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EI(精确检索)
177条记录
自然条件下乳化茶树油在香蕉保鲜中的应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拓展茶树油的应用范围,开发新型天然保鲜剂,试验由"Span80+Tween80"乳化剂制备得到乳化茶树油,通过检测分析病情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呼吸强度等指标,探讨了自然条件下乳化茶树油在香蕉保鲜中的应用效果,并与常用的香蕉保鲜复合农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乳化茶树油可在不同程度上对香蕉起到保鲜作用,且浓度越大效果越好,但高于1000mg/L时随着浓度增大,保鲜效果增加不显著。1000mg/L乳化茶树油可显著延长香蕉货架期,其抑制香蕉采后还原糖转化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的效果稍逊于复合农药,延缓香蕉硬度下降的效果与复合农药相当,抑制香蕉呼吸的效果明显好于复合农药。

关键词: 应用 乳化剂 农产品 保鲜 乳化茶树油 香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叶刮麻机的噪声分析及其控制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菠萝叶刮麻机噪声过高的问题,基于噪声频谱分析技术,对分别拆除机罩、凹板、排渣板3个相关部件后的刮麻机噪声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对刮麻机空气动力性噪声影响依次为凹板、机罩、排渣板;对机罩采取了增大与刀片间隙、机罩两侧增设消声孔的措施,刮麻机噪声从93.7dB(A)下降到87.8dB(A),满足了保护操作者听力的要求。

关键词: 噪声降低 频谱分析 机械设计 纤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优化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确定最佳的菠萝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范围,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三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菠萝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进行了优化,分析了膨化温度(X1)、膨化压力(X2)和抽空时间(X3)这3个因素对产品含水率(Y1)、色泽(Y2)、硬度(Y3)和脆度(Y4)这4个指标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根据试验数据推论出描述这4个指标的二次回归模型,并进行了响应面分析,得出了菠萝优化膨化工艺范围。结果表明:膨化温度、膨化压力和抽空时间对产品的含水率、色泽、硬度和脆度都影响显著,三因子间的交互作用也显著地影响产品质量。最佳菠萝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范围是:膨化温度115~123℃;膨化压力0.04~0.08MPa;抽空时间为2~3h。

关键词: 水果 干燥 优化 工艺 温度 压力 响应面法 菠萝

ICP-MS测定木薯生产副产物的矿质元素和有害重金属元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木薯是我国广泛种植的热带作物,其块根富含淀粉,近年来常被用来生产燃料乙醇,是热门的生物质能源作物。木薯生产的同时产生了茎叶皮等大量副产物,长期以来被看成是废弃物,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木薯生产副产物含有很多营养成分,可以开发成高附加值的食品。采用ICP-MS技术对木薯生产副产物的矿质元素和有害重金属元素进行了研究,表明其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矿质元素,大量元素的含量从高到低是K>Ca>P>μg>S>Mn>Zn>Na>Fe>B>Cu,尤其Fe,Mn,Zn和B含量达到10~800μg.g-1(DW,干重),微量元素Mo,Co,Se和Ge的含量均在0.01~0.2μg.g-1(DW)。除了上述有益矿质元素以外,副产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均达到国家标准,只是茎皮中Pb含量稍微偏高,达到2.19μg.g-1(DW)。

