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955条记录
枸杞花药离体培养技术体系的建立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宁杞1号为试验材料,探讨枸杞花药离体培养中不同激素组合、不同活性炭及蔗糖浓度、低温预处理或热激处理、不同光照培养条件对花药培养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激素组合为2,4-D 1.0 mg/L+6-BA2.0 mg/L,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1.7%;4℃低温预处理5 d和32℃高温预培养2 d,均可显著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添加活性炭能提高胚状体的诱导率;培养基中适宜的蔗糖浓度为3%;暗培养优于光照培养和弱光培养。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MS+6-BA 0.5 mg/L+NAA 0.1 mg/L)分化出大量绿色小芽,分化芽转入生根培养基(MS+NAA0.1 mg/L)中,20 d后得到完整植株。

关键词: 枸杞 花药 离体培养 技术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层地下水埋深、矿化度及硝酸盐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银川平原101个观测井取样分析,测定了其浅层地下水位埋深、矿化度及硝酸盐含量。应用地统计学方法结合GIS技术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服从正态分布,而矿化度和硝酸盐服从对数正态分布。银川平原地下水位埋深、矿化度和硝酸盐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78m,1.81g/L和3.17mg/L。三者在一定范围内均存在空间相关性,它们的空间相关距离分别为23.7、13.3和12.6km。运用Kriging方法对未测点进行了估值,绘制了三者的空间分布图。银川平原地下水埋深总体较浅,研究区约有75.1%的地区地下水埋深为1.5~2.0m,发现在平原中部的银川地区一带形成了以新旧城区为中心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地下水矿化度在整个平原内自西南向东北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中66.4%的区域达到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仅有3.7%的局部地区的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过了饮用水水质标准。

关键词: 银川平原 地下水埋深 矿化度 硝酸盐污染 空间变异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磷肥对春小麦产量与吸氮特性及土体中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宁夏引黄灌区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施磷量分别为0、60、120、180kg/hm2对春小麦产量、磷肥利用率、吸氮特性和土壤中硝态氮累积的不同影响,旨在明确该区合理施磷量。结果表明:合理施用磷肥(60~120kg/hm2)能提高春小麦籽粒产量和生物量。当施磷量为120kg/hm2,小麦籽粒产量最高,为6 215kg/hm2。春小麦氮素累积动态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增施磷肥能增加小麦吸氮量,但到成熟期春小麦地上部氮素累积出现损失,损失量达7.7%~13.4%。当施磷量分别为60、120、180kg/hm2时,0~150 cm土层中的NO3--N累积量分别比对照减少了50.6、58.5、62.9 kg/hm2。综合考虑磷肥利用率、小麦产量和降低土体中NO3--N残留等方面的因素,磷肥当季施用量应该控制在60~120kg/hm2。

关键词: 春小麦 磷肥 吸氮特性 硝态氮残留

普通野生稻(Oryzarufipogon)DNA导入栽培稻后代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9 CSCD

摘要: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普通野生稻(Oryzarufipogon)DNA导入宁夏水稻品种宁粳16号和宁粳23号中,获得外源DNA导入系(以D表示),选择的导入系经4次连续自交获得D4代材料。选择其中36个株系在北京种植,进行农艺性状调查和变异类型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导入系分别在株型、生育期、分蘖力、株高、每穗粒数、每穗粒重、穗长、千粒重等性状上发生变异;一些导入系的每穗实粒数、每穗粒重、穗长、千粒重和分蘖数等明显高于受体,表现出高产潜力。本文着重阐述导入系的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分蘖数等与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变异。

关键词: 导入系 变异 外源DNA 普通野生稻

宁夏玉米产业的现状和发展

种子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简要分析了宁夏玉米产业的状况和特点,指出今后宁夏玉米产业的发展,要抓住畜牧业大发展的机遇,扩大玉米种植面积,优化玉米品种结构和提高玉米转化能力,大力发展优质青贮玉米和淀粉专用玉米。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关键词: 宁夏 玉米产业 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苁蓉寄生生长形态发育

植物学通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是一种沙生根寄生濒危药用植物。利用光镜和电镜手段,采用人工培养和诱导等方法详细观察并研究了肉苁蓉寄生生长过程中种子萌发、吸器产生以及植物体形态发育的过程。结果表明:(1)人工可以诱导肉苁蓉的种子萌发。肉苁蓉种胚具有明显的极性,珠孔端细胞小于合点端,珠孔端细胞分化、生长并产生白色的类胚根状结构。(2)有些化学物质可以诱导初生吸器的产生。用2,6二甲氧基-对苯醌培养肉苁蓉24-26小时后,其先端膨大并产生突起,形成类似根毛状的结构,即初生吸器。(3)肉苁蓉属于主动寄生植物,其在初生吸器与寄主幼根黏连后产生次生吸器。肉苁蓉与寄主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共培养,其初生吸器主动与寄主幼根(0.1mm左右)黏连,穿过寄主根表皮和皮层后与维管束连通形成次生吸器,肉苁蓉植物体分化、发育的基本组织形成。被寄生后的奇主根横向发育加快,同时肉苁蓉植物体开始分化和发育。(4)肉苁蓉可以寄生在寄主幼根(0.1mm左右)的任意部位。

关键词: 肉苁蓉 形态发育 寄生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大豆铁结合蛋白基因水稻的初步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冻融法将含有大豆铁结合基因的质粒pGTV-35S-fer转入农杆菌菌株LBA4404中,以宁夏4个水稻主栽品种为受体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稻愈伤组织,经2轮次除草剂筛选获得了再生植株。经过对转化植株的PCR扩增检测,证明外源大豆铁结合基因已经转入宁夏水稻植株中。大豆铁结合蛋白基因在水稻种子中特异表达,转基因植株种子中的铁含量是未转化植株的1.7~2.2倍。

关键词: 大豆铁结合基因 农杆菌转化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水稻主栽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18个稻瘟病菌小种对10份宁夏水稻主栽品种进行稻瘟病抗性分析,结果表明:宁夏水稻主栽品种对稻瘟病菌具有较好的抗性,有2个品种对参试菌株全抗,有4个品种的抗性频率在50.0%以上。对宁夏不同稻区稻瘟病菌对已知抗性基因鉴别品种的毒力频率分析,提出宁夏稻瘟病菌对含有Pi-ks、Pi-a、pi-19(t)抗性基因的品种具有很强的致病力,具有Pi-z、Pi-ta、pi-b等抗性基因的品种可作为抗源利用,在水稻育种上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 水稻品种 稻瘟病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储藏枸杞薰蒸剂和保鲜剂的研究初报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防治枸杞储藏期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以磷化铝为熏蒸剂,通过有效剂量和最小安全剂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对25kg枸杞干果使用0.016gw=56%的磷化铝就可达到7d内杀死100%印度谷螟幼虫和卵的防治效果.筛选出代号504中的100号双吸剂作为小包装枸杞(0.25~0.5kg)的保鲜剂.研究结果为提高生产安全和降低成本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枸杞 储藏 印度谷螟 薰蒸剂 保鲜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枸杞中铅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宁夏枸杞久负盛名,在调节人体免疫、延缓衰老、抗肿瘤等方面有着特殊功效。目前我国已大面积种植,产量也逐年增加,但枸杞安全性问题日渐突出。由于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的程度日益加剧,其中对枸杞的污染,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制约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个严峻的问题。铅是目前被公认的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它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