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利用多重PCR技术鉴定小麦背景中的1BL·1RS易位和Glu-D1d基因(英文)
《麦类作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对小麦面粉加工品质有促进作用,尤其是Glu-D1d基因编码的1Dx5+1Dy10亚基能增加面团的筋度和弹性。小麦背景中的1BL.1RS易位对小麦面粉加工品质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小麦品质育种中如何判定小麦背景中是否含有1BL.1RS易位和HMW-GS的Glu-D1d基因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3对分别检测1BL.1RS易位、Glu-B3和Glu-D1位点的共显性特异标记,结合SDS-PAGE鉴定,对16份已知遗传背景和Glu-D1x等位基因材料及38株(周麦18×烟农19)F2群体进行了分析,探索出适合同时鉴定小麦背景中1BL.1RS易位和Glu-D1d基因的多重PCR技术实验体系,并采用该体系对国内外352份小麦品种(系)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体系是同时鉴定小麦背景中1BL.1RS易位和Glu-D1d基因的一种非常有效、简便可行的实验方法,可在标记辅助选择(MAS)育种中应用。
关键词: 小麦 1BL.1RS易位 Glu-D1d基因 多重PCR


成熟度与烘干温度对结球甘蓝种子质量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结球甘蓝品种冬升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成熟度和烘干温度下种子秕粒率、千粒重、发芽率、生理活性情况以及不同烘干温度下种子的含水量.结果表明,结球甘蓝冬升开花后45~55 d采收的种子,发芽率均达到了95%以上;随着种子成熟度提高,其种子质量、发芽活力及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脱氢酶活性显著上升,而相对电导率显著下降.与对照(自然风干)相比,30~50℃的烘干温度对种子千粒重和秕粒率无显著性影响,也仅在50℃下可使种子的发芽活力显著降低;随着烘干温度的升高,种子的SOD、POD和脱氢酶活性逐渐显著下降,相对电导率则逐渐显著上升;30~50℃烘干6 h种子的含水量由13.3%降至5.4%左右.研究发现,结球甘蓝冬升开花授粉后45 d种子已达到了采收程度,30~50℃烘干6 h种子含水量已达到储藏要求,并且愈接近自然干燥温度(30~40℃)的处理,种子发芽能力愈好;甘蓝种子活力与其SOD、POD和脱氢酶活性呈正相关,而与其相对电导率呈负相关.


中小型私营企业投资设施蔬菜的风险分析与决胜战略
《中国蔬菜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近几年,设施蔬菜受到中小型私营企业投资人的热捧,但多数投资者盲目性较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有的甚至血本无归。如何规避风险、赢得商机和利润?


爱苗在花生上应用试验初报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 2011
摘要:于2009年和2010年开展了30%爱苗乳油防治花生后期病害及产量效应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30%爱苗处理后的花生产量为275.3kg/667m2,分别比多菌灵处理增产22.7kg、增产8.98%,比清水对照处理增产33.5kg、增产13.85%。30%爱苗防治花生叶斑病、锈病效果较好,防效分别是49.6%和55.3%,而多菌灵防治花生叶斑病、锈病效果一般,防效分别为4.6%和14.2%。由此可知,30%爱苗对花生具有良好的防病增产效果。


播种密度和氮肥运筹对三角叶滨藜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三角叶滨藜为材料,研究了播种密度及氮肥对三角叶滨藜生长、鲜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3.75(B1)、7.5(B2)kg.hm-2的播种量,100(N2)、200(N3)kg.hm-2的施氮量均可以显著提高三角叶滨藜的株高及鲜菜产量。7.5(B2)kg.hm-2的播种量,200(N3)kg.hm-2施氮量较有利于三角叶滨藜鲜菜总产量的增加。②100(N2)-200(N3)kg.hm-2范围内的氮肥能显著提高三角叶滨藜Vc及蛋白含量。15(B4)kg.hm-2的播种量不利于三角叶滨藜品质的积累,Vc及蛋白含量显著下降。


大胆走出去,开创江苏种业外贸工作新局面
《中国种业 》 2011
摘要:自《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江苏种业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摸爬滚打、奋力拼搏,在开拓国内市场方面进展很快,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涌现出一批育繁推一体化、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大型种子企业,其中中江种业、江苏明天种业、大华种业和红太阳种业等4家企业跻身中国种业50强。但江苏省种子企业在开展国际合作、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力度不够,与四川、湖北、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