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7853条记录
关于科研事业单位盘活存量资金的思考

中国农业会计 2022

摘要:受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增速放缓等诸多因素影响,国家财政收支矛盾凸显,科研事业单位部门预算遭遇大幅压减。然而科学研究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持续支持,因此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既是各单位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过紧日子"的要求,也是保障科研工作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剖析了科学事业单位存量资金的构成及形成原因,阐述了盘活存量资金的意义,提出了盘活存量资金的措施,以期对各事业单位加强存量资金管理有所启发。

关键词: 科研事业单位 存量资金 成因分析 盘活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富罗非鱼"中威1号"池塘养殖技术

科学养鱼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罗非鱼起源于非洲,栖息于水体的中下层,属杂食性、暖水性鱼类。2020年,全国罗非鱼产量165.5万吨,仅次于草鱼、鲢、鳙、鲤、鲫,罗非鱼是我国水产养殖业重要的品种之一。吉富罗非鱼"中威1号"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以生长速度和抗逆性为选育指标,经过连续5代选育而成的水产新品种,并且仍在持续选育、更新中。吉富罗非鱼"中威1号"以生长快、抗病力强为优势,在广西、海南、云南、广东等地区已大面积推广养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池塘和稻田养殖模式对泥鳅营养品质的影响

渔业科学进展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养殖模式对台湾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 ssp.)和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营养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池塘和稻田养殖模式下,台湾泥鳅和泥鳅的形体性状、营养成分和品质差异,并探讨了这些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台湾泥鳅的肥满度显著高于泥鳅,其中,池塘养殖模式下的台湾泥鳅(P.dabryanus ssp.pond-cultivated,PPOC)肥满度(1.00±0.01)显著高于池塘养殖模式下的泥鳅(M.anguillicaudatus pond-cultivated,MPOC)(0.50±0.01)(P<0.05).泥鳅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台湾泥鳅(P<0.05),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台湾泥鳅(P<0.05),其中,稻田养殖模式下的泥鳅(M.anguillicaudatus paddy-cultivated,MPAC)粗蛋白含量最高,达(21.09±0.57)%.除内聚性外,台湾泥鳅的质构特性显著高于泥鳅(P<0.05);养殖模式对2种泥鳅的形体性状有显著影响,PPOC肥满度显著高于稻田养殖模式下的台湾泥鳅(P.dabryanus ssp.paddy-cultivated,PPAC)(P<0.05),MPOC肥满度显著低于MPAC(P<0.05).池塘养殖模式下2种泥鳅的致动脉粥样化指数和血栓形成指数显著低于稻田养殖的相同品种(P<0.05),硬度(PPOC)>硬度(PPAC),弹性(MPOC)<弹性(MPAC)(P<0.05),稻田养殖模式的2种泥鳅的谷氨酸、精氨酸、组氨酸、缬氨酸和甲硫氨酸高于池塘模式的相同品种(TAV>1).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形体性状与营养品质密切相关,肥满度与体长体高比呈负相关(-0.996),与质构特征、粗脂肪含量呈正相关,与水分、灰分、粗蛋白含量呈负相关.基于肥满度、质构等指标,PPOC最适合作为泥鳅加工原料.

关键词: 台湾泥鳅 泥鳅 养殖模式 形体特征 营养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梯度对四大家鱼临界游泳速度的影响

