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379条记录
磁场处理对紫苏种子萌发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不同强度磁场处理紫苏种子的生物学效应,寻找一种简单易行、成本低,能够提高种子萌发率的有效方法。采用20.9 mT和42.5 mT两个强度的磁场处理紫苏种子1~5 h,通过测定其发芽率、株高、根长、须根数以及过氧化物酶、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来分析磁场处理对紫苏种子萌发的影响。20.9 mT磁场强度处理紫苏种子,处理3 h时发芽率最高,可达89%;在42.5 mT磁场强度处理下,不同处理时间内种子发芽率均达到90%以上,远远高于对照;在42.5 mT的磁场强度下,3 h磁场处理对株高、根长和须根数的增加都有明显促进作用;POD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在3 h时相对增幅最大。不同强度磁场处理紫苏种子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显著影响,42.5 mT磁场强度处理紫苏种子3 h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效果最佳。

关键词: 磁场 紫苏种子 发芽 POD 硝酸还原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糯高粱新选不育系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出遗传力和配合力表现优良的糯高粱不育系亲本,提高杂交育种效率,为杂交糯高粱育种选择优良亲本和配置强优势组合提供参考。选用3个糯高粱新选不育系、3个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9个杂交组合,采用DPS数据处理软件对株高、穗长、穗粒重、生育期、千粒重、产量6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及遗传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不育系11476A2在株高、穗长和生育期的一般配合力均有较高的优势,相对效应值分别为2.5572、2.4284和0.6792;不育系11494A2的穗粒重和产量一般配合力最高,相对效应值为5.7165和4.8505。这些亲本系在育种和生产上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加性方差与基因型方差的比值依次顺序为株高>穗粒重>千粒重>产量>穗长>生育期。从产量性状分析看,11476A2×L17可能是一个较理想的组合模式。

关键词: 糯高粱 雄性不育系 配合力 遗传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植密度对高粱生长、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密度与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农艺和经济性状以及养分吸收的关系,以‘晋杂23号’高粱为试验作物,采用大田试验方法,试验设4.5万株/hm2、7.5万株/hm2、10.5万株/hm2和13.5万株/hm24个种植密度,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高粱生长、产量、产量构成因素以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高粱株高显著增高,茎粗显著变细,单株叶面积和单株干重显著下降。在4.5万株/hm2~7.5万株/hm2范围内,籽粒产量随着密度增加呈显著性增加。密度在4.5万株/hm2~10.5万株/hm2时,单位面积穗数随密度增加呈显著性增加。随着密度增加,穗粒数显著性增加,而千粒重影响不显著。除磷以外,密度对高粱氮和钾吸收总量均无显著影响。密度对籽粒氮吸收量没有显著影响;在10.5万株/hm2~13.5万株/hm2范围内,磷和钾吸收量明显下降。与氮和磷不同,钾主要分配在秸秆中,只有少量钾转运到籽粒中。相关分析表明,种植密度与株高、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和单位面积穗数呈显著性正相关,而与茎粗、单株叶面积、单株干重、经济系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呈显著性负相关。本研究表明,种植密度与高粱主要农艺和经济性状以及养分吸收息息相关,在高粱高产高效栽培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高粱 种植密度 农艺性状 产量 养分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粪深施对土壤呼吸速率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连续3年粪肥培肥土壤试验,研究鸡粪施用量对土壤呼吸速率、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肥量达45.0t/hm2时土壤呼吸速率达到最大,为8.64μmol/m2.s,较对照6.33μmol/m2.s提高了36.49%;施入鸡粪后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平均较对照增产28.67%,且施鸡粪后第2年增产幅度较大;施鸡粪可有效增加玉米穗粗、百粒重和穗粒数,降低秃尖长,促进玉米增产,从而增加收益;鸡粪施肥当年与第2年为肥效发挥的关键年份,鸡粪肥效基本为3年。因此,可以确定鸡粪施肥量为45.0t/hm2为生产上适宜施肥量,且鸡粪施肥周期为3年。

