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喀西茄AFLP技术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时珍国医国药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建立一套适合于喀西茄的AFLP技术体系。方法比较CTAB法和改良CTAB法提取DNA的效果;设置不同浓度梯度的引物、dNTPs和Mg2+,优化选择性扩增体系。结果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质量优于CTAB法,加入50 ng/μl的两种引物各1.0μl,2 mmol/L dNTPs 2.4μl和25 mmol/LMg2+1.6μl的选择性扩增体系最优。结论建立了适合于喀西茄的AFLP技术体系。


铜和锌对小麦胚芽愈伤组织维生素E积累的影响(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1
摘要:[目的]考查培养基中铜元素和锌元素的含量对小麦胚芽愈伤组织维生素E积累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维生素E积累和细胞生长的数学模型,描述小麦胚芽愈伤组织的维生素E积累和细胞增长。以次生代谢产物维生素E积累最多为目标,通过试验优化确定铜锌含量的最佳组合。[结果]结果表明,当B5培养基中ZnSO4.7H2O为2.0mg/ml;CuSO4.5H2O为0.1mg/ml时,有利于维生素E积累。维生素E积累的动力学模型的拟合度为97.53%,细胞干重的动力学模型拟合度为95.60%,非线性关系良好。[结论]微量元素铜和锌对小麦胚芽愈伤组织维生素E积累有影响,铜元素较锌元素的影响显著,且低浓度的铜锌之间有协同作用;随着浓度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探讨农业信息化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农业网络信息 》 2011
摘要:分析了农业信息化建设和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开发利用的目的和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模式,提出了实现信息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的有效途径。


3种处理方法对波杂山羊的同期发情效果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索一种有效、实用的波杂山羊同期发情处理方法。[方法]以波杂山羊为研究对象,设计了3种不同的同期发情处理方法,研究不同处理下波尔山羊的同期发情率、发情后卵巢状态以情期受胎率。[结果]组1(CIDR+PG+PMSG)和组3(PG+PMSG)的同期发情率显著高于组2(PG+三合激素)(P<0.05)。组1发情羊的卵巢状态明显优于组2和组3,而且其情期受胎率也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CIDR+PG+PMSG是波杂山羊最有效的同期发情处理方法。


L0630红叶李大苗高效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 2011
摘要:从栽植地选择、定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等方面总结L0630红叶李大苗高效栽培技术,以为L0630红叶李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大麦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施用稀施保的效果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株高降低后可以增强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量和品质。以秆型不同的2个大麦品种单二(二棱高秆)和盐99175(二棱矮秆)为试材,在大麦不同生育时期(分蘖末拨节前、拨节孕穗期、始穗期),喷施不同浓度(施用量0 L/hm2、0.6 L/hm2、1.2 L/hm2、1.8 L/hm2和2.4 L/hm2,对水150 L/hm2喷雾)的稀施保,研究大麦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施用不同浓度稀施保对其株高、相关节位长度、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降低株高起关键作用的是缩短穗下节长度,其次是缩短倒二节长度,而倒三节及以后各节长度对降低株高影响不大;在拨节孕穗期和始穗期施用稀施保均可有效降低株高,其中在始穗期施用降幅最大,但稀施保施用量和施用时期对不同大麦品种的产量性状影响效果不同。稀施保施用时期与施用量对2个品种的穗长、实粒数和空粒数均影响不大,但对千粒重和产量有一定影响,且不同用量处理间差异显著。单二大麦在始穗期施用1.8 L/hm2条件下获得最高产量为6 145.2 kg/hm2,盐99175大麦在拨节孕穗期施用1.8 L/hm2条件下获得最高产量为6 952.7 kg/hm2。


添加有扩增内标的沙门氏菌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与评价
《微生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添加有扩增内标(IAC,Internal amplification control)的沙门氏菌Eva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提高PCR检测可靠性。【方法】通过比较已有沙门氏菌属细菌的基因组序列,筛选沙门氏菌属特异检测靶点,设计特异引物;再用复合引物法构建扩增内标,优化参数,建立沙门氏菌内标PCR检测体系,利用特异性和灵敏度实验评价体系的检测性能。【结果】筛选得到的新特异靶点基因编码III型分泌系统蛋白(ssaQ)。针对该基因设计特异引物(SsaQ6),建立了添加有扩增内标的常规PCR和Eva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二者对151株沙门氏菌和34株非沙门氏菌的检测符合率均达100%,对基因组DNA的检测下限达14.9拷贝/PCR和2.76拷贝/PCR;人工污染牛奶样品(初始染菌量:4-6 cfu/10 mL),増菌10 h和8 h后分别可检出沙门氏菌。【结论】本研究发掘的新靶点基因ssaQ特异性强,基于这一新靶点建立的添加有扩增内标的EvaGreen荧光定量PCR比常规内标PCR的检测限更低,重复性更好,快速方便,在12 h内即可得出检测结果,并且定量准确,有利于推进沙门氏菌PCR检测方法的标准化应用。
关键词: 沙门氏菌 靶点筛选 EvaGreen荧光定量PCR 扩增内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