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未来谁种地:广东梅州十年模式探索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2

摘要: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农业"用工荒"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痛点。为破局解困,广东省梅州市早在十年前就启动了"未来谁种地"模式探索。截至目前,梅州市不但构建起了"机械化适配"和"社会化服务"两大融合体系有效解决了"用工荒"问题,而且还通过"五专服务"模式高效链接起了"新农人"和"老农民"新旧两大群体,为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共建、共享、共富构建起了融通体系,为全国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 农业用工荒 老龄化 社会化服务 未来谁种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唑虫酰胺防治甘蓝田常见害虫应用效果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摘要:为了探明唑虫酰胺用于防治甘蓝田常见害虫的可行性和合适剂量,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相应方法测定了30%唑虫酰胺悬浮剂对小菜蛾、黄条跳甲和蚜虫的防治效果。2018年和2019年试验中30%唑虫酰胺悬浮剂90、112.5 g/hm2对小菜蛾药后7天防效达85.63%、89.17%和88.54%、91.34%,略高于或显著高于1.8%阿维菌素乳油13.5 g/hm2;该两处理对蚜虫药后7天的防效达79.67%、88.03%和83.28%、90.16%;而112.5 g/hm2处理2天对黄条跳甲成虫的防效为74.91%、72.54%,显著高于5%啶虫脒乳油45 g/hm2。30%唑虫酰胺悬浮剂90~112.5 g/hm2能较好的控制甘蓝小菜蛾、黄条跳甲和蚜虫的为害。

关键词: 唑虫酰胺 甘蓝 小菜蛾 黄条跳甲 蚜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可食性涂膜性能及其水果保鲜应用研究进展

保鲜与加工 2022

摘要:可食性涂膜能够在水果和大气环境之间形成一层屏障,调节水果周围气体环境,阻碍水分的迁移和损失,同时还可以降低微生物的侵染。作为一种有效的水果采后贮藏保鲜技术,涂膜贮藏保鲜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对可食性涂膜的物理与机械性能及其在水果贮藏保鲜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对可食性涂膜开发和应用进行展望,以期为未来国内可食性涂膜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思路。

关键词: 水果 可食性涂膜 物理与机械性能 采后品质 抗微生物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新品种——离娘香

中国果业信息 2022

摘要:"离娘香"是从广东省荔枝实生变异单株中选出的优质晚熟荔枝新品种。2021年6月通过农业农村部品种保护办公室审查登记,授予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CNA20184696.7)。该品种穗重177.1 g,平均穗果数8个。平均单果重26.9 g,最大果重30.06 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粤北山区林下灵芝栽培模式及技术要点

中国食用菌 2022

摘要:阐述了广东粤北山区传统灵芝栽培模式,以及企业和菇农合作的栽培模式,该模式可以减少投资、提高效率。此外,描述了林下栽培灵芝管理技术要点,以期为从事灵芝林下栽培的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 灵芝 林下 栽培模式 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保无人机喷施纳米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简报

中国植保导刊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植保无人机喷施纳米农药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采用大疆MG-1P智能植保无人机在水稻分蘖期喷施纳米农药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3%茚虫威超低容量液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结果表明,药后7 d药剂处理的卷叶防效为84.54%~94.48%,药后14 d药剂处理的卷叶防效为88.60%~96.74%,均以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3%茚虫威超低容量液剂各1.5 g(667 m~2有效成分用量)处理的防效最高。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 纳米农药 稻纵卷叶螟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花生果腐病病原菌鉴定及药剂筛选试验

