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053条记录
干旱胁迫对谷子抽穗期生理生化和产量的影响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旱棚试验,对3个品种谷子进行抽穗期干旱胁迫,分析谷子生理生化及产量指标的变化,筛选影响谷子抗旱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干旱可引起谷子旗叶相对含水量(RWC)降低、气孔导度减小、蒸腾速率和光合效率(Pn)显著下降,使株高和穗长降低,长农35和晋谷20产量下降,但晋谷34产量与非干旱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干旱组旗叶组织中过氧化氢(H2O2)含量升高,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脯氨酸(Pro)含量增高,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在长农35和晋谷20中显著升高,晋谷34中与对照组相当。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APX活性、Pn、叶绿素相对含量及Pro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MD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第一主成分的各指标(H2O2、超氧化物歧化酶、APX、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细胞间隙CO2浓度、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RWC、束缚水/自由水、Pro、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变化与谷子的抗旱性密切相关,可作为谷子抽穗期抗旱性品种选育和抗旱性研究的主要指标。第二主成分各指标MDA、相对电导率、株高、茎粗、穗长、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则是次要参考指标。

关键词: 谷子 抽穗期 干旱胁迫 生理特性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农艺性状的山西普通菜豆初级核心种质构建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663份山西省普通菜豆资源基于14个农艺性状,采用比较不同分组原则、取样比例和总体取样量不同组合的取样方法,确定了"地理来源+平方根比例+20%总体取样量"为山西省初级核心种质构建的方法。同时,在此基础上对663份资源中一些具有极端性状的资源进行选择,最终确定152份普通菜豆可作为山西省普通菜豆初级核心种质。通过总体与初级核心种质资源多样性分析,数量性状均值比较,数量性状极值、变幅和标准差比较,性状多样性的差异性分析和各性状总体分布的χ2检验,最终得出:152份普通菜豆资源能够代表山西省普通菜豆资源的总体,可作为山西省普通菜豆评价和创新利用的优先样品集。

关键词: 普通菜豆 初级核心种质 农艺性状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用保鲜液对非洲菊切花保鲜效应的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延长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切花的保鲜时间,利用白糖、白醋和洗洁精混合制成家用保鲜液。通过测定瓶插寿命、花径、观赏值、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研究不同浓度配比的家用保鲜液对切花品质和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洲菊切花瓶插期间,处理9(30 g/L白糖+20 g/L白醋+1.2 m L洗洁精)切花的瓶插寿命为12.3 d,比对照延长3.8 d;最大花径达到9.38 cm,比对照增大1.03 cm;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丙二醛(MDA)含量增长速率最慢,可作为非洲菊切花的理想家用保鲜液。通过采用正交表L9(34)设计,极差分析表明,保鲜液组成中白糖水平的变化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影响最大,而洗洁精则对MDA含量的影响最大。研究结果可为非洲菊及其它鲜切花家用保鲜液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非洲菊 切花 保鲜 保鲜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萌发荞麦中芦丁和槲皮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分析荞麦萌发过程中芦丁和槲皮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为荞麦萌动食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以发芽时间为试验因素,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法对荞麦萌发前后的芦丁和槲皮素进行测定比较。结果表明(1)萌发有助于提高苦荞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有助于提高甜荞中芦丁的含量。苦荞萌发7 d后芦丁含量为19.33 mg/g远高于甜荞的0.66 mg/g。(2)苦荞萌发过程中芦丁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萌发7 d后芦丁含量提高了66.64%。甜荞萌发7 d后,芦丁含量提高了75.13%。苦荞萌发7 d,槲皮素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由8.93 mg/g上升至11.90 mg/g。甜荞萌发过程中未检测出槲皮素。荞麦萌动后提高了黄酮类成分,苦荞中的芦丁含量萌发前后均高于甜荞,选择苦荞作为荞麦萌动食品原料具有更好的营养价值。

关键词: 苦荞 甜荞 萌发 芦丁 槲皮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芸豆养分限制因子及养分吸收、积累和分配特征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红芸豆养分限制因子、植株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积累及分配规律,可为红芸豆合理施肥及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大田试验条件下,以‘英国红’红芸豆为试材,设置缺素试验,采集全施肥区植株样品,分析研究红芸豆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干物质量、养分含量及积累量。结果显示,氮磷钾配合全施显著提高红芸豆产量;缺氮、缺磷、缺钾处理与全施肥处理相比,产量分别降低14.2%、8.0%和11.3%,表明影响红芸豆产量的限制因子为氮>钾>磷。在整个生育期,红芸豆干物质累积速率先升高后降低;根、茎、荚皮和豆粒干物质累积量呈上升趋势,叶干物质在收获期有下降趋势,收获时不同部位干物质量为豆粒>茎≈荚皮>叶片>根。随生育期推进,茎、叶和荚皮中氮含量呈递减趋势,豆粒中氮含量呈递增趋势,而各器官磷、钾含量呈递减趋势。盛花期到结荚期是养分累积最大期,其氮、磷、钾吸收量分别占整个生育期吸收总量的28.14%、49.22%和56.20%;不同器官吸收累积氮、磷、钾量不同,成熟期豆粒、叶、茎和根中均为累积氮最多、钾次之、磷最少,荚皮中累积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每生产100 kg红芸豆需供给N 4.37 kg、P2O5 2.38 kg、K2O 3.53 kg,比例为1∶0.54∶0.81。