渔业科学进展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鱼道是一项重要的生态补偿措施,研究鱼类游泳能力可为鱼道等过鱼设施设计提供参考数据。本研究以四大家鱼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在不同温度(10℃、15℃、20℃、25℃和30℃)梯度下的临界游泳速度。结果显示,在10℃~30℃温度范围内,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的相对临界游泳速度分别为(3.93±0.24~9.94±1.65) BL/s、(3.50±0.48~10.55±2.07) BL/s、(0.95±0.04~4.68±0.58) BL/s、(2.22±0.18~3.95±0.23) BL/s[BL为实验鱼的体长(cm)]。在水温为10℃~20℃范围内,四大家鱼的绝对临界游泳速度和相对临界游泳速度均随水温升高而增大,基本表现为在20℃时达到最大值,随后趋于稳定,且20℃组四大家鱼游泳能力显著高于15℃组和10℃组,20℃组、25℃组和30℃组四大家鱼临界游泳速度均无显著性差异。此外,随着温度的升高,草鱼的游泳能力增加速度高于其他3种鱼。相同温度条件下,草鱼和青鱼的临界游泳速度相近,均极显著高于鲢和鳙(P<0.01)。当考虑过鱼对象为四大家鱼时,建议延长鱼道在夏季的开放时间,将鳙的临界游泳速度作为鱼道设计的主要依据。

关键词: 水温 鱼道 游泳能力 四大家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以双拖渔船为例分析浙江省海洋捕捞渔船捕捞区域差异

水产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洋捕捞渔船现为属地化管理,但其海上生产具有跨地区管辖水域作业特点.传统上,各地渔船因在近岸水域沿袭地方捕捞经验与传统捕捞习惯,均具显著的地方特性.但随着捕捞渔船的钢质化、大型化,海洋捕捞的作业空间不断扩展,了解与掌握当前海洋捕捞是否具有区域特征差异,对于渔业抽样统计调查研究和精准渔业管理有着重要的科学理论指导意义.本研究选择海洋渔业大省浙江的双拖作业渔船为研究对象,通过大样本随机抽样调查,主要获取浙江省3个地区(宁波、舟山和台州)双拖作业渔船的整年生产数据,研究了其各月渔船捕捞能力[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及其渔获结构的区域差别.结果显示,除9月外,三地渔船捕捞能力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宁波与台州相对更为接近.全年捕捞渔获结构,三地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分月捕捞渔获结构,台州地区相对独立并自成一类,而宁波与舟山地区相似度相对较高.综合考虑渔船捕捞能力和渔获结构交互效应,三地间的差别更为显著.尽管我国海洋捕捞渔船的生产活动较40年前范围更广、灵活性更高,但捕捞作业的区域特征差异依旧明显,表明我国海洋渔业管理工作更应精准化,以不断提升我国海洋渔业的空间科学管理水平.

关键词: 渔船;海洋捕捞;地域差异;双拖;浙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剑尾鱼IgD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嗜水气单胞菌疫苗免疫后的表达变化

广东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为试验对象,克隆获得其免疫球蛋白D(Immunoglobulin D,IgD)的cDNA序列,初步探讨该基因在剑尾鱼中的组织分布及在疫苗免疫后的表达规律.[方法]根据已知的EST库设计引物,利用PCR等方法获得剑尾鱼IgD基因cDNA序列并进行分析.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IgD的组织分布及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疫苗免疫后,在头肾、脾脏和肠中的相对表达变化.[结果]剑尾鱼IgD完整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为3879 bp,编码1298个氨基酸,预测其分子量大小为145.5 ku;由可变区和恒定区组成,恒定区包含CH1-CH2-CH3-CH4-CH5-CH6-CH7和1个跨膜区(Transmembrane region,TM).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剑尾鱼与鳜(Siniperca chuatsi)IgD的基因序列一致性最高、为70%.IgD在剑尾鱼头肾、脾和肠中均有分布,经嗜水气单胞菌疫苗腹腔注射免疫后,IgD在头肾、脾和肠中发生差异性表达,肾和脾脏中IgD表达量显著下调,肠中IgD表达量显著上调.[结论]IgD可能在剑尾鱼机体免疫应答与肠道粘膜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剑尾鱼;免疫球蛋白D;基因克隆;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应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华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稚鲎对不同比例泥沙类型选择行为特征

