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连作对高粱生长及根区土壤环境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玉米-高粱轮作为对照,研究连作对高粱生长、产量的影响及根区土壤中酶活性和微生物的变化。结果表明:高粱连作3年对产量的抑制开始显现。与轮作相比,连作3年高粱的株高、茎粗、叶面积、生物量显著降低,连作4年更为明显;连作4年高粱根系生长也明显受到影响,0~40 cm深度范围内根系的生物量、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分别仅为轮作的61.5%、84.4%、73.8%。连作4年增加了土壤中可培养真菌数量,在拔节期和灌浆期分别是轮作的1.9、1.3倍,而对细菌和放线菌的影响没有明显规律;连作显著增加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的活性,分别比轮作增加了14.7%、17.2%。由此可见,连作不仅抑制高粱植株的生长,并对土壤中微生物区系组成和酶活性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高粱连作障碍 高粱生长 产量 根系形态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冰温结合SO_2两段释放对‘玫瑰香’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
《中国果树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冰温结合SO_2两段释放对‘玫瑰香’葡萄贮后品质及贮藏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冰温(-1.0、-1.5℃)结合SO_2两段释放避免了果梗褐枯和果粒漂白问题,腐烂减轻,贮藏120 d腐烂率分别为1.5%、0.9%,果粒SO_2残留不超过3.2 mg/kg,糖、酸含量接近于葡萄采收值。与-1.0℃相比,-1.5℃贮藏葡萄穗梗冷害率30%,表现为穗梗鲜绿色转暗并呈现水渍状,而前者未发生冷害,因此,-1.0℃结合SO_2两段释放处理更适合‘玫瑰香’葡萄低硫贮藏。
关键词: ‘玫瑰香’ 葡萄 冰温贮藏 SO_2保鲜剂 两段释放 SO_2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蒜半胱氨酸合成酶的mRNA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生物技术通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半胱氨酸合成酶的产物半胱氨酸是植物中含硫氨基酸的重要来源,大蒜中含硫氨基酸丰富,研究大蒜半胱氨酸合成酶的性质及生物学功能以明确其在大蒜硫代谢中的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从NCBI数据库中获得的3个大蒜的半胱氨酸合成酶基因(AsGCS2、AsGCS3和AsGCS4)的开放阅读框,预测其蛋白序列、分子量大小、蛋白质特性、亚细胞定位、系统进化等特征;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了3个半胱氨酸合成酶的组织表达特性。结果显示,AsGCS2、AsGCS3和AsGCS4的开放态读码框长度分别为1 152 bp、1 296 bp和1 236 bp;其编码蛋白的理论相对分子量分别为40.6 k D、34.1 k D和36.1 k D。AsGCS2被亚细胞定位于叶绿体中,而AsGCS3和As GCS4均被定位于细胞质中。氨基酸比对结果表明,AsGCS2与AsGCS3相似度为70%,与AsGCS4相似度为59%;而AsGCS3与As GCS4相似度为68%。进化分析图表明,AsGCS2属于Bsas2亚家族,AsGCS3属于Bsas1亚家族,AsGCS4属于Bsas6亚家族。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大蒜不同CSase的组织特异性是不同的,AsGCS2在叶中表达量最高,ASGCS3在根中表达量最高,而ASGCS4在叶和根中都有较高的表达量。3个半胱氨酸合成酶基因分别属于不同的Bsas亚家族,它们的组织表达特性也不相同,它们在大蒜不同组织中的半胱氨酸合成途径中起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枣胚胎发育及胚败育动态观察
《西北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不同胚败育类型枣(Ziziphus jujuba Mill.)和酸枣(Ziziphus acidojujuba C.Y.Cheng M.J.Liu)品种的花粉萌发和授粉过程、胚发育进程、胚败育动态进行观察,为研究胚败育机制和胚挽救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花粉萌发和授粉状况不是造成枣胚败育的主要因素。不同类型品种原胚阶段胚发育状况基本一致;胚分化发育阶段,除‘壶瓶枣’未观察到子叶胚之外,其余品种均有部分果实可完成胚发育,不同品种胚发育进程有差异。各品种胚发育到鱼雷形时进入硬核期。品种间胚败育始期和高峰期略有不同,各品种都是花后28d约球形期胚开始大量败育,花后28d开始胚抢救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具有可行性;同一品种胚败育率的田间调查和显微切片观察结果基本一致。