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高粱生长及镉吸收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高粱生长及镉(Cd)吸收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中、轻度Cd污染土壤(以YB1、YB2表示)上分别进行0、2%和5%3个生物炭用量(以B0、B2、B5表示)配施0、200、500 mg·kg~(-1)3个施氮水平(以N0、N200、N500表示)对土壤理化性质、有效Cd含量、高粱光合特性及其Cd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土壤上,增加生物炭用量能提高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并在5%添加量时显著降低土壤CaCl_2-Cd含量;氮肥水平仅在YB1土壤上显著影响土壤CaCl_2-Cd含量。YB1土壤上,氮肥水平对高粱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有显著影响,均有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而高粱地上部Cd含量与CaCl_2-Cd含量显著正相关,在B5N0处理中最低(3.87 mg·kg~(-1)),B0N200处理中最高(6.79 mg·kg~(-1))。YB2土壤上,生物炭用量对高粱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均有极显著影响,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有随生物炭用量增加而降低的趋势;高粱地上部Cd含量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显著正相关,与生物量显著负相关,在B2N500处理中最低(3.79 mg·kg~(-1)),B0N0处理中最高(5.32 mg·kg~(-1))。研究表明,生物炭与氮肥配施能影响土壤理化性质、高粱光合特性和生长等因素,进而影响高粱地上部对Cd的吸收,不同土壤条件下影响高粱地上部Cd吸收的主要因素存在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六种杀虫剂对甘薯小象甲的触杀毒力测定
《湖北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甘薯小象甲(Cylas formicarius)是中国长江中下游薯区及南方薯区为害面积最大、对甘薯品质和产量影响最大的害虫.采用浸虫法筛选甘薯小象甲防治的高效药剂,测试了6种杀虫剂的触杀毒力.结果显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氟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的触杀毒力较高.
关键词: 甘薯小象甲(Cylas formicarius) 杀虫剂 触杀毒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羊环状RNA circ_ZCCHC24的鉴定和表达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文对山羊卵泡差异表达的环状RNA circ_ZCCHC24进行了成环鉴定和表达定位分析。【方法】分别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Sanger测序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研究了circ_ZCCHC24的序列和结构组成、接头序列中的环化位点和表达定位情况。【结果】circ_ZCCHC24是由山羊ZCCHC24基因的部分第1内含子和第2外显子环化而成,sanger测序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结果;circ_ZCCHC24在麻城黑山羊卵泡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波尔山羊卵泡(P<0.01)。circ_ZCCHC24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在波尔山羊肾脏高表达,卵泡中低表达;circ_ZCCHC24定位于山羊卵泡颗粒细胞的胞质中,发挥"miRNA吸附海绵"的功能。【结论】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circ_ZCCHC24调控母羊卵泡发育的分子机理,挖掘出高产母羊的特有调控通路奠定了基础,也为高繁殖力山羊品种的培育提供新靶点。
关键词: 山羊 卵泡 circRNA circ_ZCCHC24 表达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十堰辣椒根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高氏15号的生物防治作用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辣椒根腐病病原,从田间采集分离、纯化、鉴定、柯赫氏法则验证病原菌,并开展高氏15号生物菌剂对辣椒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和促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ITS、EF-1a、IGS基因序列比对及进化树分析)发现,引起该地区辣椒根腐病的病原物为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柯赫氏法则完成了辣椒根腐病的回接鉴定试验.田间防效和促生结果显示,多粘类芽孢杆菌在240g/667m2,高氏15号菌剂在50g/穴和75g/穴,甲霜·恶霉灵1 500倍液防治辣椒根腐病效果最好,均达到70%以上.经试验处理的株高、根长、整株鲜重、根鲜重和根干重和空白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薯花色苷在贮藏过程中的降解特性
