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2009年我国小菜蛾迁飞路径典型案例分析
《环境昆虫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是一种世界性的十字花科蔬菜重要害虫,具有远距离迁飞的特性,明确小菜蛾在我国的种群发生动态及迁飞路径对其早期预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调查了2009年5月我国南京、故城、安阳、大连、公主岭、沈阳6个地区小菜蛾成虫种群的发生动态,并首次利用HYSPLIT平台对不同地区小菜蛾种群的迁飞峰次进行了轨迹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5月我国6个地区的小菜蛾成虫种群存在显著地"突增"或"突减"现象,符合迁飞昆虫在迁飞期的种群动态的典型特征;5月14日南京地区起飞的小菜蛾种群可迁飞至大连,5月19日故城地区起飞的小菜蛾种群可迁飞至公主岭,5月20日安阳地区起飞的小菜蛾种群可迁飞至沈阳;首次明确了小菜蛾轨迹分析的设定参数,800-1200 m为小菜蛾适宜迁飞的飞行高度,飞行持续时间一般为2-3 d。
新选饲草高粱恢复系农艺性状配合力效应分析
《草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5个高粱(Sorghum bicolor)不育系和6个饲草高粱恢复系(IS722为对照)为材料组配置30个杂交组合,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法对其生物产量、株高、茎粗、分蘖和干重5个主要农艺性状数据进行了遗传力估算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所有饲草高粱恢复系中,只有安微草3和053423-2在5个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都表现出正向效应,尤其在生物产量等性状上表现出较好的一般配合力。TX623A/053423-2、SX14A/053423-2和SX14A/(Mama Mama/BMR)-1等9个组合的生物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值高于对照IS722,表现出较高的特殊配合力。(Mama Mama/BMR)-1的株高和干重效应值均位居第1位,表现出较高的一般配合力。V4A/健宝-8-2、HC356A/安徽草3、SX14A/皖系3SM3-1、SX7A/安徽草3和V4A/(Mama Mama/BMR)-1在产量性状上表现出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是较好的杂交模式。5个农艺性状的遗传是受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双重影响,占主导地位的是加性效应。综合而言,(Mama Mama/BMR)-1和053423-2表现出的一般配合力突出,安徽草3的特殊配合力表现较好,都是选育出的优良亲本恢复系。本研究对饲草高粱恢复系配合力和遗传力进行了估算,对了解饲草高粱恢复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为杂交育种选择优良亲本和最优杂交组合提供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SiLCYB基因与米色形成的关系
《分子植物育种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谷子是中国北方重要杂粮作物,米色是评价谷子品质的重要指标,目前关于谷子米色的形成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选用米色分别为深黄、浅黄、白色和绿色的谷子品种各2个,对这8个谷子品种进行了总类胡萝卜素含量、β-胡萝卜素含量与米色差异间关系的分析,以及分子水平4个β-胡萝卜素代谢相关基因在籽粒不同灌浆阶段的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CCI指数作为米色测定的综合指标,可对不同品种米色差异进行鉴定,且分别与总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含量呈显著与极显著正相关。通过对8个品种SiLCYB基因组DNA克隆发现,只有深黄品种JG21中出现序列变异,有两个SNP位点,且第二处单核苷酸变异使相应氨基酸由谷氨酰胺变为精氨酸。SiLCYB表达不具有组织特异性,在叶中表达最高,茎中最低。通过对籽粒不同灌浆阶段β-胡萝卜素合成基因SiLCYB与另外3个β-胡萝卜素代谢相关基因(SiLCYBLCYE,SiHYD,SiCCD1)的表达分析发现:SiLCYB在大多数品种中表达基本恒定,且与β-胡萝卜素积累没有表现出显著相关性;而SiLCYE在不同品种中普遍呈现出与SiLCYB同增同减的表达模式,但表达水平低于SiLCYB;同时发现2个降解相关基因(SiHYD,SiCCD1)的表达与β-胡萝卜素积累在灌浆特定阶段表现出了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因此,推测SiLCYB与降解基因SiHYD和SiCCD1共同作用,通过影响β-胡萝卜素和总类胡萝卜素在籽粒中的积累,进而影响米色的形成。
关键词: β-胡萝卜素 米色 SiLCYB 籽粒灌浆 表达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犬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的诊疗病例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2015年6月下旬,山西省太原市某狗场部分2月龄幼犬先后发病,后波及至成年犬,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流鼻涕等,诊断为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肺炎,经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山西省太原市某狗场饲养犬80多只,其中2月龄幼犬20多只、成年犬30多只于2015年6月下旬出现咳嗽、流鼻涕、高烧等肺炎症状。狗场主人用头孢曲松和抗病毒药物治疗病犬5 d无效,最早发病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集水槽法在大豆抗旱性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大豆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抗旱性是复杂的数量性状,由于土壤含水量较难控制,精准的抗旱性表型较难获得。