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中国对虾抗病群体选育的初步研究

海洋水产研究 2002 CSCD

摘要:1998年自山东威海外海 1 2 3°E,3 7°N附近海域采捕中国对虾 2 3 0尾 ,经过生产规模的苗种培育繁殖下代。连续 3年从染病存活的对虾养殖池中选留亲虾。结果表明 ,经过选种的后代存活率一年比一年高 ,同一地区 1 3口养殖池的养殖效果也一年比一年好。室内白斑综合症病毒 (White SpotSyndrom Virus,WSSV)感染的实验结果表明 ,选育的第 3代表现出明显的抗病力 ,由此证实中国对虾抗病力具有遗传基础 ,进一步的选育有望培育出抗病毒的对虾新品种

关键词: 中国对虾 抗病遗传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水仔稚鱼脂类营养研究进展

海洋与湖沼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国外海水仔稚鱼脂类营养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作者从海鱼鱼卵和早期仔稚鱼阶段的脂肪酸成分、海水仔稚鱼饥饿时脂肪酸的保存、海水仔稚鱼脂类的消化、吸收和运输、饲料中磷脂的作用和影响、饲料磷脂与甘油三酯的效率、饲料的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的定量需要、高度不饱和脂肪酸以及EPA和DHA比例的重要性等方面综述脂类营养对海水仔稚鱼生长的影响

关键词: 海水仔稚鱼 脂类营养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生长激素基因鲤的快速生长效应及传代

水产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报道了转生长激素基因鲤阳性群体的建立和"超级鲤"的获得。给出了"超级鲤"和对照组连续4年的生长实验结果及"超级鲤"子代连续3年的生长对照的体重数据。结果显示,外源生长激素基因对受体鲤具有快速生长效应,但具有这种超速生长作用的个体在转基因鲤群体中占极少数。此效应能传递给子代,子代中快速生长个体的比例大大高于转基因实验群体。

关键词: 生长激素基因 快速生长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的实验室检测技术

海洋湖沼通报 2002 CSCD

摘要:主要依据90年代关于对虾病毒病的资料,就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以及基因组检测技术在WSSV感染检测的应用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综述。

关键词: 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 病原学 血清学 核酸杂交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水工厂化养鱼多点在线水质监测系统的研究

海洋水产研究 2002 CSCD

摘要:对海水工厂化养鱼水质监测系统进行了研究 ,开发出一种多点在线水质监测系统 ,该系统集多路数据采集、测量、转换、计算、储存、显示、打印、报警等功能于一体 ,可同时在线监测 6个不同监测点的水质情况 ;对每一个监测点 ,可同时监测其溶解氧、温度、电导率、p H、氧化还原电位、盐度等 6个参数

关键词: 工厂化养鱼 多点 在线 水质监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口鲇苗种规模化繁育的关键技术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2 CSCD

摘要:研究了大口鲇规模化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 ,在水温 19~ 2 5℃下 ,采用HCG +PG +LRH -A2 和催产灵 1号 +LRH -A2 这 2种混合催产药物对大口鲇催产都十分有效 ,催产率均为 10 0 % ;鱼卵受精率与人工授精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鱼苗开口时间和饵料丰欠对苗种培育成活率影响显著 ,饵料缺乏是导致苗种培育成活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对 92 0万尾大口鲇水花鱼苗进行了规模化培育 ,共培育 3cm以上规格苗种 74 2 .2万尾 ,平均育苗成活率为 80 .6 7%。

关键词: 大口鲇 苗种 人工催产 受精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虾池环境生物修复作用菌的模拟应用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2 CSCD

摘要:在模拟条件下 ,研究了虾池环境生物修复作用菌对对虾养殖环境中虾池有机物的降解过程 .结果表明 ,虾池环境生物修复作用菌能明显改善虾池环境 ,降低有机物的含量 (4d后CODMn的去除率为 43.5 2 %) ,将大分子的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的无机氮等 ;对虾养殖池中作用菌的使用量以 2 6 2 .5kghm-2 为宜 .图 3参 13

关键词: 对虾养殖环境 生物降解 生物修复作用菌 模拟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洋微生物低温酶特性及其在工业中的潜在用途

海洋水产研究 2002 CSCD

摘要:依据近年来关于低温酶的研究资料 ,讨论了低温酶的研究现状 ,对产低温酶海洋细菌的种类、嗜冷特性、适应低温的机制以及对其在工业上的应用作一评述。

关键词: 低温酶 海洋微生物 研究现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下游重点江段水质污染及对鱼类的毒性影响

水生生物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长江下游安庆、南京、镇江和长江口 4江段水质及其对鱼类毒性影响的调查发现 ,长江下游江段主航道的水质符合国家地面Ⅱ类标准 ,但近岸的污染带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其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烃类和挥发酚等 ,这些污染物对鱼类有一定的毒性影响 ,可引起鱼类的急性中毒 ,并可诱导鱼类产生微核。同时在上述几个江段内的鱼体内可检出较高的污染物残留。这表明长江下游江段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这种污染对区域性渔业有影响。

关键词: 长江下游 水质 污染 鱼类 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本鳗鲡仔鱼摄食机理及其营养策略

水产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日本鳗鲡 柳叶状仔鱼 发育 摄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