海洋与湖沼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华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是保障我国医疗检测安全的重要战略生物资源,国内外中华鲎行为生态学相关研究极少.在实验室内模拟砾石底(NS)、细砂(SS)、中砂(MS)、粗砂(CS)、泥(AR)、泥沙1(AA)、泥沙2(AB)和沙泥(SA)8种不同比例的泥沙类型对中华鲎行为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稚鲎较多时间潜藏于泥沙中,较少时间裸露于泥沙表面活动(如爬行、游泳等).稚鲎偏好在含淤泥较多的泥沙类型中潜沙,且在泥质和泥沙质类型中埋栖时间较在沙质中埋栖时间长;在裸露于泥沙表面时,稚鲎相对偏好栖息于沙质底.泥沙环境下稚鲎用于游泳的时间比例高于砾石底.在凌晨、上午、中午、下午、夜晚5个时间段中,稚鲎在夜晚和凌晨活动较活跃.通过揭示不同比例的泥沙类型底质对中华鲎稚鲎行为特征的影响,为野外增殖放流计划的设计与实施、放流适宜地点的选择以及稚鲎人工养殖环境的优化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中华鲎 底质 栖息选择 埋栖选择 行为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体(鱼师)(Seriola dumerili)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定及结构特征分析

海洋与湖沼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快速有效鉴别(鱼师)属鱼类物种、加强(鱼师)鱼遗传多样性管理与种质资源保护,通过Illumina测序技术,获得了东海海域养殖高体(鱼师)(Seriola dumerili)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16 530bp),碱基组成为A (26.83%)、G (17.6%)、C (30.04%)和T (25.53%), A+T含量为52.36%,且非编码控制区(D-loop)A+T富含61.64%,表现明显的AT偏好性。与其他硬骨鱼一样,高体(鱼师)线粒体基因组包含13条蛋白编码基因, 22个tRNA基因, 2个rRNA基因,除ND6、tRNA~(Gln)、tRNA~(Ala)、tRNA~(Asn)、tRNA~(Cys)、tRNA~(Tyr)、tRNA~(Ser)、tRNA~(Glu)、tRNA~(Pro)基因外,其余均位于H链编码;蛋白编码基因中,除COⅠ、COⅡ和ND5的起始密码子分别为ATC、ATA和ATA外,其余10个蛋白编码基因的起始密码子均为ATG,以典型的TAA和TAG为终止密码子,在ND4和Cytb中存在不完全密码子T;除tRNA~(Ser)-GCT外,其余21个tRNA均为典型三叶草二级结构。比较中国和日本海域高体(鱼师)线粒体基因组发现, CO Ⅰ、CO Ⅱ和ND5蛋白编码基因在起止位置、片段长度及起止密码子上存在显著差异。此外,与同属的黄条(Seriola aureovittata)和五条(鱼师)(Seriola quinqueradiata)的线粒体基因组13个蛋白编码基因进行两两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鱼师)属鱼类的蛋白编码基因的相似性在85%~100%之间。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成功将高体(鱼师)与其他(鱼师)属鱼类有效区分,高体(鱼师)与长鳍(鱼师)同属一支,亲缘关系最近;黄条(鱼师)和五条(鱼师)聚为一支,亲缘关系最近。

关键词: 高体(鱼师) 线粒体基因组 序列比较分析 系统发育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鱼经》在高等农业院校渔业类专业中的课程思政价值探析

大学教育 2022

摘要:课程思政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本质要求。《养鱼经》亦称《范蠡养鱼经》,是我国最早的养鱼著作,主要介绍了鲤鱼的池塘养殖技术,蕴涵很高的课程思政价值。厘清范蠡与《养鱼经》二者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养成理性的思考习惯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了解《养鱼经》中的人物与事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知渔爱渔的专业情怀;科学评析《养鱼经》中的养鱼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仔细品读《养鱼经》中的养鱼技术细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养鱼经》 课程思政 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科研院所高知识群体党员发展问题研究 -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为例

办公室业务 2022

摘要:本文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为例开展调研,同时梳理了该所高知识群体党员发展现状,指出高知识群体党员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高知识群体党员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科研院所 高知识群体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党员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