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麦麸膳食纤维咀嚼片配方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能力
《食品科学 》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食用菌秀珍菇发酵麦麸膳食纤维复合产物为主要原料,采用全粉末直接压片技术,选取片质量差异、崩解时限、硬度及脆碎度的综合评定值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法确定麦麸膳食纤维咀嚼片最佳配方,并分析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麦麸膳食纤维咀嚼片的最佳配方为硬脂酸镁用量2%、黄秋葵超细粉用量34%和麦麸膳食纤维复合菌粉用量64%,制成的咀嚼片表面光滑、色泽均一、硬度适中;体外抗氧化能力的测定显示,麦麸膳食纤维咀嚼片具有较高的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脂质过氧化抑制率的IC50值为8 mg/mL,羟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达20 mg/mL。研究通过辅助强制加料配合直接压片的技术,对麦麸膳食纤维咀嚼片的配方工艺和体外抗氧化性进行研究,旨在为产品的功能营养价值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短短芽胞杆菌FJAT-0809-GLX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热带作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短短芽胞杆菌FJAT-0809-GLX具有抑菌、抗褐变和保鲜功能。以短短芽胞杆菌菌株FJAT-0809-GLX总DNA为模板,采用PCR扩增超氧化物歧化酶(Supseroxide dismutase,SOD)基因,将该片段纯化回收后与p MD18-T连接并转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DH5α,进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SOD基因序列长度为609 bp(Gen Bank登录号:KM255665),编码202个氨基酸残基。将SOD基因片段与同样酶切的表达载体p ET-28a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 ET-28a-SOD,转入大肠杆菌BL-21,采用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结果表明,在菌体中存在约25 ku的蛋白表达产物,与该基因ORF预期大小接近。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酶的生理生化特性奠定了基础。


猪脾转移因子增强几种重要禽疫苗免疫效果的测试研究
《中国兽医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猪脾转移因子(TF)对禽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采用血凝抑制(HI)试验和琼脂凝胶扩散沉淀(AGP)试验方法测试了TF分别与鸡新城疫(ND)病毒活疫苗、禽流感(AI)病毒灭活疫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病毒灭活疫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毒活疫苗联合接种SPF鸡后抗体效价(log2x)动态变化(共4个试验组),同时运用ELISA法评估了所采用免疫程序(上述前3种疫苗与TF同时接种后第7天,进行上述第4种疫苗与TF的联合接种)对SPF鸡外周血IFN-γ、IL-2、IL-4和IL-10的影响(试验组5),于接种上述第4种疫苗后的7,14,21,28,35,42d检测细胞因子,均设立对照组(上述禽疫苗单独接种)和空白组(非疫苗接种)。结果显示,接种后7,14,21,28,35,42d,试验组的ND血凝抑制(HI)、AI HI、IB HI和IBD琼脂扩散沉淀(AGP)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了1.1~1.4,1.0~1.3,0.7~1.4,0.9~1.6;试验组的IL-2、IFN-γ和IL-4浓度分别于接种后7,14,21d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各组的IL-10浓度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TF可增强NDV活疫苗、AIV灭活疫苗、IBV灭活疫苗和IBDV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关键词: 猪脾转移因子 禽疫苗 HI抗体效价 AGP抗体效价 细胞因子


中国南瓜内参基因18S rRNA的克隆及其引物开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获得中国南瓜18SrRNA,并设计合适的荧光定量PCR内参,为开展中国南瓜重要功能基因的表达模式和调控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中国南瓜‘密本’品种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方法克隆中国南瓜18SrRNA基因序列,再利用Primer Premier软件设计荧光定量PCR引物,对该内参基因在中国南瓜不同组织、生长阶段及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表达稳定性进行检测。【结果】首次克隆得到中国南瓜18SrRNA基因序列,其长度为1 857bp,GenBank登录号为KM979454,该基因与西瓜、西葫芦等瓜类蔬菜18SrRNA基因同源性大都在90%以上;以中国南瓜内参基因18SrRNA核苷酸全长序列为基础设计1对荧光定量PCR引物,以中国南瓜果肉总RNA逆转录的cDNA第一链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该引物扩增的片段大小为132bp,扩增效率高,特异性强;18SrRNA基因在中国南瓜不同组织、生长发育阶段及非生物胁迫条件下均能稳定表达。【结论】克隆获得中国南瓜18SrRNA基因,该基因适合在中国南瓜基因表达研究中作为内参基因。
关键词: 中国南瓜 18S rRNA 内参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杏鲍菇秋葵咀嚼片配方优化与质量标准研究
《核农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优选杏鲍菇秋葵咀嚼片配方,以杏鲍菇粗多糖、杏鲍菇超细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全粉末直接压片技术,选取片重差异、崩解时限、硬度及脆碎度的综合评定值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法确定最佳配方,并制定产品的质量指标。结果表明,杏鲍菇秋葵咀嚼片的最佳配方为杏鲍菇粗多糖38%、杏鲍菇超细粉49%和黄秋葵超细粉13%,制成的咀嚼片表面光滑、色泽均匀。综上,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化杏鲍菇秋葵咀嚼片配方是可行的,所得工艺配方稳定可靠,这为我国咀嚼片剂工艺创新及其产业化应用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受控生态生保系统氧气流动及废弃物发酵处理装置设计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进行受控生态生命保障系统(controlled ecological life support system,CELSS)氧气流动及废弃物发酵处理研究,解决载人航天工程技术发展中生命保障问题。方法以"人-红萍-鱼"CELSS的氧气流动为着眼点,详细分析了CELSS氧气生产与供应能力,得出氧气盈缺平衡能力。结果在剥离生物可降解废物氧化降解需氧量的情况下,栽培面积50.4 m~2的红萍,可满足2人及100 kg鱼三者共生的CELSS氧气需求。结论发酵型生化反应器与红萍养殖循环系统有机耦合的废弃物发酵处理装置,是降解废弃物、优化系统耗氧、提高物质循环闭合度的一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 受控生态生命保障系统 氧气流动 废弃物发酵处理装置


茶丽纹象甲对茶树品种的取食选择及其诱导的4种萜烯类化合物
《茶叶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以龙井43为对照,研究了茶丽纹象甲雌、雄成虫对不同品种茶苗的选择性和取食量差异,并比较了茶丽纹象甲取食诱导龙井43、黄旦、福云6号和丹桂4个品种茶苗所释放的4种重要萜烯类化合物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有食源选择的情况下,茶丽纹象甲雌成虫在福云6号茶苗上的着落率和取食量都显著高于龙井43,而雌、雄两性对龙井43茶苗的取食量均显著高于黄旦;但是,在无食源选择的情况下,同一性别茶丽纹象甲对4个品种茶苗的取食量之间不具显著差异。与同一品种的健康茶苗相比,茶丽纹象甲取食均可显著诱导不同品种4种萜烯类物质的释放。茶丽纹象甲对不同品种茶苗为害相同时间,各品种萜烯类化合物的释放量有所差异,为害12 h,丹桂中芳樟醇的释放量和福云6号中DMNT、法呢烯的释放量显著高于龙井43;为害24h,黄旦和丹桂中罗勒烯的释放量、福云6号中芳樟醇的释放量,以及黄旦、丹桂和福云6号中DMNT和法呢烯的释放量均显著高于龙井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