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中国家禽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快速检测针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抗体,本研究建立相应的间接ELISA(iELISA)检测方法。以本实验室分离的临床毒株DS10为检测抗原,经过差速离心纯化获得DS10病毒作为包被抗原,利用方阵试验,优化一系列条件,最终确定了最佳的ELISA反应条件。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0.11mg/mL,血清最适稀释度为1:100,封闭液为含1%BSA的PBST,封闭时间为60min,一抗作用时间90min,HRP标记的兔抗鸡IgG稀释倍数为1:3500,作用时间为60min,显色时间为10min。用iELISA方法和血凝抑制试验(HI)同时检测145份血清样品的结果表明,建立的iELISA方法与常规的HI检测的符合率为92.41%,iELISA和HI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2.41%和90.34%,iELISA的敏感性略优于HI。


秸秆还田对稻麦两熟高产农田净增温潜势影响的初步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农田生态系统2009—2010年的CH4和N2O排放以及土壤碳固定进行了分析,初步研究了秸秆还田对稻麦两熟高产农田净增温潜势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对稻麦两熟高产农田周年CH4和N2O排放总量、土壤碳固定量以及净增温潜势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秸秆还田条件下周年CH4、N2O排放总量分别为394 kg CH4.hm-2、2.39 kg N2O.hm-2,土壤碳固定量、净增温潜势分别为1.14 t C·hm-2、6383 kg CO2-equivalents·hm-2;较秸秆不还田增加CH4排放总量152%、减少N2O排放总量14%、增加土壤碳固定量531%、增加净增温潜势57%。以上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使短期内稻麦两熟高产农田的温室效应明显提高,但其长期效果如何还有待观测。
关键词: 秸秆还田 CH4和N2O排放 土壤固碳 增温潜势 稻麦两熟


苦参碱、水苏碱和防己诺林碱抗细菌内毒素的作用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拟探讨3种中药生物碱苦参碱、水苏碱和防己诺林碱对细菌内毒素(LPS)的治疗作用。ICR小鼠腹腔注射6 mg/kg的内毒素3 h后,根据分组情况分别腹腔注射高(10 mg/kg)、中(5 mg/kg)、低(1 mg/kg)3个剂量的苦参碱、水苏碱和防己诺林碱。同时设立LPS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药物对照组。记录LPS攻毒后48 h内各组小鼠临床表现,测定体温、体重及器官指数,检测血清中LPS和炎症因子的含量。结果显示,苦参碱、水苏碱和防己诺林碱能显著改善体温升高、体重减轻、血清中LPS和炎症因子含量升高、内脏肿大等病变。表明以上3种中药生物碱具有明显的抗细菌内毒素作用,为其在兽医临床治疗细菌内毒素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早熟桃夏季红叶现象的生理机制研究
《园艺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揭示早熟桃夏季红叶现象的生理机制,以采果后叶色变红现象明显的‘早美’和‘春蕾’两个早熟桃品种为试材,分析夏季叶色转变过程中叶片色素和可溶性糖含量、花色素苷合成相关酶活性及净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早熟桃果实采收后叶片可溶性糖大量积累,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等花色素苷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增加。叶片转色初期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查尔酮异构酶(CHI)活性变化较小,与叶片花色素苷含量相关性不显著;叶色转红之后PAL和CHI活性与叶片花色素苷含量显著正相关。


HACCP在无公害肉兔生产中的应用
《江苏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HACCP是预防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基于该原理,通过对无公害肉兔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引种、饲料、兽药及疫苗、水为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并制定相应预防控制措施,达到生产无公害食品兔肉的预期效果。


水稻茎秆解剖结构与抗倒伏能力关系的研究
《广西植物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了抗倒伏水稻品种南粳44、武运粳7号与不抗倒伏水稻品系宁7412基部茎秆解剖结构及其与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抗倒伏水稻品种南粳44和武运粳7号基部节间的维管束数目较多,维管束鞘较厚,细胞层数较多,细胞排列紧密、体积较小;而不抗倒伏水稻品系宁7412基部节间的维管束数目偏少,维管束鞘较薄,细胞层数较少,细胞体积大。从解剖结构还可看出,南粳44和武运粳7号茎秆内的贮藏物质明显多于宁7412。这些茎秆解剖结构的差异可用于区分不同水稻品种(系)的抗倒性强弱,可以作为抗倒伏水稻品种的选育指标和筛选依据,为水稻抗倒伏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猪第二极体核物质支持胚胎早期发育的研究
《江苏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猪第二极体是否具有支持胚胎发育的全能性,采用显微操作的方法将猪第二极体移入去除雌原核的原核胚中,电融合完成重组,体外观察重组胚胎的发育情况。结果显示:猪卵母细胞体外受精4 h后即有第二极体排出;受精20 h后,50.6%的受精卵排出第二极体,且82.2%的第二极体具有活性。将有活性的第二极体与去除雌原核的原核胚重组后,重组胚胎能够发育到8-细胞期,并且重组胚胎发育的8-细胞与体处受精胚胎发育的8-细胞在形态上没有明显差别。表明猪第二极体核物质能够支持胚胎发育。


夏季喷施磷酸二氢钾和蔗糖混合液对红叶桃叶片呈色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经济可行的缓解红叶桃夏季叶色返青的方法,以1年生红叶桃为试材,研究了夏季不同浓度的磷酸二氢钾与蔗糖溶液混合喷施对红叶桃叶片色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和花色素苷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同时喷施磷酸二氢钾和蔗糖溶液后,红叶桃叶片中花色素苷的含量、花色素苷与叶绿素的比值、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高于喷施清水对照。各处理中,以喷施0.3%磷酸二氢钾和0.6%蔗糖处理的红叶桃叶片着色效果最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