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846条记录
不同处理对刺葡萄愈伤组织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刺葡萄2个同质不同型的愈伤组织细胞系为材料,研究不同处理因子对其花青素和原花青素合成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刺葡萄DLR细胞系具有高产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的能力,在培养至45 d时,其花青素与原花青素的含量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13.85μg/g(FW)和3 562.95μg/g(FW);低温、高温、肉桂酸、壳聚糖、紫外线、黑暗和KT等因子,对DLR细胞系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的累积表现出不同的效应;其中,4℃低温处理下,DLR细胞花青素的积累效果最佳,比对照提高了2.14倍;壳聚糖处理下,原花青素积累效果最佳,是对照的2.84倍。刺葡萄DLW细胞系不具有或极低的花青素和原花青素合成能力,处理因子调控对其作用效果不明显。本研究的结论为进一步进行刺葡萄细胞花青素和原花青素合成调控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刺葡萄 愈伤组织 花青素 原花青素 合成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米良1号猕猴桃漆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漆酶(laccases)为含铜的糖蛋白,通过保守结构域上铜离子的氧化还原催化各种各样的底物,进而参与植物的各种生理生化进程,如木质素的合成、铁代谢、类黄酮的合成、伤口愈合和抗逆响应等过程。但在果实采后贮藏中的作用未见报道。为了研究漆酶基因在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var.deliciosa)果实贮藏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采用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和RACE-PCR法从米良1号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var.deliciosa'Miliang-1')中克隆到2条漆酶基因,分别命名为AdLAC3和AdLAC7。AdLAC3全长序列为2 594 bp,开放阅读框为2205 bp,编码734个氨基酸,登录号为MF405444;AdLAC7全长序列为2 126 bp,开放阅读框为1 695 bp,编码564个氨基酸,登录号为MF405447。此外,还获得了AdLAC3基因的2条可变剪接转录本(AdLAC3-variant1和AdLAC3-variant2),其中AdLAC3-variant1的登录号为MF405445,AdLAC3-variant2的登录号为MF405446。结构域分析显示,AdLAC3和AdLAC7蛋白均具有植物漆酶的3个典型铜离子结合域(Cu-oxidase_3,Cu-oxidase和Cu-oxidase_2),但在系统进化分析中,两种蛋白聚在不同的进化分支,序列差异较大,可能源自不同的基因祖先。AdLAC3和AdLAC7基因均由5个内含子和6个外显子组成。不同组织部位的定量表达分析表明,AdLAC3在根部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茎和叶中,在果实中基本不表达。类似地,AdLAC7基因也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在茎中的表达量次之,在叶和果实中基本不表达。对果实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qRT-PCR分析结果表明,AdLAC3基因在25℃、4℃和ABA处理的果实中都被显著诱导表达,而AdLAC7基因仅在ABA处理的果实中显著上调表达,说明AdLAC3和AdLAC7基因在猕猴桃果实贮藏中发挥的具体功能不同。本研究为猕猴桃的采后贮藏和品质调控研究提供了新依据。

关键词: 猕猴桃 漆酶基因 不同贮藏条件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丝瓜多聚泛素基因(LcUBQ)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18 CSCD

摘要:泛素是一种逆境响应蛋白,所介导的泛素/26S蛋白酶体途径在植物适应逆境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究丝瓜(Luffa cylindrica)泛素基因的功能,采用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和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从丝瓜中克隆到多聚泛素基因(polyubiquitin gene),命名为LcUBQ(Gen Bank登录号:KR349345),该基因cDNA全长1 579 bp,包含一个1 371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457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预测其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51.26 kDa和7.05,未发现信号肽和跨膜结构,WoLF PSORT预测其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二级结构中α-螺旋、延伸带和无规卷曲各占24.73%、22.54%和52.74%。进化树分析表明,丝瓜LcUBQ蛋白质与黄瓜、甜瓜等葫芦科植物亲缘关系较近。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LcUBQ基因在丝瓜的不同组织皆有表达,其中在根和叶中表达量最低,高温(40°C)、低温(4°C)以及弱光[20μmol/(m~2?s)]均能诱导叶片中LcUBQ基因的高表达,尤其是低温胁迫。低温胁迫下,LcUBQ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与其对应的泛素水平的变化基本一致,并且无论是低温或弱光处理,LcUBQ基因的表达量及对应的泛素水平均在前2 h增加得最为明显,推测LcUBQ基因可能参与丝瓜的早期胁迫信号转导及低温、弱光胁迫应答过程。