《食品科学 》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法分析鉴定‘鄂薯12号’紫薯的花色苷成分,采用pH示差法和HPLC法研究该紫薯花色苷提取液在4、20、35℃贮藏98 d期间总花色苷和各单体花色苷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花色苷的降解动力学以及褐变指数和聚合物颜色指数。结果表明:从‘鄂薯12号’紫薯提取物中鉴定出13种花色苷,主要为矢车菊素-3-槐糖苷-5-葡糖苷和芍药素-3-槐糖苷-5-葡糖苷与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或咖啡酸形成的酰基化花色苷;贮藏期间总花色苷和各单体花色苷的含量呈下降趋势,花色苷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4、20℃和35℃贮藏条件下总花色苷半衰期分别为228.8、48.1 d和32.6 d;在相同糖苷配体情况下,矢车菊素类花色苷的半衰期要短于芍药素;在相同花色素配体情况下,酰基化花色苷的半衰期要长于未酰基化花色苷,且二酰化花色苷的半衰期长于单酰化花色苷;褐变指数和聚合物颜色指数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和贮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并且聚合物颜色指数与花色苷含量之间呈指数关系。
关键词: 紫薯 花色苷 贮藏稳定性 降解特性 褐变指数 聚合物颜色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1个草莓品种在湖北十堰引种试验
《中国南方果树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引进的11个草莓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品种的植株生长特性、物候期、果实性状、产量性状和抗病性,筛选出"07-D-4""太空2008""甘露""章姬""晶瑶"和"红颜"等适宜湖北十堰设施草莓观光采摘的品种,"晶玉"和"越丽"较适宜,可适度种植;其余品种可作为丰富品种结构进行少量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温度液氮速冻对斑点叉尾鮰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温度液氮速冻对水产品品质的影响,本文以斑点叉尾鮰为研究对象,采用-60、-80、-100℃液氮对鮰鱼进行速冻处理,研究不同温度液氮速冻对鮰鱼解冻损失率、加压失水率、蒸煮损失率、p H、色泽、韧性、蛋白质模式、微观组织结构、水分分布等指标的影响,为工业化鮰鱼生产加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液氮速冻温度对鮰鱼样品解冻损失率、加压失水率、蒸煮损失率、韧性和色泽无显著差异;-60、-80℃处理后pH呈减低趋势,-100℃液氮处理后pH略有增大; 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随着液氮速冻温度降低渗出液中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逐渐增多;-60、-80、-100℃液氮处理使微观组织结构的细胞面积、细胞间隙和冰晶面积呈现增大趋势,其中-100℃液氮处理使变化趋势显著增大;同时经过低场核磁共振,发现经过不同温度液氮速冻处理之后,新鲜、-60℃和-80℃液氮处理鮰鱼的水分分布无显著变化,但-100℃液氮处理其自由水显著升高。从冷冻速率和品质考虑,-80℃液氮速冻处理更有利于维持鮰鱼的品质。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液氮速冻 质地 微观组织结构 低场核磁共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信阳红茶香气成分分析
《食品工业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结合关键香气成分的气味活度值,对信阳红茶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从信阳红茶中共检测到88种主要香气成分,其中共有香气成分57种,香气化合物总量的平均值为739.12μg/L。醇类、醛类和酯类是主要的芳香物质,含量较高的成分为香叶醇(108.61~199.28μg/L)、芳樟醇(38.02~64.42μg/L)、苯乙醇(20.05~29.43μg/L)、苯乙醛(39.10~63.29μg/L)、苯甲醛(23.44~32.09μg/L)、水杨酸甲酯(80.60~234.64μg/L)、β-紫罗酮(10.44~26.17μg/L)等。气味活度值大于10的香气成分为β-大马烯酮、β-紫罗酮、香叶醇、癸醛、苯乙醛、反-氧化芳樟醇和壬醛,它们对信阳红茶香气贡献较大。含量高和气味活度值大的的香气成分共同作用形成了信阳红茶花果香的香气特征。
关键词: 信阳红茶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气味活度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茄子种质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的SRAP分析
《植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SRAP标记法对183份茄子(Solanum melongena)种质资源的遗传关系和群体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33对多态性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215条清晰稳定的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产生7条多态性条带。183份茄子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276–0.813之间,平均值为0.623,表明茄子种质资源间遗传背景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遗传距离为0.345 6处可将183份茄子种质分为4组。通过群体结构分析可将种质划分为4个群体,不同群体间的界限十分明显,且群体间的基因渗透较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