广东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鉴定广东花生果腐病病原菌类型并筛选有效的杀菌剂种类,为生产上防控该病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大田采集的患病花生果荚中分离获得果腐病的真菌纯培养物,回接验证分离菌株的致病性后确认其病原,通过克隆菌株的ITS序列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病原菌种类.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40%福美双水悬浮剂、98%噁霉灵可溶性粉剂、24%井冈霉素A水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对该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从韶关采集的花生果腐病样本中分离获得2株病原真菌,回接后均可以引起花生果荚腐烂,严重时导致果仁腐烂.基于菌株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urm)和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供试杀菌剂中40%福美双悬浮剂对2种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分别为0.001 mg/L和0.021 mg/L,其次是噁霉灵,EC50分别为0.296 mg/L和0.217 mg/L,井冈霉素A的EC50分别为20.575 mg/L和11.185 mg/L,苯醚甲环唑和多抗霉素对2株病原真菌没有抑菌效果.[结论]广东韶关地区花生果腐病主要由镰刀菌复合感染引起,以茄病镰刀菌为主,病原菌对福美双和噁霉灵敏感,生产上可以考虑使用这两种杀菌剂防控.

关键词: 花生 果腐病 尖孢镰刀菌 茄病镰刀菌 ITS序列 杀菌剂 药剂敏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眼-枸杞-红枣营养餐粉的研制及其体外调节肠道菌群作用

现代食品科技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开发一款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功效的营养餐粉,该研究以龙眼干、枸杞干和红枣干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确定3种原料的粉碎工艺,采用混料设计辅以其他营养配料,以流动性、稳定性、感官评分等为指标,确定龙眼-枸杞-红枣营养餐粉的最佳配方,并评价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3种原料粉碎制得复合果粉的工艺为:乳清蛋白为辅料,原辅料比1:1.5,冷冻超微粉碎时间150 s,其中3种原料配比为龙眼干:枸杞干:红枣干为3.59:4.60:1.混料设计确定营养餐粉的配方比例:复合果粉50%、全脂奶粉5%、植物脂肪粉5%、大米膨化粉10%、麦芽糊精30%.该配方得到的龙眼-枸杞-红枣营养餐粉冲调性好、稳定性强、感官较佳、营养均衡.该餐粉能显著促进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和阿克曼氏菌4种肠道菌的增殖,且促进肠道短链脂肪酸,尤其是乙酸和丁酸的产生,由此表明龙眼-枸杞-红枣营养餐粉具有调节肠道菌群作用.

关键词: 龙眼;枸杞;红枣;营养餐粉;肠道菌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色革命"以来水稻抗倒伏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绿色革命”以来,我国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有了巨大的提升。但是,水稻的倒伏问题长期以来制约着水稻的高产和稳产以及优质化。水稻一旦发生较大面积倒伏将会导致产量的严重损失,同时导致稻米品质的严重下降。目前,随着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的不断提高,水稻倒伏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威胁水稻正常生产的巨大隐患之一。国内外研究者经过几十年的不断研究,在水稻抗倒伏的成因、机制、影响因素、评价方法以及抗倒伏遗传育种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综述了“绿色革命”以来水稻抗倒伏研究的进展情况,同时结合多年来进行水稻抗倒伏研究工作的经验,全面分析了水稻抗倒伏研究的由来,明确了水稻倒伏的本质,归纳了水稻抗倒伏的主要相关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水稻抗倒伏性的相关对策。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展望了新时期水稻抗倒伏育种、栽培及分子机制研究的主要方向,旨在为水稻抗倒伏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抗倒伏 基因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果实麻点病与几种易混淆症状的识别、成因及防治措施

植物保护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荔枝麻点病,俗称"鸭头绿",其病原菌为暹罗刺盘孢Colletotrichum siamense,其典型症状为产生黑褐色麻点状小斑点,病斑周围常形成绿色斑,是炭疽病的一种症状类型.然而,生产中也存在一些与麻点病相似的症状,加之文献少有相关记述,常被误认为是麻点病.为明确这些易混淆症状与荔枝麻点病的区别,经多年的田间观察,发现这些易混淆症状多是生理性病害或虫害引起.本文就荔枝麻点病及其易混淆症状进行了汇总,记述了各自的症状、成因及其防治方法,并提供了相应的症状照片,为荔枝麻点病及这些易混淆症状的正确识别和精准防控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荔枝麻点病 易混淆症状 病害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