关键词: 丝瓜 多聚泛素基因 表达分析 逆境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铁观音和黄棪杂交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核农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福建省选育的与铁观音或黄棪有亲缘关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以12个有亲缘关系品种和15个对照种为试验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参试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铁观音与黄棪杂交选育的4个品种的遗传相似性与生物学形态和制茶品质相互印证;12个有亲缘关系品种的聚类图能清晰地呈现出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且大部分品种遗传背景更靠近黄棪,表明在育种阶段选择遗传相似系数更接近黄棪的株系,出现优良品种的可能性更高;各品种与其对应亲本的相似性分析表明,紫玫瑰与铁观音亲缘关系最近,瑞香与黄棪亲缘关系最近;对所有参试品种的相似系数分析发现,有亲缘关系品种的相似系数介于0.64~0.92之间,其中0.80以上的占19.70%,而对照种的相似系数介于0.63~0.81之间,大于0.80的仅占5.71%,二者的聚类图对比分析也表明,对照种的遗传多样性高于有亲缘关系品种。本研究结果为了解与铁观音或黄棪有亲缘关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提供了数据支持,为茶叶生产中的选种和引种提供了遗传多样性指导,同时为茶树的杂交育种与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茶树 SSR分子标记 亲缘关系 杂交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丝瓜果实发育过程的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丝瓜果实发育过程伴随着明显的形态转变和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这些变化均影响着果实的采后寿命和品质.为阐明丝瓜果实发育过程中重要蛋白质的功能与调控作用,该研究以同位素标记相对定量联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iTRAQ-LC-MS/MS)技术测定丝瓜果实发育过程三个时期(花后5天、花后15天、花后30天)蛋白的表达水平,鉴定差异蛋白,并对它们进行亚细胞定位、GO(gene oncology)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途径分析.共鉴定到差异蛋白709个,其中在丝瓜果实不同发育时期共同存在的差异蛋白有229个,上调蛋白有118个,下调蛋白由111个.亚细胞定位显示,差异蛋白的亚细胞主要定位于叶绿体、细胞质和细胞核.GO分析发现,四吡咯结合、过氧化物酶活性、氧化还原酶活性、血红素结合和抗氧化活性是差异蛋白5种主要的分子功能,过氧化氢代谢过程、应激反应和防御反应是差异蛋白3种主要参与的生物过程.代谢途径分析显示,丝瓜果实发育过程的差异蛋白主要富集在3个代谢途径,分别为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糖代谢和DNA复制途径,从中筛选出36个在丝瓜果实发育过程发挥重要作用的目标差异蛋白.其中, PAL、C4H、4-CL、COMT和CAD可能是调控果实内酚类物质和木质素合成的5种关键蛋白.PAL、POD、PPO、CAT、APX 5种差异蛋白可能协同参与果实发育后期的酶促褐变.SS和α-AL可能在丝瓜果实蔗糖的累积和淀粉的降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以上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丝瓜的发育调控,进而指导丝瓜品种选育和生产栽培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丝瓜 果实发育 iTRAQ-LC-MS/MS 蛋白组学 蛋白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热解温度限氧制备的畜禽粪便生物炭养分特征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分析畜禽粪便生物炭中的养分特征变化,以鸡粪、猪粪渣和牛粪为原料,采用限氧控温法制备生物炭,研究了不同热解温度(350、450、550、650和750℃)的畜禽粪便生物炭灰分含量,C含量、大量和中微量元素养分含量及其残留率的变化,并分析了C/N比值,原材料与炭化产品养分含量、及热解温度和生物炭养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畜禽粪便生物炭C、N含量逐渐下降,灰分含量和P、K、Ca、Mg、Fe、Mn养分含量逐渐增加。高温热解虽增加畜禽粪便生物炭的养分总量和C/N比值,但也降低了各养分残留率。综合分析表明,畜禽粪便生物炭养分含量及其残留率与原材料中的养分含量、热解温度密切相关,其中与热解温度相关性显著。因此,选择高C和高养分含量的畜禽粪便原材料是提升生物炭养分含量的基础,而适宜温度是保留生物炭较高养分残留率的关键。该研究中畜禽粪便适宜热解温度为450℃,该温度下各生物炭的养分残留率整体表现为牛粪>猪粪渣>鸡粪。