通过在田间放置不同直径集水槽研究大豆生长及田间环境的变化情况,进而探索利用该方法进行大豆抗旱性鉴定的效果。结果表明:随着集水槽直径的增加,大豆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粒数和单株产量显著降低,但大豆植株分枝数、结荚高度差异不显著。不同直径集水槽对土壤温度和重量含水率均有一定影响,尤其对14∶00土壤5 cm处温度有显著影响;放置集水槽对0~10 cm土壤重量含水量影响较大。上述结果表明,大豆行间放置集水槽能降低土壤重量含水量,不同直径集水槽处理间大豆植株的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粒数及单株产量等与抗旱性相关性状存在显著差异。以不放置集水槽的普通管理模式作对照,用田间放置直径为25 cm的集水槽可以对大豆抗旱性进行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接种不同根瘤菌对紫花苜蓿固氮效能及生物量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在晋北生态区给主要推广品种筛选适宜的高效根瘤菌,使紫花苜蓿-根瘤菌共生体充分发挥共生固氮作用,建立高效、高产、优质紫花苜蓿生产体系。将中国农业科学院菌种保藏中心筛选出的9株紫花苜蓿根瘤菌作为试验材料,以山西大同地区的土壤为基质,结合温室盆栽和田间试验,比较供试材料的结瘤数、固氮酶活性、株高、生物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筛选出适合供试材料巨能耐盐紫花苜蓿品种的4株高效根瘤菌CCBAU30015、CCBAU NMC024-1、HBU07004和CCBAU30198,并将这4株菌进行田间接种效果验证。结果表明,接种CCBAU30015、CCBAU NMC024-1、HBU07004和CCBAU30198后,全年干草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8.7%,15.8%,11.3%和13.3%,单位面积蛋白质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0.9%,10.2%,9.7%和10.1%,其中,CCBAU30015表现最为突出,在各个指标上与对照间差异均显著(P<0.05)。说明通过土壤筛选的高效根瘤菌可以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药剂对小地老虎幼虫的毒力及田间防效
《中国植保导刊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浸虫法测定了4种药剂:甲维盐、高效氟氯氰菊酯、虫酰肼和高氯·甲维盐,对小地老虎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并对4种药剂的实验室自制剂型2%甲维盐微乳剂、2.5%高效氟氯氰菊酯水乳剂、20%虫酰肼悬浮剂和4%高氯·甲维盐微乳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高效氟氯氰菊酯对小地老虎3龄幼虫的毒力最高,其毒力LC50值为0.46 mg/L,其次为高氯·甲维盐,LC50值为0.74 mg/L。在田间使用4%高氯·甲维盐微乳剂40 g/667m2时,药后3 d和12 d的防虫效果均可达93%以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树腐烂病菌对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的敏感性及交互抗性
《农药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山西省苹果树腐烂病主要致病菌Valsa mali对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3种常用防治药剂的敏感性,为苹果树腐烂病化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山西省8个苹果产区分离到的53个黑腐皮病菌V.mali菌株对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3种杀菌剂EC_(50)范围依次为0.013~1.027 mg/L(均值为0.516 mg/L)、0.042~41.372 mg/L(均值为7.509mg/L)和0.003~0.309 mg/L(均值为0.035 mg/L)。[结论]频次正态分布敏感性聚类分析表明:V.mali菌株群体对甲基硫菌灵的EC_(50)呈近正态分布,以EC_(50)均值作为甲基硫菌灵的相对敏感基线,未检测到甲基硫菌灵抗性菌株;V.mali菌株出现了对嘧菌酯和苯醚甲环唑敏感性降低的亚群体。敏感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苹果树腐烂病菌株对药剂的敏感性无地域性差异。交互抗性分析结果表明:3种药剂两两间无交互抗性。
关键词: 苹果树腐烂病菌 敏感性 频次正态分布 聚类分析 交互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园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防治技术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对单植梨园和毗邻苹果园的梨园内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和合理使用密度,本研究于2012、2013和2014年在山西省运城市采用每根含270 mg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的散发器进行了梨小食心虫迷向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单植梨园和毗邻苹果园的梨园以600、900和1200根/hm~2处理,对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逐年提高,且高密度处理迷向效果更好;连续使用3年后,梨小食心虫的蛀果率显著低于对照园,单植梨园内防治效果分别为80.00%、90.00%和90.00%,毗邻苹果园的梨园则分别为69.23%、84.62%和84.62%,单植梨园效果好于毗邻苹果园的梨园。综合防治成本和效果,建议单植梨园可使用900根/hm~2密度处理,毗邻苹果园的梨园使用1200根/hm~2以上密度处理,并建议大面积连片使用3年以上。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性信息素 迷向 单植梨园 毗邻苹果园的梨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