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EI(精确检索)
177条记录
低温贮藏对控制菠萝黑心病和保持品质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控制黑心病的发生、保持鲜食菠萝的品质,考察了低温贮藏对主栽品种"巴厘"菠萝黑心病和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及其相关机理。将菠萝分别贮藏于(8±1)℃和(12±1)℃,以室温(26~30℃)为对照。与常温贮藏相比,在23d贮藏期内,2种低温贮藏均显著降低了菠萝黑心病的发病程度,减少了菠萝果实的质量损失,提高了菠萝果实的维生素C(Vc)和可滴定酸(TA)含量,延缓菠萝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下降。以(8±1)℃贮藏效果较好。低温贮藏还降低了贮藏期间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抑制菠萝果实中脂氧合酶(LOX)活性的升高和丙二醛(MDA)的积累。这些结果表明,低温贮藏抑制菠萝黑心病、保持果实品质与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及延缓衰老有关。

关键词: 贮藏 低温 品质控制 菠萝 黑心病 膜脂过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RFID的热带特色农业田间信息采集系统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南的农业生产相对比较落后,主要依靠人力,生产力比较低,科技含量不高,且生产和管理不规范,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权益和热带特色农业的声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将RFID技术应用到海南热带特色农业中,结合传感器技术、LabVIEW虚拟仪器技术和单片机技术等,实现对热带特色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信息和农作物自身的特征信息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以编码的形式存储到电子标签中,以达到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管理,保证农产品的品质,进行农产品的质量追溯的目的。该文通过对贴有电子标签的琼中绿橙的信息的成功识别试验,验证了构建系统的可行性。

关键词: 热带特色农业 信息采集 传感器 LabVIEW RFI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配乳化剂乳化柴油的经济性和排放特性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乳化柴油的经济性和排放特性,该文以亲水亲油平衡值HLB(hydrophilic and lipophilic balance)选择复配乳化剂,通过适当的乳化工艺配制乳化柴油,并在1135柴油机上对乳化柴油和纯柴油的经济性和排放特性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柴油机结构参数和调整参数不作改变的情况下,柴油机燃用乳化柴油的碳烟和NOX排放显著降低且有一定的节油效果;添加了助燃剂二茂铁的乳化柴油在降低碳烟、NOX和HC排放方面优势更加明显;含水率的不同对乳化柴油的燃烧有一定影响,综合考虑节油及排放效果,确定了适用本机的较佳含水率体积百分数为13%。该研究结果对于改善发动机经济性和降低排放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乳化 柴油 油耗 排放特性 二茂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操作条件对分子蒸馏纯化不饱和单甘酯的影响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蒸发温度、进料流速、进料温度和冷凝温度对分子蒸馏纯化不饱和单甘酯时轻相/进料质量比D/F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影响D/F值的因素从大到小为:蒸发温度>进料流速>进料温度>冷凝温度.建立了轻相中单甘酯和甘二酯的含量对不同蒸发温度的二次回归方程,为验证方程的可靠性,分别在进料流速为0.71、1.06、1.42mL/min,蒸发温度为150~200℃的条件下进行试验,将模型值同实验值进行比较,发现数学模型值和实验值很吻合.文中还考察了不同操作条件下不饱和单甘酯的回收率,当蒸发温度在170~190℃之间、进料流速为0.71mL/min、进料温度为70℃、冷凝温度为60℃时,只通过一步分子蒸馏,轻相中单甘酯的纯度便可提高到80%以上,回收率在60%~80%.