关键词: 热解 温度 养分 限氧 畜禽粪便 生物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豆不同品种和叶龄对叶片氨基酸形成的影响和聚类分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木豆(Cajanus cajan)叶片的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对19份种质资源和1~3叶龄的木豆叶片氨基酸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质资源和叶龄的木豆叶片中均含有17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以苏氨酸、异亮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最高,分别为0.67%、0.70%和0.48%,非必需氨基酸以丝氨酸、酪氨酸和组氨酸的含量最高,分别为0.69%、0.66%和0.44%.除赖氨酸和丙氨酸外,其余15种氨基酸含量在木豆叶片中总体上随着叶龄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不同种质资源的木豆叶片中总氨基酸含量差异明显.聚类分析可将19个木豆种质资源划分为低氨基酸型(I)、中氨基酸型(II)、中高氨基酸型(III)、高氨基酸型(IV)等4大类型.这为高品质木豆叶茶的加工与高氨基酸木豆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木豆 叶片 氨基酸 种质资源 叶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的药剂筛选及田间应用

农药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对荔枝霜疫霉病具有防治效果的杀菌剂。[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与田间药效试验方法。[结果]各药剂对荔枝霜疫霉病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其中10%苯醚菌酯悬浮剂的EC_(50)值为0.73 mg/L,1000 mg/L的田间防治效果为84.92%。[结论]10%苯醚菌酯悬浮剂对荔枝霜疫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以作为荔枝霜疫霉病防治的替代药剂。

关键词: 荔枝霜疫霉病 药剂 生长速率法 田间药效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龟子绿僵菌FM-03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柑橘粉蚧的侵染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金龟子绿僵菌FM-03菌株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柑橘粉蚧的侵染效果,室内测定不同温度、pH、光周期、碳氮源对该菌株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观察柑橘粉蚧受该菌株侵染后的死亡趋势,构建该菌株对柑橘粉蚧的时间-剂量-死亡率(TDM)模型.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FM-03菌株培养最适的温度为25℃、pH 7、光周期12L:12D、碳源为乳糖、氮源为酵母膏,在此培养条件下菌落直径和产孢量分别可达6.17 cm和3.70×109孢子/皿.柑橘粉蚧受菌株FM-03侵染后的死亡趋势随菌株浓度升高和侵染时间延长而上升,1×108、1×107和1×106孢子/mL处理的升幅明显高于其他2个处理,其中在1×108孢子/mL处理的累计校正死亡率最高可达82.02%;构建的TDM模型,通过Pearson卡方和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菌株FM-03对柑橘粉蚧的剂量效应随侵染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时间效应随浓度的升高逐渐增强,侵染8d后的LC50和1.00×108孢子/mL处理的LT50分别可达6.03×105孢子/mL和4.53 d.综上,金龟子绿僵菌FM-03菌株生长快、产孢量高,对柑橘粉蚧的致病力强,生防应用前景良好.

关键词: 金龟子绿僵菌 生物学特性 柑橘粉蚧 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孢蘑菇Septin基因Ab.Cdc3的克隆与分析

菌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具有GTPase活性的Septin蛋白广泛存在于除植物外的所有真核生物中,其功能多样。采用tBlastn将灰盖鬼伞Coprinuscinereus中与菌柄伸长相关的Septin蛋白Cc.Cdc3与双孢蘑菇基因组数据进行比对,在双孢蘑菇基因组中找到Cc.Cdc3同源蛋白编码基因Ab.Cdc3。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Ab.Cdc3蛋白序列具有保守GTPase结构功能域。通过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方法分析Ab.Cdc3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该基因在子实体菌柄中表达量较菌丝、原基和菌盖中的表达量高;采后不同保藏时间样品Ab.Cdc3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在采后0h表达量显著高于采后12h和48h;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双孢蘑菇生长发育中的功能提供参考。

关键词: 食用菌 实时荧光定量PCR 保守结构域 GTP结合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