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445条记录
香蕉刺盘孢及其所致香蕉炭疽病的化学防治

植物病理学报 1990 CSCD

摘要:广东中山省未成熟“中把”蕉果发生的炭疽病,是由香蕉刺盘孢的一个强毒力菌系所致。该菌系在田间明显为害青蕉,在六至七成肉度的果指上引起深褐色、中央纵裂的梭形大斑。人工接种可使有伤口的苹果发病,轻微为害有伤口的橘子,但不为害甜橙和椪柑谀仕犸ё龅吹呐嘌仙ち己谩7稚咦釉诠ぶ褐忻确⑹笨闪蕉嗣确ⅰ?农用高脂膜水乳剂200倍液与多菌灵1000ppm混用,有很大的增效作用。从抽蕾开花期起开始喷药,每隔10天1次,连喷4次,只喷果穗,可有效减轻香蕉炭疽病的为害,货架期第5天的防效达90.1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系杂交稻质核及质核互作遗传效应的估计法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0

摘要:本文建立了一套以细胞质、细胞核及质核互作等遗传效应为参数的世代表型平均值遗传模型。提出了准确估计细胞质、细胞核及质核互作等遗传效应的方法,为正确评价不同质源,不同不育系的利用价值和开发前景以及为进一步了解不育细胞质对杂种F_1代主要经济性状的作用大小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雄性不育 细胞质 细胞核 质核互作 遗传效应估计 三系杂交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酶制剂应用于饲料工业概况

中国饲料 1990

摘要:酶被用作生物催化剂已有数世纪之久,但到最近20年,研究人员才对这种复杂的蛋白质有了更深的认识。 酶是由蛋白质所组成的一种生物催化剂。它具有两种特性.一是其作用的专一性,即一种酶只催化一类特定或化学结构相、似的底物发生反应。二是有高效的有机催化特性。酶是生物蛋白,它要发挥作用一定要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抑制与水稻生产力

江苏农业学报 1990

摘要:水稻中存在着光抑制现象,经1987—1989年三年观察及试验,进一步看到广东种植的水稻在下列三种自然光温条件下会发生明显的光氧化现象:1.早稻苗期:长期低温阴雨突然转晴;2.早稻中期:长期阴雨突然烈日当空;3.晚稻灌浆期:冷空气南下后,出现晴天。用LI—6200手提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田间水稻光合作用日变化的测定表明,广东推广种植的桂朝2号及七桂早在晴天中午有明显的光抑制现象,尤以在氮肥不足情况下更为严重。且经中午强光照射后其光合能力明显受到损伤,下午光强减弱后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人工气候箱中模拟光抑制诱导条件的试验还证明:Lemont及其杂种稻Le/QI抗光抑制能力明显比桂朝及七桂早为高。另外优良的肥水条件也有利于减轻光抑制的危害。因此有可能通过育种及栽培途径避免光抑制,提高对强光的光能利用率,从而达到提高水稻生产力的目的。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光抑制 光氧化 光合作用“午睡”现象 氮肥水平 水稻生产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胚珠离体培养的初步研究

中国油料 1990

摘要:采用4种培养基,六种激素,在光照或黑暗的条件下,对离体的花生原胚分裂期胚珠进行培养。结果表明:MS培养基更适宜胚珠离体生长;生长素类激素有利于离体胚珠膨大,细胞分裂素类激素能诱发胚珠壁产生愈伤组织,两者混合使用可促使形成幼苗。光照和活性炭对胚珠生长有利。

关键词: 花生 胚珠 离体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高产水稻“两叶”诊断调控法研究

江苏农业学报 1990

摘要:在叶面积指数与产量,叶绿素与品种光合能力、地力、太阳能相互关系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水稻(Oruza sativa L.)高产栽培中以合理的叶面积发展模式为宏观控制指标,以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为诊断指标的高产水稻“两叶”(叶面积指数及叶绿素)诊断调控法。高产水稻合理叶面积指数发展动态的控制指标是:幼穗分化期5左右,齐穗期6—8,齐穗后20天5左右。叶绿素的诊断指标为幼穗分化期至齐穗期顶部第二片完全展开的功能叶及剑叶应保持在5mg/dm~2左右为宜,幼穗分化、齐穗及齐穗后20天三期相加值应在13mg/dm~2左右或略高。如低于此值时,应据叶面积控制指标及地力、光照情况适量施肥。据此,1989年晚稻创造了小面积(20m~2)特青产量达674kg/mu的高产纪录。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高产诊断 叶面积指数 叶绿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弱毒病毒防治蔬菜病毒病