花后时间和果实大小可间接反映胚的状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粪肥对农田土壤磷素累积和饱和度增加速率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施用粪肥导致的我国集约化种养区域农田土壤磷素高量累积和高环境风险问题,利用长期定位试验定量分析了施用粪肥对农田土壤磷素累积和磷饱和度(DPS,degree of P saturation)增加速率(每年1 kg P·hm~(-2)磷素盈余所导致的土壤磷素含量或DPS变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22年过量磷素投入明显提高了土壤磷素含量和DPS,0~20 cm土层土壤磷素累积、DPS增加与磷素盈余均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性。与单施化肥相比,施用粪肥对土壤全磷的累积速率影响不大,但是明显提高了土壤Olsen-P累积和DPS增加速率。施用粪肥下,每年1 kg P·hm~(-2)的磷盈余所导致的0~20 cm土层土壤Olsen-P、CaCl_2-P累积和DPS增加量分别为0.071 mg P·kg~(-1)(r=0.608,P=0.029)、0.003 mg P·kg~(-1)(r=0.528,P=0.066)和0.036%(r=0.863,P=0.002),分别为不施粪肥的3.3、6.0倍和1.2倍。土壤DPS变化与磷含量变化之间也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0~20 cm土层土壤每年全磷、Olsen-P和CaCl_2-P含量增加1mg P·kg~(-1)所导致的土壤DPS增加值分别为0.13%、0.42%和7.78%。20~40 cm土层土壤磷素累积、DPS增加与磷素盈余之间的线性相关性均较差,但与0~20 cm土层相比,施用粪肥和不施粪肥之间累积速率的差异性有增大的趋势,说明施用粪肥促进了磷素向下层土壤的移动。施用粪肥加速了土壤有效磷累积和DPS增加,进而提高了土壤中磷素损失风险,合理施用粪肥是控制集约化种养区域农田磷面源污染的关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拔节期干旱对春玉米产量性状及抗旱性的影响
《作物杂志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干旱区大田条件下,选用当前生产上主推密植型玉米品种,在拔节期不同干旱胁迫度下,对其产量性状及抗旱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旱胁迫度下百粒重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随干旱胁迫程度增加,穗粒数对产量所起的直接效应明显增加,而穗粒数则与行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所以百粒重是决定产量的首要因子,其次是穗粒数,而行粒数则决定了穗粒数。品种抗旱性分析结果表明,大丰30丰产性较好,而抗旱性一般;富友968抗旱性最好,而丰产性较差;潞玉36则抗旱性和丰产性均较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目前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任务与实现途径探讨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根据我国30年来人地关系变迁的历史和未来人口城市化高峰期农村人地关系发展的初步展望,并借鉴日本、韩国的历史,提出土地经营规模扩大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可预见的未来,我国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可以户均土地1.0~1.5hm2的规模为参考目标,户均土地规模扩大2~3倍,发展中等规模农户(即新中农),实现初步适度规模经营。提出了因年老和残疾失去经营能力和向外迁移的承包农户退出农业承包经营的规模扩大机制,向退出土地农户的财政赎买土地,以及2027年第三轮承包重新发包的适度规模扩大途径。最后,指出了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农业经济学 规模经营 土地流转 阶段目标 第三轮承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晋汾白猪母猪繁殖性状的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晋汾白猪母猪的繁殖性状,试验对晋汾白猪1~6胎的繁殖性状指标进行跟踪统计,并与大白猪、长白猪和山西省常见的猪种及组合的繁殖性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晋汾白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28日龄断奶头数、28日龄断奶窝重2~5胎与1胎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经产母猪3~5胎表现较好,尤其第4胎表现最好;晋汾白猪繁殖性状与国外大白猪、长白猪相比1~2胎差异不明显,3~5胎较外种猪多1~2头;晋汾白猪与山西省常见的猪种及组合相比,初产母猪平均产仔数表现次之,不如大汉梅母本系,但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晋汾白猪表现最好,极显著高于山西黑猪和长大组合(P<0.01);晋汾白猪的初产平均个体重表现最好,经产平均个体重方面次之。综合各项指标分析,晋汾白猪母猪繁殖性状不论与外种猪相比还是与其他优秀组合相比都表现出独特的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