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新疆棉花价格波动特征分析
《中国棉花 》 2021
摘要:以2007年1月至2019年12月新疆和全国棉花平均价格月度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X12季节调整法、Hodrick和Prescott滤波法,对新疆棉花价格总体波动特征和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新疆棉花价格和全国棉花平均价格的季节性和周期性波动特征一致,在每年3月份左右升至最高点后开始回落,至9月份左右触底,之后逐渐上升,到次年2-3月份价格升至最高点,每年循环往复;2007-2019年新疆棉花价格经历了3个完整的周期,周期平均为42个月,目前进入新一轮周期。从长期趋势来看,新疆棉花价格波动整体呈现非线性上升趋势。新疆棉价变动与全国棉价(包括新疆)变动影响因素基本一致,短期内会受到政策、成本、国际棉价、金融等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导致国内外需求疲软背景下,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强,棉花价格的波动率将会显著上升,新疆棉花价格也将会受到影响。因此,提出持续加强新疆优质棉基地建设、持续推进新疆棉花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棉花市场监管与价格预警、探索新型补贴方式等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昌吉州耕地开垦轨迹对土壤肥力变化的影响
《地理研究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定量刻画区域尺度耕地开垦轨迹(初始地类、初始土壤类型和耕作年限)对土壤肥力变化的影响,对指导区域农业施肥管理措施、提高农田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疆昌吉州为研究区,通过叠加5期土地利用数据来识别耕地开垦轨迹,基于1980年和2018年两期大量样点数据,分析耕地开垦前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壤类型以及开垦后耕作年限的差异对土壤肥力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 1980—2018年间新开垦耕地面积的90.12%来源于草地,9.88%来源于未利用地。在此期间除碱解氮含量降低之外,其他土壤肥力指标含量均增加。(2)高覆盖度草地被开垦会造成土壤有机质的损失,草地(高、中、低覆盖度草地)和未利用地(盐碱地和裸土地)被开垦会降低土壤碱解氮含量,增加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3)随耕作年限增加,土壤有机质呈现缓慢的增加态势并逐步趋于平稳;而速效养分含量短期内增加,当耕作年限达到中长期(19~28年)后趋于稳定或开始下降,存在阈值效应。(4)草地开垦造成的有机质损失在耕作年限达到中长期之后逐渐得以恢复。草地和未利用地开垦造成的碱解氮损失在耕作38年之后仍未得到恢复。(5)初始土壤类型为草甸土和灌漠土的现状土壤肥力较高,棕钙土和灰漠土的肥力较低。建议随耕地经营年限的增加,合理配比氮磷钾肥,改善重氮肥轻磷钾肥的现状,增加磷钾肥施用量,少量多次施用氮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冻藏处理对"香玲"核桃果实贮藏品质与生理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香玲"核桃果实为试材,研究不同冻藏温度(0℃、-1℃、-20℃、先-40℃冷冻48 h后转移至-20℃)对其贮藏期间感官品质、含水率、脂肪含量、过氧化值、总酚含量、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指标的变化,以期为核桃果实冻藏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20℃与-40℃冻藏处理有效地抑制了核桃果实的褐变,延缓了种仁脂肪的降解,二者之间感官品质无显著差异;-20℃更好地维持了种仁脂肪含量和油脂的品质,过氧化值较低,种仁P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青皮的POD活性均值最低;-1℃能够短期保持核桃果实的品质,1个月后青皮发生冷害加速褐变,粗脂肪含量快速降低。因此-20℃为试验条件下核桃果实的适宜冻藏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冬小麦不同产量群体冠层光截获与干物质分布特性分析
《干旱区研究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不同产量水平冬小麦群体冠层不同层次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截获、干物质分布及产量的影响,为缩小新疆冬小麦产量差距、提高光能资源利用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18—2019年在军户和奇台两个不同试验区进行,以当地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综合管理模式模拟了超高产(SH:≥9000 kg·hm-2)、高产(HH:7500~9000 kg·hm-2)、农户(FP:6000~7500 kg·hm-2)、基础(CK:≤4500 kg·hm-2)4个产量水平。研究4个产量水平下新疆冬小麦开花期上、中、下冠层的光截获特性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性,分析其与产量构成的相关性,探究增产途径。结果表明:产量水平高的群体在灌浆期仍能保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冠层上、中、下层的PAR截获率和PAR截获量均提高,且总体表现为上层>中层>下层,呈现"上强下弱"的垂直分布特征,PAR透射率变化趋势与之相反;中层干物质积累量要低于上、下层干物质积累量,且上层干物质随着产量水平的升高增幅要大于中层和下层,干物质上、中、下层均与PAR截获率呈极显著相关,与籽粒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90、0.78。可见花后维持较高LAI,提高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IPAR),增加开花后干物质积累,是实现小麦增产,缩小产量差的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离体条件下不同马铃薯品种耐盐性鉴定及评价
《农村科技 》 2021