关键词: 分子蒸馏 不饱和单甘酯 操作条件 正交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对荔枝保鲜效果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外源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对荔枝保鲜效果的影响。分别在多菌灵500mg/L+施保克3mL/L+柠檬酸15.0mmol/L溶液中分别加入抗坏血酸50.0mmol/L(AsA处理)和谷胱甘肽50.0mmol/L(GSH处理)浸果5min,以多菌灵500mg/L+施保克3mL/L+柠檬酸15.0mmol/L浸果5min为对照处理,分别置于常温和6℃低温贮藏、相对湿度为80%。结果表明:AsA和GSH处理均能降低荔枝果皮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相对电导率;提高果肉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果肉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维持果肉中较高的维生素C和GSH含量。低温下,AsA和GSH处理均能提高荔枝保鲜效果,降低果实的腐烂率,但AsA处理的保鲜效果要优于GSH处理的效果,而常温下GSH处理并不能提高荔枝的保鲜效果。

关键词: 水果 贮藏 腐烂 抗坏血酸 谷胱甘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过氧化物预硫化天然橡胶/丝素蛋白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功能材料 2010 EI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三元混合体系溶解丝素蛋白,纯化后与过氧化物预硫化天然橡胶复合,得到了具有抗菌性能的天然橡胶/丝素蛋白(PVNR/SF)复合材料,并对胶乳和胶膜的相关性能分别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SF的加入保持了天然胶乳的稳定性。在干燥制成胶膜后,与基体材料有很好的相容性,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补强的作用,SF使天然橡胶获得良好的抗菌性能的同时,对基体的热稳定、粘弹等性能没有很大的影响。另外,通过红外光谱我们可以推测SF在胶膜中的抗菌性能与酰胺I结构有关。

关键词: 过氧化物预硫化胶乳 丝素蛋白 抗菌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然橡胶/羧甲基壳聚糖抗菌复合膜的力学性能研究

功能材料 2010 EI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胶乳共混法制备得到了天然橡胶羧甲基壳聚糖(NR/CCS)复合胶膜,通过NMR交联密度仪、拉力测试机、动态热力学分析仪等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胶膜的交联密度略微增大(5.75×10-5mol/cm3),力学性能增强到11.25MPa,并且复合胶膜的弹性模量增大,刚性增强,并通过这些测试证明了NR与CCS分子存在氢键的作用。

关键词: 天然橡胶 羧甲基壳聚糖 NMR交联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可生物降解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吸水保水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溶液共混及冷冻干燥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CMC/CS)吸水保水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和扫描电镜(SEM)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对复合材料的吸水保水能力、吸水速率和重复使用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两组分间有很好的相容性,二者发生了一定的相互交联作用;在不同组分比例的复合材料中,当CMC/CS比例为9/1时其吸水率最高,为(6676.0±50.2)%,其吸水速度极快,且具备优异的保水性能。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 壳聚糖 复合材料 吸水保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体外消化模型的香蕉果肉中可溶态Ca含量分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0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香蕉果肉可溶态Ca含量分析过程中,引入体外消化模型进行预处理,采用AA700型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量Ca含量。结果表明:(1)八成熟香蕉果肉中Ca含量为1.479 mg.g-1,平行分析实验结果RSD为4.12%;(2)八成熟香蕉果肉经过体外消化模型处理后,可溶态和不溶态Ca含量分别为1.108和0.412 mg.g-1,Ca溶解率和残留率分别为74.9%和27.8%,Ca主要以可溶态形式存在;(3)Ca溶解率和残留率平行实验结果的RSD分别为2.56%和9.10%,说明体外消化模型的引入并没有对实验方法精密度产生显著影响,且溶解率和残留率之和与理论值的误差仅为2.7%,进一步说明在食品微量元素形态分离分析过程中引入体外消化模型可行;(4)Ca测试方法的精密度和回收实验表明,样品回收率为99.2%,RSD为0.11%(n=9)。

关键词: 微量元素 香蕉 体外消化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胶乳共混法天然橡胶/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胶乳共混法制备天然橡胶/二氧化硅(NR/SiO2)纳米复合材料。先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改性,再经乳液聚合接枝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得到PMMA-SiO2粒子,最后将其与用MMA改性的天然胶乳(NR-PMMA)共混制得NR/SiO2纳米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仪、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热重分析仪、橡胶拉伸测试机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PMMA成功地接枝于SiO2表面,PMMA-SiO2在橡胶基体中分散均匀,平均粒径在60nm~80nm之间,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比纯的NR提高了35%,定伸应力也有显著提高。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天然橡胶 纳米复合材料 胶乳共混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