关键词: 木薯生产副产物 ICP-MS 矿质元素 重金属元素

高光谱遥感模型对亚洲小车蝗危害程度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亚洲小车蝗危害进行了高光谱遥感监测,利用地面高光谱数据,分析和比较了正常羊草和亚洲小车蝗危害羊草冠层反射光谱和高光谱特征参数的差异,建立了高光谱特征参数与羊草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LAI和3个高光谱参数有极显著相关性,其中以红边峰值区(620~760 nm)一阶微分总和与蓝边峰值区(430~470 nm)一阶微分总和的比值为变量的虫害光谱指数(DI)模型精度最高,最适于反映研究区蝗虫的危害程度。从模型可以看出,DI介于51.57~79.83,蝗虫轻度发生;DI小于51.57,蝗虫严重发生。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关系数为0.948,平均相对误差为3.928%,表明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好。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亚洲小车蝗 叶面积指数(LAI) 高光谱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豆酶解过程中部分微量元素的形态分布分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ICP-AES OPTIMA 5300DV型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对绿豆中Cu,Zn,Fe,Mn等四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及绿豆分步酶解过程中四种微量元素的初级形态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绿豆中Cu,Zn,Mn,Fe的含量分别为12.77,31.26,18.14和69.38μg.g-1,不同处理方式所得产物中各微量元素含量不同;(2)通过酶解,绿豆中Cu,Zn,Mn,Fe的总提取率依次为68.84%,51.84%,63.97%和30.40%,而水煮对各微量元素的提取率依次只有36.22%,17.58%,7.85%和22.99%,无论水煮还是酶解,都没有很好地使微量元素溶于水中,这表明,从微量元素利用率角度考虑,制备绿豆饮料时采用深度酶解是必要的;(3)淀粉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对微量元素的提取作用不同,总体上,蛋白酶对四种微量元素的提取作用最大;(4)精密度和回收实验表明,样品回收率在98.6%~101.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12%~0.90%之间(n=11),测试方法可信。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绿豆 酶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谱分析技术在蝗虫监测中的应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8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蝗虫监测技术的研究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减少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但长期以来缺乏准确、有效的方法。文章介绍了蝗虫测报技术的发展和蝗虫生境监测的重要性,阐述了光谱技术在蝗虫预测方面的发展概况以及常用算法。遥感可对蝗虫栖息、生长、繁殖的生境进行监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可建立测报模型。利用高光谱遥感可以更为准确地监测蝗虫灾害,有利于量度蝗虫危害程度和划分发生区域,同时可监测蝗虫群落的空间分布动态。近红外技术可以判别蝗虫的种类,还可通过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测定来监测蝗虫的产卵地,对局部抽样调查和观测蝗虫非常有利。光谱分析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监测和预测蝗虫发生的工具,由于其在空间定位、信息获取、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优势,必将成为这一领域重要的研究手段。文章还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蝗虫 监测 遥感 高光谱 近红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叶粉碎还田机集叶器设计与试验

农业机械学报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决一般粉碎还田机甩刀无法将沟底甘蔗叶捡拾起来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集叶器。集叶器斜杆与限位轮刚性连接,底端接触地面,可将紧贴地面的甘蔗叶收集、提升至一定高度,使喂入高度增加,从而使甩刀离地沟间隙超过垄高,不仅避免甩刀切入土壤和碰撞坚硬石块等障碍物,减少不必要的动力消耗,而且捡拾率和粉碎率分别提高3.4%~4.3%和9.4%~11.8%。经理论分析和田间试验确定了集叶器斜杆倾角为40°~60°,斜杆底端与机壳前端距离为60~70cm。

关键词: 粉碎还田机 集叶器 甘蔗叶 设计 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海南槟榔叶片中金属元素的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8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严格按照田间采样方法采集海南槟榔园的叶片,分别采用干灰化法和HNO3-HCLO4混合酸消煮法消化槟榔叶片,参考其他植物样品火焰原子吸收法的测定方法,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海南槟榔叶片中的K,Ca,Na,Mg,Fe,Mn,Cu,Zn金属元素的含量。研究了不同消化方法对测定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干扰考察、并作了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考察。干法消化的加标回收率在98.36%~102.38%之间,RSD在0.42%~2.33%(n=6);湿法消化回收率在99.22%~103.72%之间,RSD0.58%~1.28%(n=6)。干法消化测定的八种金属元素含量稍低于湿法消化测定的含量,八种元素含量的比值在0.970 3~0.993 4之间。文章为槟榔叶片多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提供了可靠的方法,方便了各种金属元素对槟榔的营养作用研究。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槟榔 金属元素 消化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槟榔中的槟榔碱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优化超临界CO2萃取槟榔碱的工艺参数,通过三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实施试验,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和萃取时间因素对槟榔碱萃取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的温度对槟榔碱萃取量有极显著的影响,萃取时间和压力的影响较小。同时确定了槟榔碱萃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温度72℃,压力57MPa,时间26min。在此条件下,槟榔碱的萃取量为6143.71μg/g,达到理论最大萃取量的95.3%,所得萃取物中槟榔碱的百分含量为(25.85±0.41)%。

关键词: 槟榔 槟榔碱 超临界CO2萃取 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