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干燥方式对香菇含硫风味化合物的影响
《食用菌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热风干燥[(50±2)℃干燥24 h]、真空干燥[室温,室温平均温度(20±2)℃、真空度50 pa干燥24 h]、冷冻干燥(-80℃预冷4 h,真空度50 pa干燥48 h)和自然干燥[室外平均温度(20±2)℃晾晒干燥48 h]4种干制方式对香菇(Lentinula edodes)子实体含硫风味化合物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干燥和自然干燥方式处理的香菇样品中,含硫化合物的总含量最高,且热风干燥方式处理的样品香气浓郁;冷冻干燥方式处理的香菇样品中,含硫化合物种类最多;香菇子实体中含硫化合物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热风干燥和真空干燥两种干燥方式相关系数(0.994)较高;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9中含硫化合物对香菇子实体风味影响较大,其中1,2,3,5,6-五硫杂环庚烷是对香菇子实体风味贡献最大的含硫化合物;冷冻干燥处理的子实体复水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干燥方式;4种干燥方式处理的子实体感官评价得分相近。


新型植酸酶基因YkAPPAS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酶学特性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 2018 CSCD
摘要:根据密码子的偏好性,采用PTDS方法化学合成了一个来源于Yersinia kristesenii的新型植酸酶基因(YkAPPAS),并且作为外分泌蛋白在毕赤酵母GS115中成功表达。重组植酸酶YkAPPAS的蛋白分泌量可达到106.73μg/mL。对重组植酸酶的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的比活力为2 330 U/mg;最适pH为4.5和6.0;最适温度为45℃;100℃处理5 min后其剩余活性为47.55%;90℃处理5 min后其剩余活性为56.75%;在pH 3—12时的活性均在30%以上。Li~+、EDTA对酶活有一定的激活作用;Zn~(2+)、Cu~(2+)对酶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重组植酸酶还具有良好的抗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水解的特性。
关键词: 植酸酶 毕赤酵母 Yersinia kristensenii 酶学性质


二氧化氯对果胶杆菌(P.carotovorum subsp.carotovorum)抑制效果的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 2018 CSCD
摘要:果胶杆菌(P. carotovorum subsp. carotovorum)是杭白菜软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为研究不同浓度二氧化氯溶液对果胶杆菌活力以及相关致病酶活性的影响,采用0. 25 mg/L、0. 50 mg/L、0. 75 mg/L和1. 00 mg/L二氧化氯溶液处理杭白菜软腐病主要致病菌(果胶杆菌)。试验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处理后能够破坏果胶杆菌细胞膜渗透性,抑制果胶杆菌的生长繁殖,降低其存活率;还可抑制该细菌纤维素酶、果胶酶等致病酶的活性,降低其致病性,其中以1. 0 mg/L的二氧化氯处理效果最佳。
关键词: 二氧化氯 果胶杆菌 存活率 生长曲线 纤维素酶 果胶酶


响应面优化的南极磷虾蛋白磷酸化改性工艺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三聚磷酸钠对南极磷虾蛋白进行磷酸化改性,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考察南极磷虾蛋白磷酸化实施的可能性;以磷酸化程度为考核指标,考查蛋白浓度、三聚磷酸钠添加量、pH值等因素对南极磷虾蛋白磷酸化程度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设计法优化获得南极磷虾蛋白磷酸化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蛋白质质量浓度为22 g/L、三聚磷酸钠添加量为6.55 g/100g蛋白、反应pH值为9.04、反应时间1.55 h、反应温度39.90℃,在该条件下磷酸化水平41.91 mg/g。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三聚磷酸钠对南极磷虾蛋白的磷酸化改性是切实可行的。


草莓生长素合成限速酶FaYUC11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果树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草莓YUC家族新基因,探究其在草莓中的具体调控作用。【方法】以‘久香’草莓为材料,利用同源克隆技术克隆草莓果实大小调控相关的新基因,利用病毒诱导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结合定量RT-PCR技术,分析新基因在草莓果实膨大调控中的作用。【结果】从‘久香’草莓果实中克隆到1个草莓果实大小调控相关的新基因,命名为FaYUC11(Gen Bank登录号:JX417083.1),用草莓幼果微注射法建立了病毒诱导FaYUC11基因沉默的转基因草莓体系,结果发现,FaYUC11基因沉默后果实的膨大和正常生长均受到影响,并且导致果实瘦果(种子)中游离生长素含量下降、果实纵横径增长率降低。【结论】FaYUC11基因是草莓生长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该基因通过调控生长素的合成继而调控果实的膨大。


草菇4℃贮藏期间的品质及生理生化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草菇V23子实体为供试材料,将其在4℃冰箱中进行贮藏,并测定在0、6 h、12 h、24 h、30 h、36 h、48 h和60 h各个时间点的形态指标及生理生化指标的改变。结果表明:草菇的感官品质在贮藏前24 h内就显著降低,而失重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中性蛋白酶活性等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可溶性糖含量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相近,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本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揭示草菇保鲜及低温自溶的内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水稻稻曲病菌PCR快速检测技术及应用
《上海农业学报 》 2018 CSCD
摘要:根据NCBI Gen Bank中已登记的水稻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的全基因组序列,通过对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特异性基因,并根据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获得的检测引物UV-788F/UV-788R对所有水稻稻曲病菌具有很好的特异性,通过优化退火温度等反应体系,可稳定扩增出788 bp的目的片段,而其他参考菌株及健康种子均无条带。建立的检测方法对菌株基因组DNA的灵敏度为2 pg/μL。对测试样品基因组DNA扩增结果表明:受检的水稻种子检测到水稻稻曲病菌。研究建立的水稻稻曲病病菌的定性检测方法可实现对菌株的分子鉴定和种子的快速检测。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新红细胞生成刺激蛋白的肽质量指纹图谱和糖肽结构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红细胞生成刺激蛋白(NESP)是一种复杂的糖蛋白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肾衰引起的贫血,含有5个N-连接和1个O-连接的糖基化位点。本研究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NESP的肽质量指纹图谱和糖肽结构。采用胰蛋白酶将所有糖基化位点酶解成肽段,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及两性离子亲水相互作用色谱(ZIC-HILIC)分析。与HPLC相比,ZIC-HILIC对O-糖肽的分离效果较理想,质谱信号响应也更强。在此基础上,尝试采用ZIC-HILIC对非特异性蛋白酶链霉蛋白酶E(Pronase E)酶解肽段进行分析。根据MS/MS碎片信息,一共鉴定了3种类型的O-糖肽,其糖链组成为GalNAcGal(Neu Ac)_2、GalNAcGal(NeuAc)_1和GalNAcGal。
关键词: 新红细胞生成刺激蛋白 糖基化 质谱 亲水相互作用色谱

