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中国对虾部分基因组文库构建和微卫星DNA序列的筛选

高技术通讯 200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中国对虾为实验材料,提取肌肉的基因组DNA.经BSP143Ⅰ酶切后,回收500~1000BP的DNA片段,与经BAMHⅠ酶切并去磷酸化的PUC19重组,将重组载体转入大肠杆菌DH5α中.然后将其涂布于含氨苄青霉素的LB平板上,过夜培养后,经蓝白斑筛选,构建对虾部分基因组文库.采用载体质粒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检测插入片段的大小,对基因组文库进一步进行筛选.从建立的文库中选取100个片段大小合适的克隆进行测序,其中54个克隆的DNA插入片段含有微卫星序列,共获得了111个微卫星序列,在GENBANK中注册了12个微卫星序列.本实验中还发现1个含有23BP的小卫星序列.

关键词: 中国对虾 基因组文库 微卫星DN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本沼虾与海南沼虾的人工种间杂交及其同工酶分析

水生生物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日本沼虾 海南沼虾 人工授精 杂交 同工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真鲷脂蛋白脂肪酶基因顺式元件PPRE及在肝脏活体调控作用

热带海洋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血液提取总DNA并构建基因组文库,克隆海水鱼真鲷(Pagrosomusmajor)脂蛋白脂肪酶(LPL)基因5′侧翼区序列,再通过竞争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定量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饱和度脂肪酸对其肝脏LPL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真鲷LPL基因5′侧翼区序列中存在顺式元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反应元件,其序列为TGAAGA TGACAT,与TATA(CATAA)盒序列相隔211bp;与喂饲料对照组比较,添加10%油酸可增加真鲷肝脏LPL基因表达水平,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用亚油酸或n 3高不饱和脂肪酸混合物取代添加油酸的一半(占饲料添加量的5%)后,导致真鲷肝脏LPL基因表达水平升高并出现显著性变化(p<0.05)。对真鲷肝脏LPL基因诱导表达随饲料中的脂肪酸不饱和度增加而增加,表明在活体条件下脂肪酸对真鲷肝脏LPL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可能与脂肪酸的氧化代谢有关。n 3高不饱和脂肪酸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诱导真鲷肝脏LPL基因表达,使真鲷食物脂质供应水平与其肝脏脂肪酸氧化代谢强度调控偶联起来,可能是真鲷对高脂食物(特别是富含n 3高不饱和脂肪酸食物)的一种适应。

关键词: 真鲷(Pagrosomusmajor) 脂蛋白脂肪酶基因 顺式元件 转录调控 高不饱和脂肪酸 肝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海区小黄鱼渔业生物学现状的分析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 2 0 0 1年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调查资料为依据 ,对小黄鱼的体长、体重、生长、死亡等渔业生物学特征及临界年龄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目前东海区小黄鱼优势体长组为 1 1 0~1 30 mm,占 4 1 .34% ;优势体重组为 2 0~ 4 0 g,占 5 0 .91 % ;总死亡系数为 2 .0 5 ,自然死亡系数为 0 .5 8,捕捞死亡系数为 1 .4 7,临界年龄为 2 .1 8龄。对照东海区小黄鱼生物学特征的历史状况分析 ,目前东海区小黄鱼个体小型化、低龄化、性成熟提早现象明显 ,生物学参数发生较大变化。建议在东海区现行资源状态下 ,小黄鱼的可捕标准应充分考虑其生物学现状加以科学调整

关键词: 东海区 小黄鱼 渔业生物学 临界年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金属对鱼类毒性效应及其分子机理的研究概况

海洋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CR-核酸探针斑点杂交法检测痕量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

高技术通讯 200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设计了2对引物用于检测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外引物用于PCR扩增,内引物用于合成探针进行斑点杂交.结果表明,外引物PCR-电泳的检出极限为1PG WSSV DNA;PCR产物经内探针斑点杂交,可检出10FG的WSSV DNA;单纯的内探针斑点杂交只能检测出1NG以上的WSSV DNA.PCR-斑点杂交的检测灵敏度比PCR-电泳高2个数量级,比单纯斑点杂交高5个数量级.SOUTHERN杂交表明,PCR-斑点杂交检测WSSV特异可靠.该方法可用于痕量WSSV的检测.

关键词: PCR 斑点杂交 白斑综合征病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海浮游桡足类的种类组成及优势种

水产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水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对浮游桡足类种类组成及优势种作了探讨。东海浮游桡足类经鉴定共有226种,呈外海高近海低的分布趋势,夏季(163种)>秋季(152种)>春季(140种)>冬季(123种),4个季节皆出现的有78种。优势种(优势度Y≥0.02的17种,主要有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普通波水蚤(Undinula vulgaris)、精致真刺水蚤(Euchate conicina)和亚强真哲水蚤(Eucalanus subcrassus)等,季节更替明显,在秋、冬季优势种中还新出现了多种中、小型桡足类。北部近海(29°~32°N、125°E以西)春季中华哲水蚤、夏秋季精致真刺水蚤与水温、盐度多元一次逐步回归相关性显著(P<0.05),秋季普通波水蚤与水温、盐度相关性非常显著(P<0.01),春季鳀(Engraulis japonicus)中心渔场(>100kg·h~(-1))分布与中华哲水蚤高密集区(50~100ind·m~(-3))平面分布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春、夏季鳀鱼仔、稚鱼高密度区(≥100ind·net~(-1))与中华哲水蚤高丰度区(50~100ind·m~(-3))相重叠。

关键词: 东海 浮游桡足类 种类组成 优势种 鳀渔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膏法测定海水流速

海洋水产研究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测量浅海扇贝养成笼内、外环境因子的变化差异 ,利用石膏法测定了桑沟湾扇贝养殖海区、养成笼内的海水流速变化 ,并与挪威产SD60 0 0型自动记录海流计进行了比较。同时 ,对影响石膏块溶解的因子进行了探讨 ,得出了石膏块的溶失与水体积、温度、盐度、时间、水流之间的相关曲线。结果表明 ,石膏块的溶失与水流流速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R2 =0 .982 ) ,经校正后石膏法测得的笼外平均海流流速与海流计测得的流速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P=0 41 1 )

关键词: 石膏 溶失 流速 扇贝养成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ACCP在雪菜罐头生产中的应用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保证雪菜罐头的产品质量 ,使其符合FDA的要求 ,文中将HACCP应用于雪菜罐头的生产 ,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进行分析 ,以确定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控制点 ,并针对每一个CCP点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建立安全监控制度 ,将生产过程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因素降低到最低程度 ,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关键词: 雪菜罐头 HACCP 应用 食品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鲇仔鱼的摄食和生长研究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鲇ParasilurusasotusL 仔鱼摄食和生长试验的结果表明,在自然水温(18~21℃)条件下,鲇仔鱼6日龄开口摄食,初次摄食率为22%;8日龄卵黄囊消失,此时饥饿仔鱼的摄食率最大(74%);混合营养期为6~8日龄,耐饥饿临界点(PNR期)发生在9~10日龄。鲇仔鱼14日龄时已开始吞吐人工饲料,但不能较好地摄食;到19日龄时,能较好地摄食生长。在22~28℃下,鲇仔鱼的生长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差异不显著,表明该温度范围适合仔鱼生长。

关键词: 仔鱼 摄食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