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方形网箱水平波浪力的迭加计算和实验验证

海洋与湖沼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小直径圆柱体绕流理论和网渔具理论为基础的经验水动力计算法 ,分别考虑网箱框架是刚性体、网衣和绳索是柔性体的特征 ,结合正弦波理论对方形网箱及其构件受到的水平波浪力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 ,理论给出了波浪力迭加计算法 ,并把计算结果与小尺度的网箱水槽实验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 ,计算数值与试验数据较接近 ,平均误差率在 1 5 %以内。网箱水平波浪力呈周期性、不对称变化 ,在波浪周期小于 0 72s时 ,主要以框架的波浪力为主 ,反之以网衣的为主。在波长为 0 8m、周期为 0 72s、水深为 0 7m、波高为 68 3mm情形下 ,计算结果显示网箱的框架尺寸和形状及其系泊、布局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海况而定 ,网箱高度可适当增加 ,当设置水层下降深度相对于网箱高度比率为 2 0 %— 40 %时 ,波浪力峰值下降相对率达68 0 3%— 88 2 0 %,表明可以较大程度地降低其波浪力

关键词: 水平波浪力 方形网箱 迭加计算 试验验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菲律宾蛤仔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的细胞学观察

水产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HOECHST33258荧光染料对已固定的菲律宾蛤仔受精卵及早期胚胎样品进行染色的方法,连续观察记录了菲律宾蛤仔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的细胞生物学过程。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的成熟未受精卵子处于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精卵混合后精子迅速结合于卵子周围并开始进行顶体反应;精子入卵后去致密并且激发卵子恢复两次成熟分裂,排放出第一及第二极体,完成成熟分裂;受精卵完全排放出第二极体的同时早期的精卵原核形成,随后二者相互靠拢,体积扩散膨大,在细胞中央位置形成各自的染色体组后完成联合;菲律宾蛤仔早期胚胎发育速度进程较快;在受精过程中存在极少数的多精受精现象。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受精 早期胚胎 荧光显微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放大网囊网目尺寸对南海多齿蛇鲻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南海北部多齿蛇鲻生物学参数和20世纪80年代南海区底拖网选择性试验数据,运用Beverton Holt模型,分析在不同捕捞死亡系数F时,网囊网目尺寸从目前的平均27mm放大到39mm后多齿蛇鲻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W/R、单位补充量渔获尾数YN/R、渔获平均体长 LY、渔获平均体重 WY和渔获平均年龄 TY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网目尺寸放大后,在捕捞强度不变的情况下,YW/R、 LY、 WY、 TY的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当前的捕捞死亡系数F越大,增幅越明显;YN/R,而的值却有所降低,降幅基本不受F的影响。F在0.4~3.0范围时,网目放大后多齿蛇鲻在年渔获尾数下降15%的情况下,产量反可增加11%~69%;同时 LY提高16%~30%、 WY提高31%~99%、 TY提高22%~50%。就39mm网目而言,F值为0.6时,多齿蛇鲻可获得最大产量。

关键词: 网目放大 多齿蛇鲻 BevertonHolt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鲫鱼HindⅢ高重复DNA序列的分子克隆(英文)

动物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因组DNA高重复序列的研究有助于解释许多重要的生命现象 ,如基因调节、基因转座、基因进化等 ,还可以用于进行种群的遗传分析。鱼类的DNA高重复序列研究资料较少 ,曾在鲤科鱼类发现HindⅢ高重复序列家族。本研究用HindⅢ内切酶消化 ,从鲫鱼 (Carassiusauratusauratus)基因组DNA也克隆出一种独特的高重复序列。序列测定揭示该重复序列长度为 175bp ,在单倍体基因组的拷贝数为 1× 10 5。鲫鱼HindⅢ高重复序列与鲫鱼属 (Carassius)其它同类已知的高重复序列存在某种程度的变异 ,而与鲤科其它属的已知的HindⅢ高重复序列完全不同

关键词: HindⅢ高重复DNA序列 鲫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达氟沙星对施氏鲟的急性毒性及组织残留检测

中国水产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施氏鲟(Acipenser scherenscki,体重75-95 g)暂养于室内玻璃水族箱内7 d后进行实验。所用达氟沙星(Danofloxacin)纯度为99。5%。分别以剂量800、1040、1352、1157.60、2284.88和2970.34 mg/(kg体重)对施氏鲟进行口灌,以400、440、484、532.4、585.6和644.2 mg/(kg体重)进行腹腔注射达氟沙星水溶液,给药后连续10 d观察实验鱼的行为及死亡情况。用改进的寇氏法计算得出施氏鲟腹腔注射达氟沙星的LD50为429.47 mg/(kg体重),LD50的95%可信限为425.22-433.66 mg/(kg体重)。口灌达氟沙星LD50为1502.10 mg/(kg体重),95%可信区间范围为1307.89-1738.60 mg/(kg体重)。对染毒死亡鱼及对照组实验鱼分别进行组织切片,并分别进行光镜及电镜观察。光镜观察结果表明,染毒死亡鱼的肝细胞的索状结构消失,肝组织呈弥漫性坏死,肝细胞肿胀,有些肝细胞失去正常的多角形形状,细胞核肿胀变形;窦状隙腔变窄,其中的红细胞形状也不同程度发生了改变。染毒死亡鱼的肝细胞的超微结构显示,肝细胞内充满脂滴,肝细胞核萎缩、消失,线粒体脊断裂,线粒体破裂,粗面内质网结构疏松有断裂,滑面内质网数量明显减少,溶酶体破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以10 mg/(kg体重)剂量连续4次口灌给药后,达氟沙星在施氏鲟血浆、肝脏、肾脏、肌肉?

