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优质杂种稻优杂1号研究和试种
《中国水稻科学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为适应优质杂种稻育种的新挑战,1985年我组与我所化杀杂种稻育种组合作,利用美国优质水稻品种Lemont,通过化学杀雄途径,与综合性状较好的广东优良品种七桂早组配成化杀杂种稻优杂1号。经多年多点参加品比试验、试种和品尝,尽管优杂1号生育期比父本七桂早少了5d,但其产量水平和七桂早基本一致或略高。而在下述三个方面则明显比七桂早为优。1.米质与加工特性有了明显改善1) 粒形变长,更适应市场上的要求。七桂早精米粒长与饭粒长各为5.83 mm和10.03 mm,优杂1号为6.59 mm和11.53 mm。2) 饭质较软、饭味较浓、饭色较有光泽,更适应人民的口味。根据我所分析室对广州所


甘薯茎尖分生组织脱毒苗鉴定及产量试验简报
《作物品种资源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七五”期间,我们承担了广东甘薯种质茎尖分生组织脱毒培养保存任务,完成440份广东甘薯种质试管苗入库。从中选出高产、中产优质、低产各2个共6个品种进行病毒鉴定和产量试验。


早期断奶仔猪饲料的初步研究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 1993
摘要:目前,集约化养猪多实行3~5周龄的早期断奶。断奶后,仔猪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由断奶前主要来源于母乳和少部分来源于饲料变成以饲料为唯一的营养来源。同时,这时仔猪的消化机能还不成熟,不能很好地消化饲料,影响日增重和效益的提高。我们根据早期断奶仔猪营养需要和消化生理特点,进行了早期断奶仔猪饲料的初步研究。


小菜蛾种群生命表及药剂作用评价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小菜蛾种群生命表的研究,确定蛹期“寄生”是影响小菜蛾种群的重要因子。昆虫生长调节剂IKI—7899对小菜蛾蛹期寄生天敌安全,以50ppm的剂量喷施后,小菜蛾幼虫各虫期累积死亡率达98.80%,并显著抑制种群的增长(种群趋势指效Ⅰ值为0.0009);常规药剂氯氰菊酯(200ppm),DDVP(1600 ppm)杀伤天敌,一个世代连续混合喷施4次,幼虫期累积死亡率仅为62.82%,种群显著增长(Ⅰ值为9.2769)。常规药剂的费用是IKI—7899的5倍多。


用于生物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拮抗细菌的筛选
《中国水稻科学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分别从健康的水稻植株、感染纹枯病植株、根际土壤、秧田水和菌核上分离出能拮抗水稻纹枯病的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p.)和芽胞杆菌属(Bacillus spp.)的细菌菌株。大多数菌株在室内试验中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有的菌株在温室试验中起抑制病害和对植株有保护作用,有的(1/49)具有促进秧苗生长的作用。纹枯病的病斑相对长度与病害发生率密切相关(r~2=0.33,P=0.01),与抑菌圈大小(r~2=0.03)和离体叶片病斑大小(r~2=0.12)无相关,植株干重与病斑相对长度和发病率均无显著相关(r~2=0和0.01)。
关键词: 拮抗细菌 芽胞杆菌属 生物防治 假单孢菌属 水稻纹枯病


根癌农杆菌Ti质粒携带抗菌肽基因导入烟草
《中国农业科学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柞蚕(Antheraea pernyi)抗菌肽具有广谱杀菌功能,对烟草、马铃薯及桑树青枯病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有明显的抑菌效应。将人工合成的抗菌肽基因(122bp)与过渡


硝磷复肥在稻田上的肥效和水稻吸收磷关系的分析
《土壤肥料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统计分析1985—1990年在广东省进行的48次大田试验以及盆栽试验,证实了水稻对硝磷复肥(NCF)中氮素利用低于等养分量的常用肥(CUF,包括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但两者的肥效相当,亩产稻谷彼此相对相差不超过±1%。在一定条件下硝磷复肥可比常用肥增产7%—9%。并证实硝磷复肥中磷素的作用较氮素为大,施硝磷复肥稻株相对吸磷最(NCF/CUF)与相对肥效(NCF/CUF,谷产量比)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并且土壤有效P_2O_5(Olsen法)与相对肥效、相对吸磷量呈负相关关系,在Olsen P_2O_5<30mg/kg时,上述两相对值较OlsenP_2O_5>30mg/kg时的数值为高。从而提出在南方稻田施用硝磷复肥需着重发挥其磷素的作用。


广东木薯生产及加工利用情况浅析
《广东农业科学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一)广东木薯生产与加工的前景我省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阳光雨水充足,广阔的丘陵山坡地很适于发展木薯生产。木薯是旱地高产作物,淀粉含量高,质量好,用途广。我省种植木薯有近200年历史,但种植面积很不稳定,近几年来,由于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