摘要:为探究马铃薯种质资源耐盐性强弱,筛选出耐盐品种,本试验采用离体培养法,研究盐浓度分别为0毫摩尔/升、50毫摩尔/升、100毫摩尔/升、150毫摩尔/升、200毫摩尔/升的NaCl继代培养基对11份马铃薯材料的株高、茎粗、叶片数量及总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增大,马铃薯株高、叶片数量、生物产量均受到显著抑制作用;而部分马铃薯品种试管苗的茎粗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说明盐胁迫在抑制试管苗顶端生长的同时,植物通过自身调节机制,促进了茎的横向生长,而当盐浓度过高时,严重影响试管苗的生长,茎粗则随之降低.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耐盐性鉴定,得出晋薯16号、克新19号为中度耐盐材料,甘引薯1号为盐敏感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功能性微生物菌剂对小麦生长和根际土壤生态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功能微生物菌剂对小麦生长和土壤质量等作用,为微生物菌剂复配和小麦土壤改良、病害防治和高产优产等提供参考。【方法】分别设置无菌水(CK)、抗倒伏(A)、促早熟(B)、防病促生功能菌剂(C)4个处理,通过田间浸种试验,采用测定小麦的生长、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和Biolog微平板法,研究不同功能微生物菌剂对小麦的生长发育、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与CK处理相比,添加不同功能微生物菌剂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不同,其中茎秆鲜重以抗倒伏菌剂最高,增幅为6.47%,其余2个处理均降低;促早熟菌剂株高呈增加趋势,增幅为4.78%,其余2个处理均降低;茎粗以抗倒伏菌剂增加最多,增幅为15.07%,其次是防病促生菌剂,但增幅仅2.74%,而促早熟菌剂则没有差异。添加不同功能微生物菌剂对小麦土壤理化性质有一定的影响,3种菌剂处理pH值有降低趋势,但总盐含量均呈显著增高趋势;施用不同功能微生物菌剂对土壤养分含量总体呈促进作用,显著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其中有机质含量A、B、C处理分别比CK处理显著提高了8.64%、6.46%和12.69%,全氮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3.54%、8.30%和25.16%。Biolog结果显示,3种不同功能微生物菌剂处理土壤微生物的AWCD值均呈增加趋势,分别增加了15.10%、1.88%和13.95%;Shannon丰富度指数分别增加了2.13%、0.97%和1.80%;不同菌剂处理对不同类型碳源的利用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功能菌剂处理改变了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结论】不同微生物菌剂由于具有不同的功能特征,对小麦的生长和土壤微生态的影响也不同,需要将其进行组合,优势互补,才能达到发挥其各自优势的作用。
关键词: 小麦 不同功能微生物菌剂 生长 根际土壤理化性质 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对干旱区高粱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不同施肥处理下甜高粱不同生育期光合特性的变化规律及最佳施肥方式,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CK、NK、NP、PK、NPK、M (有机肥)、NPKM、1.5NPKM等8个不同施肥处理新高粱3号不同生育阶段的叶片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SPAD值)以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变化规律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高粱叶片的Pn、 Gs、WUE和SPAD值在不同生育阶段的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灌浆期达到峰值。Tr与Ci从开花期-成熟期的变化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灌浆期为最低值。同一生育阶段不同施肥处理的光合特性有差异,叶片光合特性受施肥处理的影响。NPKM施肥处理成熟期的Tr、Gs、Ci值均比其他处理高,分别为3.64 mmol/(m2·s),328 mmol/(m2·s),439μmol/mol。相关性分析表明,开花期NPKM处理的Pn与Tr、WUE呈显著正相关,NPK处理的Pn与Gs、Ci呈正相关。所有施肥处理的生物产量显著高于CK,其中NPKM处理生物产量达到94.81 t/hm2,NPKM生物产量比CK、M、1.5NPKM、NK、PK、NPK、NP分别增加97.95%,26.65%,20.24%,19.57%,15.16%,14.98%,11.74%。施肥影响新高粱3号叶片的光合参数并且有利于产量的增加,因此,利用高光效育种来提高生物产量是可行的。使用不同施肥方式来缓解甜高粱连作障碍的过程中应当注重采取不同的肥料配比。综合来看,有机肥、无机肥混合施用(NPKM)可改善光合条件,使产量达到最大值,因此,初步确认NPKM处理是促进干旱区连作高粱生长发育的最佳施肥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植棉区2019年棉花种业报告
《棉花科学 》 2021
摘要:通过对新疆植棉区2019年棉花生产和育种情况、种业情况的调研,阐述了2019年新疆棉花生产发展现状、品种审定推广情况、种业发展现状。从棉花品种"多乱杂"情况依然是棉花生产的主要问题、地方堡垒保护主义较严重、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市场监督与规范种子生产加工力度不够等方面分析了棉花生产中品种的困境;从机采棉种质资源匮乏、创新能力不足,育种目标与生产需求不符,品种选育方法老套、高效育种技术体系仍不完善等方面分析了新疆机采棉品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新疆棉花品种需求;从种业创新能力、服务能力、竞争力、依法治理能力方面提出了新疆棉花种业发展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72份辣椒资源的农艺性状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适宜区域种质资源群体,筛选出优良表现的核心种质资源,为辣椒品种改良创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收集的272份辣椒种质资源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相关性、通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22个质量性状的分布频率不同,其变异系数在12.3% ~79.78%,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8~2.4,其中果形分布类型最大,遗传多样性指数也最高.数量形状的变异系数平均值为47.59%,与果实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最大,均超过了50%.株高、株幅、首花节位数、商品果横径、胎座大小、果肉厚、单果重、单株果数、单株产量和种子重均与总产量极显著相关.单株产量、商品果纵径、胎座大小、总果数、单株果数、心室数与总产量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Y=0.202+0.042X10+0.340X13-0.175X15+0.002X17-0.01X18+4.09X19(R2=0.941,F=6.449,P=0.001).筛选出单株果数、单产、果重、商品果横径、叶片长宽、果肉厚、胎座大小、种子百粒重、侧枝数与总产量显著相关(P<0.05).在欧式距离为7.5处,可将这272份辣椒种资分为6类.[结论]变异系数越高,遗传稳定性越低,且植株单株果数、单株产量、单果重、果实横径、胎座大小、种子重是与辣椒总产量直接相关的重要农艺性状.
关键词: 辣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