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445条记录
原蚕繁育应用防微灵治疗微粒子病的效果

广东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报道了罗定、翁源两个蚕种场应用以多菌灵为主剂、辅以增强粘附与促进渗透的助剂组成的防微灵制剂喷施桑树叶片,让其内吸,按常规法采叶饲养原蚕治疗微粒子病的效果。罗定县蚕种场使用防微灵后,微粒子病蚕种淘汰率从1990年秋和1991年春的10.47%和6.90%下降至1991年秋繁的2.26%,翁源县蚕种场亦获得了相似的治疗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添加剂预混一级与二级搅拌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比较

中国饲料 1992

摘要:本试验研究比较了添加剂预混料由一级搅拌改为二级搅拌配制工艺后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的变化,即比较一次性5%预混与二次性先1%再5%预混的混合物均匀度变异系数。测定50公斤级和250公斤级搅拌机的最佳搅拌时间分别为4分钟和7分钟,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分别为:一级搅拌9.586%,二级搅拌5.56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产大穗型品种特青2号株型特点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特青2号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室用叶青伦与特矮杂交选育而成的超高产大穗型品种,是目前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产量最高的品种之一。在广东省汕头市作早、晚稻种植,连续4造亩产800公斤以上,在云南省宾川县作单季中稻种植,创亩产1017.5公斤的高产纪录。被引种到美国得克萨斯州,小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使用胶原蛋白粉制粒效果好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1992

摘要:我厂是时产2吨颗粒料的小型饲料厂,成套设备由广东省农机研究所设计,新兴农机厂制造,使用江苏溧阳机械厂生产的(2吨/小时)颗粒制造机和90千瓦电热蒸汽发生器,自1989年5月份正式投产以来,以生产鸡、鸭全价颗粒料为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水稻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其再生植株的田间表现(简报)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杂交水稻小穗轴的单个薄壁细胞可以转变成非胚性愈伤组织或迅速分裂的细胞,后者可形成胚状体。与种子植株比较,胚状体植株没有明显的衰退现象。田间性状测定表明,胚状体植株较种子植株具有株形高、叶宽、穗长、穗多、空粒与实粒均多、谷粒长、谷长/谷宽比值大、单株产量高的特点。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体细胞胚胎发生 再生植株 田间表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普通野生稻种质资源对纹枯病的抗性鉴定

植物病理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87—1990年我们与本院水稻所野生稻研究组协作,对该组提供的2021份普通野生稻资源进行抗纹枯病鉴定,把人工繁殖的纹枯病菌接种于稻茎基部,经年度重复鉴定,取得如下结果。1.明确2021份普通野生稻种质资源对纹枯病的抗性。经重鉴筛选出中抗(3级)纹枯病资源有S1001(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素与动物营养

饲料博览 1992

摘要:1 生物素在动物体内的生理功能及生化基础生物素是一种维生素,它是整个生物界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素,尽管其需要量很低,但它作为酶的组成成分参与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因此具有复杂的生理作用.1.1 参与脂肪酸的合成在脂肪酸合成的过程中,当乙酰 CoA 生成丙二酰 CoA 时,生物素作为乙酰 CoA 羧基酶起作用.在反应中,乙酰 CoA 羧基酶消耗 ATP 而形成羧基生物素中间体,然后将其活性辅酶Ⅱ提供给乙酰 CoA,生成丙二酰 CoA.1.2 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葡萄糖的合成在糖异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关键反应步骤丙酮酸生成丁酮二酸反应中,以生物素为辅酶的丙酮酸羧化酶是反应中的关键酶.1.3 参与蛋白质代谢中的氨基酸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万家富"猪用复合饲料添加剂对比试验研究

畜牧兽医科技 1992

摘要:我国农村养猪户在养猪方法上,长期以来按照有啥吃啥的旧习惯,造成营养水平低,饲养周期长,生长速度慢,经济效益低的状况,为了提高农村千家万户养猪营养水平,既要结合农村实际条件,又要加快生长速度,缩短饲养周期,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村养猪业的发展.我所与广州市饲料添加剂厂合作.研制一种专供农村猪用的复合饲料添加剂(暂定名为万家富)与市面销售的

关键词: 对照 营养水平 饲料添加剂 提高经济效益 饲料转化率 复合 试验组 我国农村 生长速度 对比试验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传病害抑病土研究进展

生物防治通报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抑病土的利用是植病生物防治的一个新途径。本文综述了抑病土的概念、特性、机理及其筛选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生长激素在养猪业上的使用

畜牧与兽医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家畜内分泌研究中有关下丘脑~垂体~腺体三轴心系统相互作用与反作用机理的阐明和证实,对畜牧生产起到了现实的指导作用.在繁杂众多的各类内分泌激素中,研究得最彻底和已广泛使用的首推各种生殖激素,其次是与肉畜生产密切相关的生长激素(简称GH)及其释放和抑制因子.关于在养猪生产中使用外源GH,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十多年前Turman等(1955)对猪注射牛GH,但注射牛GH没有起到预期的促生长效果,使用人生长激素也未起显著作用.70年代,Machlin等使用从垂体提纯的猪GH,发现猪胴体品质可得以改良,日增重也得以提高.80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