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40 g/L喹禾糠酯乳油对大豆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防效

安徽农业科学 2022

摘要:研究了40 g/L喹禾糠酯乳油对大豆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40 g/L喹禾糠酯乳油对大豆田禾本科杂草防除效果较好,中高剂量处理下,对杂草的鲜重防效最高可达99.10%,持效期可达30 d左右,且对大豆安全。该试验结果能够为大豆田禾本科杂草的合理防除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豆田 禾本科杂草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当前农民合作社财务管理现状及规范提升建议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22

摘要: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经营效率,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农民合作社作为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要实现健康运行和有序发展,必然要加强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其各项资金活动,准确记录和反映农民合作社生产运营状况和财务运行情况。当前,我国农民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合作社的提升空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减施化学杀虫剂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控效果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2

摘要:为构建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在肇东和宾县开展化学杀虫剂减量施用及新型Bt制剂防治玉米螟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两个添加助剂的杀虫剂处理在施药量减少30% 后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均达到84% 以上,减药加入助剂后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处理的防效要比常规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处理防效略高,挽回损失率在4.6% ~6.5%,增产8.2% ~8.7%.氯虫苯甲酰胺常规用量处理对玉米螟的防效最高,两试验地防效分别为92.5% 和92.9%,在肇东和宾县两地的挽回损失率分别是6.8% 和4.8%,增产10% 以上.B t制剂比化学杀虫剂的防效要低,两地防效均在81% 以上,挽回损失率4.4% 以上,增产率5.2% 以上.因此,减量施用化学杀虫剂添加助剂的防控技术和新型Bt制剂均可有效防控玉米螟,可以作为玉米螟绿色防治技术手段应用于生产实践.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杀虫剂;苏云金杆菌(Bt);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贮藏条件对发芽蒸谷米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贮藏条件(包装材料、氧气含量和温度)对发芽蒸谷米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物质、抗氧化活性、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将发芽蒸谷米在真空和常压状态下分别包装在铝层压聚乙烯(aluminum-laminated-polyethylene,ALPE)和聚酰胺-聚乙烯(polyamide-polyethylene,PAPE)包装袋中,并分别在4℃和30℃下贮存6个月.结果表明,使用ALPE材料真空包装,在较低温度下可有效抑制生物活性物质的降解,延缓理化性质的变化,防止酸败,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也得到了充分保留.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在30℃下储存在PAPE中时会持续降低,而在30℃和4℃条件下储存在ALPE中时两者均保持不变.在30℃时γ-氨基丁酸和总花色苷含量会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但在4℃下其含量不随贮藏时间变化.在真空且低温的条件下,样品的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能够更有效地保留.基于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的发芽蒸谷米的酸败程度会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此检测结果与感官评价结果呈高度相关(R2=0.9943).在所有实验条件下,发芽蒸谷米的微生物含量均未超出国家相关标准的限量值,表明本研究过程中待测样品的微生物指标符合要求并可放心食用.

关键词: 发芽蒸谷米;包装材料;氧气含量;贮藏温度;品质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时期和长度的花穗整形对'87-1'葡萄果实性状和品质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2

摘要:为筛选适宜'87-1'葡萄的花序整形方式,以3年生'87-1'葡萄为试材,分别在花前和浆果开始生长后进行不同长度(留穗尖4,5,6和7cm)的8个处理.通过测定和分析单粒重、果实横径、纵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可滴定酸含量等指标,研究不同花穗整形处理对'87-1'葡萄果实性状和品质的影响.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排序.结果表明:花前7 d至始花期整形留穗尖6 cm的T3处理除穗重、穗长和可滴定酸含量外,其单粒重、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各项指标均达到了最大.根据综合评价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为T3>T2>T7>T6>T1>T5>T4>T8>CK.因此,花前7 d至始花期留穗尖6 cm的处理为最适宜黑龙江省'87-1'葡萄的花穗整形方式.

关键词: ’87-1’葡萄;花穗整形;果实性状;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大豆新品种齐农10号的选育与推广

大豆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齐农10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育成推广的高产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平均蛋白质含量39.88%,脂肪含量19.69%;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800.5 kg·hm~(-2),较对照品种北豆40增产10.6%,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694.2 kg·hm~(-2),较对照品种北豆40增产10.5%。2019—2020年在克山县古城镇新隆村进行齐农10号示范推广种植,田间长势均匀整齐,秆强抗倒,节间短,结荚密,籽粒外观色泽金黄、饱满圆润,产量突出,示范田分别创造了产量3 093.8和3 762.0 kg·hm~(-2)的高产典型。

关键词: 高产 大豆 新品种 选育 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早熟大豆新品种金源801及其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 2022

摘要:金源80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以黑河43为母本、黑河35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2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豆20210034。该品种具有超早熟、高产、优质、抗倒伏、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下限种植。对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以加速该品种的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 大豆 金源801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i-Ⅱ玉米的NGc抗虫基因遗传转化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2

摘要:为促进转基因抗虫玉米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玉米幼胚遗传转化法将目的基因转入玉米材料Hi-Ⅱ中,通过外植体侵染、共培养以及分化筛选,培养具有CryNGc抗虫基因的玉米植株,并研究外源基因在后代的遗传表达及抗性情况.结果表明:玉米幼胚大小在1.2~1.8mm时侵染效果最好,并成功获得了10株具有Cry NGc抗虫基因的阳性转化植株,转化效率为1.428‰.

关键词: 玉米;抗虫基因CryNGc;遗传转化;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GmFtsH2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2

摘要:为了进一步了解FtsH基因在大豆中的表达特性和功能,通过GenBank中拟南芥等其他植物FtsH基因序列设计1对简并引物,从盐处理的大豆叶片中克隆GmFtsH2的全长cDNA序列,并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GmFtsH2在低温、盐、干旱和高温处理下的表达情况.从大豆中克隆到一条全长为2200 bp的mRNA序列,命名为GmFtsH2基因,开放阅读框2091 bp,编码696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约为75.089 kDa,理论等电点为5.65,蛋白质不稳定系数为34.90,是稳定蛋白.大豆GmFtsH2与来源于三叶草、葡萄、水稻、玉米和拟南芥类的FtsH类同源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这些蛋白具有FtsH蛋白共同的保守结构域,包括N端两个跨膜域、AAA结构域、锌离子结合模块等.大豆GmFtsH2与其他19种植物FtsH蛋白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与野生豆和菜豆两个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RT-PCR分析表明,GmFtsH2在大豆的叶片、茎、根、茎尖的组织内均有表达,且在茎尖中表达量最高,茎中最低.大豆叶片在4℃低温和NaCl处理下,GmFtsH2的表达随时间延长逐渐被诱导,分别在处理后的9 h和12 h达到最高峰;而经干旱诱导的大豆叶片,GmFtsH2的表达在第3天达到最高峰,随后GmFtsH2的表达下调,第11天又达到一个小高峰.推测GmFtsH2在大豆抵御逆境胁迫中起作用.

关键词: 大豆;FtsH;逆境胁迫;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快生物育种技术创新 全力推进黑龙江省种业振兴

奋斗 2022

摘要: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科技农业,向科技要效益,推动数字技术、生物技术赋能现代农业”。当前,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以生物育种技术研究应用为核心。随着国家“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等方面指导性意见的出台和重点任务的部署,种业已成为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