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KLA-5型氨基酸分析仪的改进使用与效果
《氨基酸杂志 》 1988
摘要:日立KLA—5型氨基酸分析仪是七十年代中期日本产品,它具有一定先进性,但与目前日立835—50型、Beckman121MB, D—500型…等先进仪器相比,仍存在分析时间长、成本高等缺点。为充分挖掘原有仪器设备潜力,在原有基础上降低分析成本,几年来,我们从杜径、茚三酮溶剂等方面加以改变以后,既缩短了分析时间,又降低了分析成本,其效果与改进前基本一致。


辐射诱变创造花生优异资源—“辐狮”
《核农学报 》 1988
摘要:花生优异资源“辐狮”是用~(32)P内照射“狮选64”干种子后选育而成,具有矮生,分枝多,叶小、叶厚、叶色浓绿,株型紧凑等特点。用它作杂交亲本直接或间接选育出一批优良品种,目前,广东和南方各省大面积种植的优良品种大都与“辐狮”有亲缘关系。 经显微观察,“辐狮”与“狮选64”的染色体数均为2n=40,但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辐狮”的染色体有“桥”和落后染色体,花粉有显著差异,而且能够一代代遗传。“辐狮”子叶的酯酶同工酶增加了4A、5A和16A三条酶带,减少了6A、7A两条酶带,而且8A、9A、10A酶带着色深,酶的活性增强。这是由于辐射引起的,说明“辐狮”是“狮选64”的大突变体.


国外花卉害虫研究动态
《世界农业 》 1988
摘要:花卉是欧美、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泰国、日本等国的重要栽培作物,在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花卉生产主要采用温室栽培,或大棚冷温室栽培。病虫害发生种类繁多,主要的种类有潜叶蝇(Liriomyza trifolii),棉红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瘿螨(Aculops fuchsiae),朱砂叶螨(T.cinnabarinus),木虱(Psylla uncatoides),蔷薇白蚧(Aulacaspis iosae),棉粉蚧(Phe-


稻米色氨酸测定方法的改进
《氨基酸杂志 》 1988
摘要:色氨酸是动物和人体中八种必需氨基酸之一,它对人和动物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被称为第二必需氨基酸。目前测定蛋白质的氨基酸多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及气相色谱法测定其水解产物,这种方法需要昂贵的仪器,且在水解过程中色氨酸完全被破坏,尤其是象水稻这些含碳水化合物高的粮食作物,水解时即使采取了添加保护剂的办法,色氨酸的破坏仍是严重的,


特高产常规籼稻新良种“特青”
《种子 》 1988
摘要:一、广东省一些市、县种植“特青”概况“特青”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用“叶青伦”与“特矮”杂交选育成的早、晚季兼用的常规特高产新良种,也可作中稻栽培。1986年早季“特青2号”和“特青1号”参加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迟熟品种比较试验,亩产干谷分


稻黑蝽成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初步研究
《昆虫知识 》 1988
摘要:稻黑蝽Scotinophora lurida Burmeister已连续几年在南方稻区严重发生,成为水稻分蘖期和穗期的重要害虫,并有逐渐加重之趋势,严重威胁水稻生产,为了做好该虫的测报和防治工作,必须采用合理的抽样技术,才能正确估计该虫的田间种群密度。为此,首先要弄清该虫的空间分布型。基于这一目的,我们于1986年晚稻分蘖期对稻黑蝽成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测定。


广东省珍珠豆型花生品种资源的主成分分析
《花生科技 》 1988
摘要:主成分分析是运用数学工具来研究品种综合性状的一种方法。本文在对广东珍珠豆型花生品种资源进行大量分析研究和鉴定的基础上,从遗传相关的综合性状角度对品种资源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研究,为今后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


水稻中的光抑制现象及其品种间差异
《中国水稻科学 》 1988
摘要:试验证实了水稻在自然强光条件下存在光抑制现象,表现在强光下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及量子产量的下降。但美国品种Bellemont和Lemont在强光下的光抑制程度明显比中国品种桂朝2号轻。在形态学上,美国品种能随光强度的增强而增加叶片厚度,而桂朝2号则不能。桂朝2号在长期遮阴条件下,叶片衰老延迟,从而能比美国品种保持相对较高的光合能力。试验还表明施用氮肥可减轻光抑制的伤害程度及增强对强光的适应性。文中提出了水稻中存在两种光强生态型的初步看法,並讨论了通过育种栽培途径减轻水稻光抑制提高光能利用率的可能性。


氯氰菊酯在橙子中残留量测定方法
《农药 》 1988
摘要:测定橙子中的残留量用苯作提取剂,经中性氧化铝与弗罗里硅土(Florisil)混合柱纯化,用苯作淋洗剂,用GC-5A气相色谱仪(带(?)Ni-ECD)测定。一、仪器与试剂GC-5A气相色谱仪苯:(重蒸) 中性氧化铝:130℃烘8小时储于干燥器备用。弗罗里硅土(Florisil):600℃灼烧3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