关键词: 达氟沙星 施氏鲟 急性毒性 组织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种笛鲷属鱼类线粒体16SrRNA基因片段的序列比较

中国水产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笛鲷属(Lutjanus)的紫红笛鲷(Lutjanusargentimaculatus)、白星笛鲷(Lutjanusstellatus)、千年笛鲷(Lutjanussebae)、勒氏笛鲷(Lutjanusrussellii)、红鳍笛鲷(Lutjanuserythropterus)线粒体DNA16SrRNA基因片段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得到长度约418bp的序列。结合GenBank中斜带笛鲷(Lutjanusdecussatus)该区段的16SrRNA序列,用Clustal_X排序软件进行16SrRNA序列的对位排列。通过Mega2.1软件对所得线粒体16SrRNA片段序列进行比较,共检测53个碱基存在变异,其中包括21个简约信息位点,并用"Pairwisedistance"计算了各属间的相对遗传距离,结果表明,其序列差异(转换+颠换)在0.027~0.083,其中勒氏笛鲷与斜带笛鲷的序列差异最小,红鳍笛鲷与勒氏笛鲷的序列差异最大。以高体四长棘鲷(Argyropsspinifer)为外类群,采用Mega2.1软件中的"Neighbore-Joining"法得到唯一1个分子系统树,系统树各分支的置信度由"Bootstrap"1000循环检验。结果表明,6种笛鲷鱼类聚成明显的3个分支,第1个分支,包括勒氏笛鲷、斜带笛鲷和白星笛鲷;第2个分支,包括紫红笛鲷;第3个分支,包括红鳍笛鲷和千年笛鲷。

关键词: 笛鲷属 线粒体DNA 16SrRNA 序列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部湾主要经济鱼类资源变动分析及保护对策探讨

热带海洋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北部湾历史上几次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对14种主要经济鱼类的资源变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曾是20世纪60年代底拖网渔获优势种的红笛鲷(Lutjanussanguineus)、(Therapontheraps)、长棘银鲈(Gerresfilamentosus)、黑印真鲨(Carcharhinusmenisor rah)和灰裸顶鲷(Gymnocraniusgriseus)等资源已严重衰竭;二长棘鲷(Parargyropsedita)、长尾大眼鲷(Priacanthustayenus)、短尾大眼鲷(Priacanthusmacracanthus)、白姑鱼(Argyrosomusargenta tus)、蓝圆(Decapterusmaruadsi)、竹荚鱼(Trachurusjaponicus)等种类的资源密度的波动较大;带鱼(Trichiurushaumela)、花斑蛇鲻(Sauridaundosquamis)、刺鲳(Psenopsisanomala)等资源虽呈衰退趋势,但资源密度相对较为稳定。并探讨了过度捕捞对不同种类资源变动的影响及渔业资源的保护对策。

关键词: 经济鱼类 资源变动 北部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六种冷水鱼肌肉营养组成分析与评价

营养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养殖的五种冷水鱼(虹鳟、金鳟、山女鳟、白点鲑、大西洋鲑)和一种野生冷水鱼(哲罗) 肌肉的营养组成进行分析与评价,为冷水鱼品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常规的生化分析方法对六种冷水鱼肌肉的营养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六种冷水鱼肌肉(干样)中粗蛋白含量为75.49%-91.51%,粗脂肪含量为1.21%-16.80%,灰分含量为4.93%-6.61%;氨基酸总量为69.89%-88.58%;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为29.61%-38.37%;4种呈味氨基酸含量为27.20%-34.92%。结论:六种冷水鱼肌肉中蛋白质含量较高;所含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含量较高;养殖鱼种和野生鱼种在粗脂肪含量上有着很大的差异。综合分析认为六种冷水鱼是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比较高的优质养殖鱼类。

关键词: 冷水鱼 肌肉 营养组成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沉积环境中硫化物的形成及其与贝类养殖的关系

海洋水产研究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描述了海洋及沉积物中硫的主要形态、分布及无机硫化物的形成机理。阐述了环境条件对硫化物形成的影响。并依据国内外的研究资料重点讨论了沉积环境中硫化物的形成、贝类养殖过程中生物沉降对沉积环境中硫化物的影响及养殖活动与底质中硫化物的关系。提出了贝类养殖活动中生物沉降过程对沉积环境中微生物贡献的定量研究将成为贝类养殖对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关键词: 贝类养殖 硫化物 生物沉降 底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剑尾鱼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动态病理变化观察

中国兽医科技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剑尾鱼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病理变化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观察。结果显示 :剑尾鱼感染发病呈急性过程 ,感染后 10~ 15h为发病死亡高峰期 ;病理组织学变化以全身溶血性贫血和广泛的组织细胞变性、坏死为主 ;感染发病死亡时间主要集中在 5~ 2 4h ,感染部位和鳃最先受到损伤 ,最终因各器官结构破坏、功能衰竭和窒息而亡。

关键词: 剑尾鱼 嗜水气单胞菌 病理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