中国蔬菜 1990

摘要:防治番茄花叶病新开辟的有效技术是利用弱毒病毒L11A。该法利用植物一度感染某种病毒时,就不会再受近缘的病毒感染的现象,就是像接种疫苗那样的预防方法。作者继培养出弱毒病毒LI1A以后,又成功地培养出能用于防治由TMV引致的甜椒花叶病的弱毒病毒Pal8。 1.在番茄和甜椒中发生的TMV株系 引致番茄发病的TMV大部分是番茄系统( TMV—T),一部分是普通系统( TMV—O)。对于引致甜椒发病的TM V则主要是TMV-T和TMV—O,但是最近,对该两系统具较强抗性的甜椒品种,也变得容易被感染了。调查结果:确认新发生了辣椒系统( TMV—P),并在全国各地迅速扩展,成为甜椒栽培上的新问题。 2.番茄和甜椒的弱毒病毒 L11A和Pa18是分别从番茄系统和辣椒系统通过热处理使其弱化而获得的。该两弱毒病毒分别对其亲本病毒有极高的防治效果,但对其他TMV系统则没有效果。 s.回羹瞩弓的利用办法 通过接种弱毒病毒到番茄和甜椒上,经5~7天左右开始表现出效果.10天后表现出完全效果。这段期间,要使接过弱毒病毒的番茄和甜椒不要感染强毒病毒,关于接种时期,对番茄、甜椒来说,在子叶完全展开时接种,效果最好。 弱毒病毒的接种法:预先将被弱毒病毒感染了的植物鲜叶取出,加上100倍水,磨碎榨汁,将小纱布在其中浸泡,并用纱布料上400~600月金刚砂,轻轻地对要按种的番茄及甜椒子叶的部分摩擦涂抹就完成接种工作。将幼苗保持在20~30“C条件下,使病毒在休内充分增殖。 为了提高效率.可以将感染了Pa18的甜椒叶的榨汁液,用100倍水稀释,再加1%400目金刚砂,用背负式喷雾器(压力为5千克/厘米‘)从3~5厘米的高度对在子叶展开期的甜椒幼苗一边加压一边喷雾进行接种。喷雾次数越多,感染率越南。重复喷雾四次的接种区感染率为70—80%,重复喷雾八次的为96%。 4.司霉病毒峋防治范果 弱毒病毒Pa18在甜椒品种‘一流’的真叶开始展开、子叶完全展开时在幼苗的部分子叶上进行接种效果最好。Zop后把强毒病毒(辣椒系统)接种在其叶上去。结果是强毒病毒单独接种区,接种后10日左右在叶面上出现.明显的花叶症状,植株萎缩;弱磁病毒接种区叶面仅出现较轻的凹凸和较弱的花叶症状,病症很轻;接种弱毒病毒后又接种强毒病毒接种区与单独接种弱毒病毒区病症表现相同。表明Pa 18具有高的防治效果。接种强毒病毒的果实出现很明显的花斑纹,发生率为73.6~80.5%。而弱毒病毒单独接种区和随后加上强毒病毒接种区则分别为3.8~7.3%和1.9~9.8%,症状也较轻。单独接种强毒病毒区产量显著劣于健全区,总果重减产39.7%,优质果重减产40.1%。而弱毒病毒单独接种区其果数、重量与健全区基本相同。虽然接种弱毒病毒后又重复接种强毒病毒区的产量稍低于健全区,但是Pa18充分地抑制了由强毒病毒所造成的减产,其产量比单独接种强毒病区总果重高32. 3%,优质果重增产37.1%。 弱毒病毒对TMV91起的花叶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然而,这么高的防治效果是仅对其亲本病毒才能表现出来的,对不同系统的病毒则不能期望得到同样的效果。因此.要利用弱毒病市首先要确认作为防治对象的TMV系统。对抗病品种也没有必要接种弱毒病毒。此外,由于出现过被弱毒病毒Pa18感染了的甜椒在异常高温下发生障碍的例子,在高温条件下利用此病毒要加以注意。 摘译自。今月o题亲》 1985( 10) 14—18 用弱毒病毒防治蔬菜病毒病@黄志总$广东省农科院经作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番茄的耐盐筛选

园艺学报 1990 CSCD

摘要:组织培养耐盐筛选技术可为抗逆性基因选择提供另一种方法。本研究采用9个番茄栽培品种,以不同浓度NaCl对子叶外植体、种籽发芽和植株作盐协迫处理。研究结果,21个试验设计均反映出基因间差异。经各指标测定结果,参试品种‘罗城1号’耐盐力最强,‘方茄’最弱。二品种在子叶离体培养,NaCl浓度为10g/l,一周后便可显出差异。同一浓度处理的愈伤组织芽分化亦较易反映品种间耐盐力高低。

关键词: 栽培番茄 盐迫 组织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强光下干旱对水稻光合能力的影响及诊断指标

江苏农业学报 1990

摘要:人工气候箱模拟干旱、强光处理的盆栽试验表明:受旱植株在停水后第3、4天光合速率下降10—15%,量子产量下降13—14%,且有后效应。复水后7天,其功能叶片的量子产量仍比对照低26—35%左右。田间试验表明:水稻齐穗后受旱剑叶的日光合积分值比对照要低10%左右,“午睡”现象更为严重,谷粒减产12.5%,差异达显著值。气孔导度、光合速率与土壤湿度的变化之间有很好的平行关系,可作为植物缺水的诊断指标。一般当气孔导度因受旱而比正常值下降20%以上时,即会引起光合速率较明显的下降,可作为相对诊断量。从绝对量看,一般情况下可以200 μmolm~(-2)s~(-1)为临界指标(不包括苗期)。在轻砂质壤土条件下,土壤含水量降至20%左右,即会导致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可作为土壤监测的诊断指标。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干旱 光合能力 气孔导度 诊断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褐斑病菌产孢条件的研究

中国油料 1990

摘要:花生褐斑病菌(Cercospora arachidicola Hori)在花生秆汁培养基上的产孢量优于前人推荐的3种培养基。培养过程中,不同光照处理对病菌产孢不敏感;不同温度处理产孢量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花生褐斑病茵 产孢 花生秆汁培养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