎病病原菌的对照相比,3株木霉菌单独接种或与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同时接种均可以显著提高黄瓜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根体积、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显著提高黄瓜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显著降低质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其中以拟康氏木霉886单独接种促进效果最强。研究表明,3种木霉菌通过促进黄瓜幼苗生长,增强植物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从而提高对黄瓜枯萎病的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钢渣硅肥在白菜种植中的应用
《北方园艺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钢渣硅肥为试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及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在白菜种植过程中施用硅肥对白菜产量、抗病性和土壤有效硅含量的影响,以期为硅钙肥在白菜种植中的施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硅肥能够有效抑制土壤中的有害病菌,降低白菜植株的感病率,霜霉病感病率平均低3.48~7.54个百分点,软腐病感病率平均低2.65~6.13个百分点。硅肥能够促进白菜生长,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产量,平均增产率6.25%~8.01%。在连续施用硅钙肥的情况下,白菜的主要生育期土壤有效硅含量均是施用硅钙肥处理明显高于CK,差异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东部大豆疫霉群体遗传多样性时空动态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大豆疫霉群体遗传多样性时空变化规律,采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标记技术,分析2014~2017年黑龙江省东部生产田和试验田大豆疫霉群体遗传多样性。选用8对SSR引物扩增547株供试大豆疫霉,获得123个条带,其中110个为多态性条带,占89.43%,基因多态性位点主要集中在700、450和350 bp,在450 bp处基因多样性复杂;遗传变异分析表明,随时间推移,黑龙江省东部大豆疫霉群体内基因变化极显著,遗传多样性复杂,基因变异频率升高,群体明显进化。试验田大豆疫霉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基因变异频率略高于生产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