关键词: 红芸豆 养分限制因子 干物质 养分累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平欧杂种榛‘平欧28号’在山西太谷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中国果树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2007年从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引入平欧杂种榛优良品系‘平欧28号’,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榛子试验园栽植。经连续8年观察,‘平欧28号’在当地表现良好,平均单果重2.6 g,最大单果重3.6 g,果壳厚1.5 mm,果仁乳白色、光洁、饱满,味香甜,品质上乘,出仁率达54.20%,早果、丰产,抗寒、抗病性强,抗晚霜,适宜在山西省太谷县栽培发展。

关键词: 平欧杂种榛 ‘平欧28号’ 引种 早果 丰产 山西 太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枣果实糖酸组分特点及不同发育阶段含量的变化

园艺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0个枣品种为试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枣果实中的主要糖和有机酸组分进行了测定分析,比较了不同品种间的差异并揭示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枣果实中主要的可溶性糖为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其中蔗糖含量最高,其次是果糖和葡萄糖,属蔗糖积累型;总糖及各组分糖的含量在不同品种果实间存在显著差异,所测品种中‘新郑灰枣’总糖含量最高;随着果实的发育,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不断积累,在果实发育前期主要是果糖、葡萄糖的积累,白熟期之后以蔗糖积累为主。枣果实中的有机酸主要是苹果酸、奎宁酸和琥珀酸,其中苹果酸含量最高,属苹果酸优势型;总酸及各组分酸的含量在不同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彬县晋枣’总酸含量最高;随着果实的发育成熟,总酸及苹果酸、奎宁酸和酒石酸含量不断增长,柠檬酸含量在不同发育时期间无显著差异,琥珀酸含量在白熟期低,且与脆熟期和完熟期差异极显著,而脆熟期和完熟期之间无显著差异。糖、酸相关性分析表明,总酸与苹果酸和奎宁酸,总糖与蔗糖,果糖与葡萄糖,苹果酸与总糖和蔗糖之间都呈极显著正相关。柠檬酸与果糖和葡萄糖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总酸与果糖、酒石酸与熊果酸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品种 发育时期 可溶性糖 有机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低温诱导下的bZIP转录因子挖掘及聚类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响应低温胁迫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网络过程,涉及众多转录因子的调控。本文通过对低温胁迫下的甘蓝型油菜转录组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108个序列编码bZIP转录因子。经过序列比对、染色体定位和聚类分析,发现这些转录因子定位在19条染色体上,在抗寒过程中表现动态变化;同时发现这些转录因子在A亚族、C亚族、I亚族、G亚族、S亚族中聚集最多,B亚族和D亚族中很少聚集;取4个在所有胁迫阶段皆表现差异的基因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其调控变化与测序分析的变化趋势相同,不仅证明了测序数据的可靠性,而且证明甘蓝型油菜bZIP转录因子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是一个动态的调控过程。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低温 bZIP转录因子 挖掘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不同抗性材料根系分泌物对其抗病性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大豆根系分泌物与大豆对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的关系,以CBL黑豆(抗)和品75-14(感)为试材,收集其不同处理的根系分泌物,测定根系分泌物对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卵孵化的影响和对二龄幼虫的趋化性,并测定了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成分及含量,分析了其与大豆对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CBL黑豆根系分泌物能抑制线虫卵的孵化,而品75-14根系分泌物能刺激卵的孵化。品75-14根系分泌物对二龄幼虫趋化性影响显著大于CBL黑豆。在供试材料大豆根系分泌物中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无论接种与否,品75-14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总量高于CBL黑豆,是CBL黑豆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总量的2倍多。与不接种对照相比,接种后CBL黑豆和品75-14根系分泌物氨基酸总量都表现为增加,且品75-14增幅大于CBL黑豆,品75-14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总量增加了297.29μg·g-1FW,而CBL黑豆增加了191.15μg·g-1FW。根据氨基酸增幅及变化规律,将氨基酸分为3类:第一类为苯丙氨酸,与大豆对胞囊线虫4号小种的抗性呈正相关;第二类包含3种氨基酸,分别为苏氨酸、丝氨酸和蛋氨酸,与抗性不相关;第三类包含其余13种氨基酸,与抗性呈负相关。

关键词: 大豆 大豆胞囊线虫 4号生理小种 根系分泌物 氨基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园鳞翅目夜蛾科DNA条形码鉴定

环境昆虫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检验DNA条形码在鳞翅目夜蛾科蛾类鉴定中的可行性,本文对采自北京昌平苹果园内的夜蛾科14种71头蛾类标本分别提取了DNA,并扩增了线粒体cox1及核基因28S,利用系统发育树、遗传距离、阈值等方法进行了鉴定和比较分析。同时,检验了目前BOLD系统的鉴定成功率。实验表明,基于cox1基因和BOLD系统的鉴定成功率达到了100%,而基于28S则很低,为64.8%。用不同方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鉴定结果均相同。93%的种内遗传距离小于1%,94%的种间遗传距离为大于3%,种内种间的遗传距离形成明显的3%阈值现象。

关键词: 果园 夜蛾科 DNA 条形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