关键词: 鸡粪 土壤呼吸速率 适宜施肥量 玉米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从2011年山西玉米区试结果谈中国的玉米区试制度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使玉米新品种在其最适合的区域尽快推广,从不同的角度只对参试品种增产或增产超过5%的试验点的产量进行考察的方法来分析2011年山西玉米区试结果。如中晚熟区(4200密度组),参试品种各个试验点的产量平均大于5%的比例为0,只统计参试品种大于对照5%试验点的产量其品种比例为100%。如中晚熟预备试验(3500密度组)来说,参试品种各个试验点的产量平均大于5%的比例为19.4%,用增产5%的点平均比例可达69.4%。结果表明,审定的品种数量要增多,但各个品种所能推广的区域将缩小,最终带来的是玉米产量的大幅度提高。这就得改变中国现在实行的玉米区试制度,为玉米新品种的推广提供新的思路。或者改变区试点产量的统计方式,或者可以借鉴国外的品种登记制度,实行品种登记制度和品种销售保证金制度同时进行的办法。这有利于鼓励和督促企业保证所销售的品种在生产上的丰产性和适应性,使中国的玉米产业良性发展。

关键词: 玉米 区试结果 区试制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猫蛱蝶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

动物分类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CR步移法对猫蛱蝶Timelaea maculata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猫蛱蝶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178bp,包括13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一段长度为382bp的A+T富含区,基因排列顺序与其它已知鳞翅目昆虫相同。猫蛱蝶线粒体基因组中存在很高的A+T含量(81.1%)。13个蛋白编码基因中除COⅠ以CGA作为起始密码外,其余蛋白质基因均以ATN作为起始密码子。COⅡ和ND4基因使用了不完全终止密码子T,其余基因均以典型的TAA、TAG为终止密码子。在所测得的22个tRNA基因中,除tRNASer(AGN)缺少DHU臂外,其余tRNA均能形成典型的三叶草结构。与其它多数鳞翅目昆虫一样,猫蛱蝶的A+T富含区中有一段由"ATAGAA"引导的保守的多聚T结构,长度为19bp,并散在着一些长短不一的串联重复单元。

关键词: 猫蛱蝶 鳞翅目 蛱蝶科 线粒体基因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富硒黑粒小麦品种冬黑1号的研究

种子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冬黑1号为半冬性黑粒小麦品种,籽粒紫色,具有稳产、抗病以及适应性强的特点。麦谷蛋白亚基SDS-PAGE分析揭示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为1、7+8、2+12,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硒、维生素B 1和维生素B 2的含量较高,分别为177.34μg/kg、8.4 mg/kg和1.1 mg/kg,并且蛋白质含量高达18.66%。同时,观察了种皮着色的解剖学特征,探讨了冬黑1号的利用与改良方向。

关键词: 黑粒小麦 特征特性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种皮细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高粱产业工程技术研究的定位思考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决制约中国高粱产业发展的全链条工程技术问题,通过研究分析高粱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并剖析高粱产业工程技术研究的现状问题,进而探讨高粱产业发展的工程技术研究对策,针对性的提出7个对策:高粱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高粱育种种质资源创新;专用高粱新品种选育;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创新;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研发;完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高粱深加工利用技术研究。本研究旨在推动中国高粱产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粱 产业 工程技术 思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糜子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路

作物杂志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糜子在我国粮食生产中虽属小宗作物,但作为救灾和水土保持的优良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糜子产业和栽培的现状,提出促进糜子产业发展的思路,为发挥糜子地区优势和生产优势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糜子 产业发展 思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肥条件下栗褐土磷素积累特征

生态学杂志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0-2012年研究了长期施肥条件下(1988-2012年)栗褐土速效磷、水溶性磷和生物有效磷积累量及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并讨论了水溶性磷与土壤磷饱和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长期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可显著增加栗褐土速效磷、水溶性磷和生物有效磷的含量且以高量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增加最为显著;P2O5用量为75kg·hm-2、有机肥用量为45000kg·hm-2的处理在2012年时,土壤磷饱和度大于25%,这显著增加了栗褐土磷素流失风险;速效磷、水溶性磷和生物有效磷的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速效磷与水溶性磷之间呈指数关系;磷饱和度与水溶性磷呈极显著指数关系.

关键词: 长期施肥 栗褐土 水溶性磷 生物有效磷 磷饱和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